荒凉沙漠中的夜莺——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赏析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说,所有优美的诗歌都是人们在宁静时回忆起来的一种强烈感情的流露。

这种情感来源于诗人的所见所闻,正如徐志摩在 《偶然》中写到,”你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我的波心。”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英国“桂冠诗人”。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骚塞同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华兹华斯的诗歌常通过朴素清新的语言表达真挚自然的情感。

《孤独的割麦女》(The Solitary Reaper)和《咏水仙》都是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孤独的割麦女》是以歌谣的形式写成的抒情诗。

The Solitary Reaper

孤独的割麦女

By 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英国)

飞白(译)

Behold her, single in the field,

Yon solitary Highland Lass!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Oh listen! For the vale profound

Is overflowing with the sound.

看,一个孤独的高原姑娘

在远远的田野间收割,

一边割一边独自歌唱,——

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把麦子割了又捆,

唱出无限悲凉的歌声,

屏息听吧!深广的谷地

已被歌声涨满而漫溢!

No nightingale did ever chaunt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Of travelers in some shady haunt,

Among Arabian sands;

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

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s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

还从未有过夜莺百啭,

唱出过如此迷人的歌,

在沙漠中的绿荫间

抚慰过疲惫的旅客;

还从未有过杜鹃迎春,

声声啼得如此震动灵魂,

在遥远的赫布利底群岛

打破过大海的寂寥。

Will no one tell me what she sings?

Perhaps the plaintive numbers flow

For old, unhappy, far-off things,

And battles long ago:

Or is it some more humble lay.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Some natural sorrow, loss, or pain,

That has been, and may be again?

她唱什么,谁能告诉我?

忧伤的音符不断流涌,

是把遥远的不聿诉说?

是把古代的战争吟咏?

也许她的歌比较卑谦,

只是唱今日平凡的悲欢,

只是唱自然的哀伤苦痛——

昨天经受过,明天又将重逢?

What’er the theme, the maiden sang

As if her song could have no ending;

I saw her singing at her work,

And o’er the sickle bending;

I listened, motionless and still;

And , as I mounted up the hill,

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

Long after it was heard no more.

姑娘唱什么,我猜不着,

她的歌如流水永无尽头;

只见她一面唱一面干活,

弯腰挥镰,操劳不休……

我凝神不动,听她歌唱,

然后,当我登上了山岗,

尽管歌声早已不能听到,

它却仍在我心头缭绕。

写作背景

《孤独的割麦女》这首抒情诗写于1805年, 收录在《诗二卷》中于1807年出版。

华兹华斯虽然隐居湖畔,但并非与世隔绝。他仍关心当时英国社会和政治,心系普通劳动人民。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的序言中写到:在这些诗歌中 我给自己提的主要目标是, 从普通人的生活挑选常见的事件和情形, 并尽可能完全地最贴近人自身的语言来描写或叙述。

这首《孤独的割麦女》正是这样一首作品。华兹华斯通过一位孤独的苏格兰高地割麦少女的形象,反映了华兹华斯朴素的自然观,以及他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华兹华斯的这首诗作让我们想起法国巴比松派画家米勒的名作《拾穗 》。《拾穗》 描绘了秋收后三位农妇在麦田里劳作的场景,画面真实自然而又伟大。虽然诗歌与绘画表现的艺术形式不同,但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拜与赞美。

米勒《拾穗 》

诗歌内容

这首诗共分为四小节,每节八行,每行为四步抑扬格写成。

第一小节交代了诗歌的背景及主要人物。作者在苏格兰高地偶遇一位苏格兰姑娘,远远看见她在独自收割(Alone she cuts and bindes the grain),并孤独地歌唱,歌曲略带悲伤(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歌声回荡在空旷的田野。

第二小节诗人将割麦女的歌声与两种鸟作比较。诗人认为女孩的歌声犹如荒凉沙漠中的夜莺,百转千回;又犹如遥远的赫布利底群岛的布谷鸟的啼鸣,寂静中震慑灵魂。

第三小节讲述诗人猜测割麦女歌唱的内容。 割麦女是苏格兰人,她是用苏格兰语歌唱的,诗人听不懂女孩歌唱的内容,他只能猜测:这悲伤的歌声是对古代战争的吟咏,还是对当下历经痛苦的诉说?这小节诗人用了3个疑问句,如Some natural sorrow, loss, or pain,/ That has been, and may be again?,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活动。

最后一小节讲述苏格兰女孩的歌声对诗人内心产生的影响。 尽管诗人不能完全理解割麦女的歌唱,但诗人欣赏的是旋律、曲调以及内在的传神之美。诗人看到割麦女在弯腰割麦,(I saw her singing at her work, /And o’er the sickle bending,边收获边歌唱。美秒的歌声当诗人登上山顶,仍在耳边萦绕。

诗歌主题

这首诗诗人重点在于苏格少女美妙的歌声,以及音乐的美妙对诗人产生的“瞬间的强烈的情感”,正如华兹华斯倡导的诗学理论,“诗歌是诗人瞬间的强烈情感的真实流露”(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

诗人在最后两行写到: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 Long after it was heard no more,虽然诗人已经远去登上山岗,但割麦女美妙的歌声仍余音绕梁,萦绕在耳边,对诗人的心灵来说是美好的慰藉和情感的美好回忆。

《孤独的割麦女》中美妙的歌声带给作者的慰藉正如《咏水仙》中轻盈灵动、随风起舞的水仙花带给作者的喜悦,这种诗人瞬间产生的强烈情感正是诗人写下优美诗篇的原因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