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学术丨2021春日书单
三联学术丨2021
春日书单
Part 1
热点阅读
01
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邓小南 杨立华 王连起 等著
历史上的宋代,极具视觉和精神上的美感,令无数人尊崇与向往。留在人们印象中的有李成、郭熙的巨障山水,有米芾、黄庭坚的尚意书法,有李清照、辛弃疾或婉约或豪放的宋词,有“雨后天青”的汝窑青瓷,还有流传于日本结合了禅宗意味的茶道与香事。与宋代美学相关的话题常常借由艺术家、设计师的再创造重回现代人的视野,这不仅仅是对古人的致敬,也是一种文化上的溯源和灵感上的启发。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为之自豪的民族文化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都可以回到宋朝去寻找答案。
邓小南、杨立华、王连起、朱青生、康震、廖宝秀、扬之水、郑培凯、叶放、余辉十位重量级专家学者,以文化和审美为经纬,分别从国势、理学、书法、宋画、宋词、宋瓷、名物、茶事、雅集十个侧面,编织宋代文人的生活美学指南,立体呈现宋人细腻丰富的精神世界。
02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荣新江 辛德勇 孟宪实 等著
如果中国历史有一个“黄金时代”,那么或许就是唐朝。她像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卓越于世,极具辐射力。
本书邀请十位重量级专家学者,从全球视野和文明的角度来理解唐帝国,在吸纳近数十年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实而活泼地讲述唐代的政治文明、物质生活和审美风尚,并通过佛教、诗歌、乐舞、书画等主题,立体呈现唐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千年不坠的伟大传统。
03
12堂小说大师课: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陆建德 余中先 戴从容 等著
现代主义塑造了“现代人”感受世界的心理和方式。强调反叛性、先锋性、实验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既在自我意识、人物性格、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也挑战小说的创作手法、读者的审美习惯与人们的道德伦理。
这些经典的现代小说,带我们去往无数具有挑战性的心灵视域。那是审美的旅行,也是伦理的旅行,既能帮助我们理解20 世纪所经历的“荒原”与“魔幻”体验,也能让逐渐湮没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中的心灵,重新恢复意识与情感的双重敏感,更好地体察作为现代后果的当下。
04
清朝最后的120天
刘江华 著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大幕揭开,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帝制的终结,计有120余天。这120天虽然转瞬即逝,但也惊心动魄,浓缩了3000年封建王朝、300年大清帝国分崩离析的最后记忆。
本书是对清朝最后120天的史实重建,以清宫档案等一手史料为基础,沿着清政府获知武昌起义的时间链条,勾画其覆灭前的历史光景。作者从多个维度细致而具体地交代了武昌起义后的清政府在军事、财政、外交、中枢运转上的应对得失,再现清廷从匆忙处置到无奈退位的历史进程,用具象化的写作还原了辛亥革命这个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重大事件。
05
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
李 峰 著
不同于国内学界的断代方法,本书以“早期中国”的视角,尝试描述从文明起源至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将此段历史放在一个比较的脉络中思考国家形成、文字起源、官僚组织、诸子百家、帝国的创造等中国社会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问题。
作者熟稔出土的古文字与物质材料,也了解传世文献,同时深入西方的考古学理论;故而在宽广的视角中重新检讨中国文明,强调其连续性与同质性,是一本结合历史学与考古学的重要著作。
06
寒门子弟上大学:精英大学何以辜负贫困学生?
[美] 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 著
田雷 孙竞超 译
踏入大学校园仅仅是成功了一半。《寒门子弟上大学》阐明了贫困学生在精英院校中挣扎求生的方式和原因,也揭示了使这些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大学改革之道。常春藤盟校已今非昔比。大学校长和招生办主任们敞开了他们的大门和保险柜,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学生群体提供支持。但是,仅仅录取这些学生就足够了吗?在《寒门子弟上大学》中,安东尼·杰克认为,贫困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很久之后依然处于痛苦挣扎之中。他们很快便意识到,录取并不能和融入划等号。这部振奋人心且不可或缺的著作记录了大学政策及校园文化加剧早已存在的不平等现象的方式,也揭示了为何这些政策对特定学生的伤害要远甚于他人。
07
只是一首歌:中国11世纪与12世纪初期的词
宇文所安 著
宇文所安的最新力作,获2021年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中国研究著作奖。作者的研究视野由唐而宋,由诗而词,正面处理北宋的词作如何由民间“填歌作词”的俗文体逐渐衍变为能与正统的“诗”一较短长的精英文类;它又是如何在宋代讲求务实和道德教化、充满家国正气的时代气氛中,以感性和抒情的方式塑造着全新的审美标准,为个人的内心世界保留了充盈的柔性空间。
08
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
田晓菲 著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和“建安”代表了一个“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时代,这个时代豪迈慷慨的诗作和风云变化的历史,激发了后来无数诗歌、小说、戏曲、电影等艺术作品的诞生。但田晓菲认为,“三国”与“建安”的印象不是自然形成的,而经后人建构而成,萧统、苏轼等历代名家,均参与了这种建构,将自己的审美融入了所谓的“建安”与“三国”。通过解构“三国”的固有印象,田晓菲意在说明,历史是在阐释中形成的,只有追溯阐释的历程,才能真正回到“三国”与“建安”的文化语境中。
09
田晓菲作品系列
Part 2
大家作品集
·
10
藏传佛教寺院考古
宿 白 著
中国的古建筑遗迹,主要分为汉式建筑、藏式建筑、伊斯兰建筑和基督教建筑四大系列,其中以汉式和藏式古建筑更加重要。宿白1959年、1988年两度入藏考察,在继承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前辈开创的营造学社调查研究汉式古建筑方式的基础上,观察西藏不同时期佛寺建筑形态和发展进程,在藏式古建筑研究领域具有开创之功,建立了逻辑明晰、立论坚实、独辟蹊径的科学系统。
书后所附近七十幅图版是记录西藏寺院历史面貌的珍贵资料,已成为重建和修复这些古建筑的重要依据。除藏地佛寺建筑,书中也涉及甘肃、青海、内蒙古明末以前的藏传佛教遗迹,也有专章讨论元大都(今北京)、杭州两地的藏传佛教寺院。全书以巨量的建筑实物证据,展现出西藏历史文化与祖国内陆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轨迹。
11
宿白讲稿(上·下)
宿 白 著
《汉文佛籍目录》
《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
上述讲稿三种系80年代前期,宿白先生为北大考古系本科、研究生开课授业而编撰,晚年整理成书刊行。
《汉文佛籍目录》介绍历史上重要的汉文佛籍目录、编排方式和发展脉络,不啻为打开佛学宝库的一把钥匙。《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和参与人群都有高度概括,并深入探讨了中外文明的交互影响。《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以研究简史、遗迹分布以及云冈、敦煌、克孜尔等重点石窟为题,扼要介绍了中古时期中国佛教考古学的系统知识。
* * *
《中国古建筑考古》
《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
《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
上述讲稿三种系80年代后期及21世纪初,宿白先生为北大考古系本科、研究生开课授业而编撰,晚年整理成书刊行。
《中国古建筑考古》指出木结构在我国古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并对其重大演化阶段加以梳理,引领了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新方向。《汉唐宋元考古》围绕城址、墓葬、农业、手工业、宗教、少数民族、海外交通等遗址遗迹,勾勒并打通从秦汉到宋元中国考古学的历史脉络。掌握并学会使用重要的古代文献,是从事考古艺术史研究的必由之路,在《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中,宿白先生示以轨则。
12
宿白集
宿白是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开创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以一己之力,拓展了历史时期考古的多个领域,举凡城市、墓葬、手工业、宗教遗存、古代建筑、中外交流以及版本目录等,均有开创或拓展之功,后学得以循径拾阶而入。
“宿白集”含《白沙宋墓》《中国石窟寺研究》《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宿白讲稿》(上下)6种7册,吸收作者晚年修订,全面呈现了宿白的学术贡献和成就。
13
费孝通作品精选
精选费孝通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凡12种,三百余万字,涉及农村农民问题、边区民族问题、文明文化问题、世界观察、学术反思等多个层面。其中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生育制度》《中国士绅》《行行重行行》等有关中国乡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特质及其现代转型的经典论述;费老一生关怀不辍的民族学研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晚年的文化文明论述与学术反思《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师承·补课·治学》;《留英记》《美国与美国人》是从跨文化与比较人类学的视野对西方世界的观察剖析,其中《美国人的性格》被称为《乡土中国》的姊妹篇;《茧》则是近期发现的作者1936年用英文写作的中篇小说,为首次翻译出版,对于理解费孝通早期的学术思想与时代思潮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维度。
14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茅海建 著
全书分上下两编加附编。上编集中讨论戊戌变法期间康、梁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下编分别围绕梁启超的民主思想、康有为与进化论、“大同三世说”以及康、梁的思想底色——中学或西学等侧面展开。
康有为在戊戌时期的两部学术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只表明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论;只会使他成为比廖平更极端的学者,而不会直接介入政治。他不甘心于书斋与讲堂而舞剑于政坛的原因又是什么?
15
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
茅海建 著
通过对“张之洞档案”的系统阅读,试图揭示传统戊戌变法研究较少触及的面相,以清政府内部最大的政治派系之一,主张革新的张之洞、陈宝箴集团为中心,为最终构建完整的戊戌变法影像,迈出具有贡献性的关键一步。
16
“茅海建戊戌变法研究”书系
17
宇文所安“唐诗四部曲”
Part 3
原创学术
18
多面的制度: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
阎步克 邓小南 邢义田 等著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系列讲座,聚焦“制度”这一极富内在张力的对象,邀请阎步克、邢义田、邓小南、刘志伟、侯旭东、应星、周雪光、周黎安、刘世定九位知名教授,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进行讨论。呈现“制度”在古往今来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多种角色,及其变迁的动力所在;展示古今中外制度研究的不同理论和不同路径,以及跨学科视野对制度研究的拓展与推进。
19
梦觉之间:《庄子》思辨录
陈少明 著
近代西方以降,以理解、宰制外物为目标的科学技术逐渐成为哲学模仿的对象,通过制作成套的理论系统对“物”进行最大限度地追逐。相比之下,前科学时代的庄学不是简单的形而上学追问,其目标既非没有方所的物,也非先天定在的理。庄子以其创造的独特道论,致力于揭开俗世积习的面纱,刷新我们对生命的认识。
作者通过勾连中国传统思想中视觉与思想的内在关系,强调以“思想视角”考察《庄子》,着重刻画了庄子的讲述方式,从而论述这一中国哲学的伟大人物其反常规的视角所呈现的生命场景,与其致力于为人生揭蔽的思想立场,两者密切相关并因此呈现出庄子之道的哲学意义。
20
人文生境:文明、生活与宇宙观
王铭铭 著
“人文生境”是一种包含人类、万物、神灵乃至生存环境的“泛化的生命”,将人与万物纳入共同的生存境域,展现出其间主客杂糅、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存在关系。“人文生境”的构建,体现出人类学家王铭铭对于“好人类学”的想象。
本书以生命赖以成其自身的“生境”为题,收录22篇文章,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作为文明的超社会体系、中西文明论的比较出发,最终落脚于生活世界中的广义人文关系,及宇宙观、天人关系的探讨。作者内化了原有的中西人类学理论精华,又超越了现有研究的思路,试图从源于中国的“多元一体”“究天人之际”出发,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21
清代政治论稿
郭成康 著
作者主要的清史研究成果结集。大体分为“满洲崛起”“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满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几个方面。既从大处入手梳理脉络,把握大势,亦能从细微处透视大问题,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其中 “清初八旗制度” 一篇,利用满文档案和其他文献,对入关前满族的八旗制度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代表一代学人对清史的思考、总结和评述。
22
陈寅恪的文史之学
陆 扬 著
由五篇关系密切的学术论文构成的一部著作。主题是对陈寅恪学术方法和观点的思想资源、特点以及在现代学术史上定位的再探讨。
分为上下编。上编由两篇关于陈寅恪学术脉络与贡献的专论构成。下编则是三篇各自独立的个案研究,均与陈寅恪学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有关。
23
长安未远:唐代京畿的乡村社会
徐 畅 著
唐都长安以巍峨壮丽的殿堂、雄浑宏廓的城池、星布四周的宫苑成为时人向往的胜地,亦化作后人盛世想象的源泉。这座世界舞台上活跃的帝王将相素为学界熟悉,生活在城外的普通人却为古之史家遗忘,亦长期逸出今人视野,隐入历史的灰暗背景。
作者另辟蹊径,利用传世、出土文献、考古资讯,透过乡村观察长安及唐帝国,从自然风貌、聚落形态,到基层统治、官民生活;不仅剖析百姓生计,还揭示其内心世界;既是长安研究的拓展,更是中古乡村研究的厚重之作,对全面认识古代城乡关系,亦做出了贡献。
24
此疆尔界:“门罗主义”与近代空间政治
章永乐 著
“门罗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美国,作为一种地缘政治学概念,倡导“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美国的区域霸权和对外扩张政策提供话语支持。本书对“门罗主义”的话语传播史进行了考察,重点梳理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对于“门罗主义”话语的认识与使用,提供了一幅颇为整全的“门罗主义”历史图景。而这一历史图景的描绘,更契入了作者的现实关怀——中国未来需要一种怎样的全球秩序想象?这种想象又与霸权的“门罗主义”有什么不同?只有通过对自身与人类整体秩序的历史认识,才能为我们想象21世纪及其未来的全球秩序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25
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
孙飞宇 著
20世纪,弗洛伊德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英文“标准版弗洛伊德心理学作品全集”的翻译出版有着直接的关系。不过,这一从德文到英文的翻译发生了一系列的误译,本书在中文学界首次提出这一误译,并且通过对于这些误译的总结和相关学界讨论的梳理发现,“理性化”是这一误译的基本特点。通过重返弗洛伊德的文本,作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乃是一种关于人的“灵魂”和人类文明的理论研究,而“灵魂”这一在精神分析“原知识”中的核心概念,在其传播变迁过程中经由“理性化”而成为了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18辑书目
○
“山中”的六朝史
魏斌
○
长安未远:唐代京畿的乡村社会
徐畅
○
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
孙飞宇
○
此疆尔界:“门罗主义”与近代空间政治
章永乐
○
观物:邵雍哲学思想研究
李震
26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修订本)
王晓明 著
一部影响深远的鲁迅思想传记,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努力冲破启蒙话语,力图回到“鲁迅本身”,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鲁迅的重要尝试。
作者以鲁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经纬,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气”和“绝望”为主轴,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中,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鲁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
27
三松堂自序
冯友兰 著
冯友兰先生晚年口述自传。全书忆往思,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所涉之时代,起自19世纪90年代,迄于20世纪80年代,为中国历史急剧发展变化之时期。作者从社会、哲学、大学与展望四部切入,回顾自己一生所历时代环境之变迁,学术思想之演进,真诚剖析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生际遇,并对未来怀抱信心。《三松堂自序》既是“总结”,亦是“明志”,更是一代哲人对历史、时代与自我的剖判沉思之作。
28
杜甫评传
陈贻焮 著
陈贻焮先生的力作,共三卷一百多万字。全书以杜诗编年为经,以同时代的历史记述与后代重要的杜诗注解为纬,以评带传,考、论相辅,既通脱恣肆又细针密线地为读者复原了杜甫高才大志、仁厚爱民却又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一生:其诗艺的精湛与精神的丰瞻如何在盛唐因安史之乱骤然衰败的历史危局中绽放光辉并绵延久远,成为一代诗圣。
29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修订版)
汪 晖 著
本书以颇具原创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模式,通过对鲁迅的思想与文学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入描述与分析,努力发掘出鲁迅精神结构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悖论性特征,揭示了鲁迅历史“中间物”意识的深刻内涵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并以此呈现鲁迅小说在叙事原则、叙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内容。
30
甲午战争前后的晚清政局
石 泉 著
本书脱胎于石泉教授受业于陈寅恪先生时撰写的硕士论文,完成于1948年。其史料之甄别、事实之澄清、观点之提炼,均由陈寅恪先生把关,是陈寅恪先生生平指导的唯一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著。
本书的目的,在于观察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内部情势演变的过程,阐明甲午战争实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以求与远东国际局势的演变相表里。作者指出,甲午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其内政上之基因,在于此前30年间自强运动未能大规模积极进行。战争以后,外患日张,国势日颓,中国政局遂失其稳定性。本书立论公允持平,为了解民国学人如何看待晚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
Part 4
西学译作
31
城邦与人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著 黄俊松 译
《城邦与人》由列奥·施特劳斯三篇充满挑衅意味的文章组成,分别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它们共同构成了施特劳斯晚年的杰出尝试——以古典政治哲学为方法将现代政治哲学从意识形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32
知识考古学
[法] 米歇尔·福柯 著 董树宝 译
《知识考古学》此次推出的,是新的中译本。
《知识考古学》犹如思想的空中楼阁,以非连续性、断裂、差异的考古学反对连续性、起源、总体化的观念史,通过对话语形成与陈述进行分析,呈现作为主体的“人”和知识在话语实践中被建构的过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题,最终建构一种基于“话语实践—知识—科学”的考古学。
三联
福柯作品
书 目
○
疯癫与文明
○
规训与惩罚
○
古典时代疯狂史
○
知识考古学
33
古典学的历史(修订译本)
[德] 维拉莫威兹 著 陈恒 译
关于古典学的简明历史这一主题,最伟大的著作是德国古典学大师维拉莫威兹留给我们的这本书。
全书围绕Altertumswissenschaft(古典学)一词展开,这一由19世纪德国学者发明的新词语用来指称与古代世界有关的一切事物的研究,并把这种研究想象为一个整体。古典学的任务就是利用科学的力量来复活那已逝的世界,维拉莫威兹相信,这种复活的意义就在于唤醒情感和理想,为现在和未来的时代注入古人曾有过的生气与活力。
34
亚当·斯密与启蒙德性
[美] 查尔斯·格瑞斯沃德 著 康子兴 译
亚当·斯密常被视作经济学家,然而,在其同时代的伟大哲人眼里——如休谟、伯克、康德、黑格尔——斯密是一位有独创见地的思想家。其著作涵盖道德哲学、政治经济学、修辞理论、美学与法理学。本书即为斯密专家、著名学者格瑞斯沃德对斯密道德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全面研究。
关于启蒙之性质与命运,当代哲学一直争论不休。格瑞斯沃德在此语境中展开了他的研究,将斯密的著作与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的当下讨论关联起来,探讨了斯密对古代哲学的借用与批判,以及斯密对人类道德、政治视野的辩护。格瑞斯沃德在古今之争的视野中重新审视这个现代性的关键人物,而斯密与柏拉图等古代哲学家的联系,亦将得到重新评估。
35
西方政治传统中的技术
[美] 阿瑟·梅尔泽 杰瑞·魏因伯格 理查德·辛曼 编
刘倩 译
在卢梭之前的两千年中,几乎所有的西方思想流派,都严重怀疑技术革新和科学理性,反对不受约束地发展技艺和无止境地追求支配和获取;但启蒙运动之后,随着人文主义和进步观念的兴起,技术取代传统,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道德和政治中心,它的引导性和激励性的力量为变动不拘的世界指明了“唯一”的方向:未来属于技术。
36
尼采最后的文字:反基督者与被钉十字架者
[德] 海因里希·德特林 著 袁志英 译
1882年,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令“狂人”宣布“上帝死了”。1889年1月,即将崩溃的尼采在最后的话语中却透露出“上帝就在尘世”的消息。在尼采最后的文字中,他早年对耶稣的贬斥销声匿迹了。本书通过对尼采最后的书信、手稿与其已发表著作之间的内在关联的研究,试图重建这些“哲学—叙事实验”复杂的、盘根错节的文本发生的过程,从中探寻从“上帝已死”到“上帝仍在人间”之间的思想路径。
Part 5
艺术史与考古
37
从灵光殿到武梁祠:两汉之交帝国艺术的遗影
缪 哲 著
作者近十余年对汉代画像艺术研究的总结。本书的材料,主要取自东汉王延寿对鲁王灵光殿装饰的描述(《鲁灵光殿赋》),与今存于鲁中南地区的东汉祠堂画像。
全书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试图利用鲁中南东汉民间祠堂画像来复原两汉之交的宫廷绘画。第二个层次,藉所复原的内容,讨论中国艺术由纹样向“状物”转折的观念与制度动力。而该书副标题特举“帝国艺术”来含摄整个研究,尤其企图将焦点导至其“公共性”和“国家性”这两个特点,以此对现存汉代画像艺术进行全新的历史诠释。
38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尹吉男 著
汇集作者关于顾恺之、董源、谢环及《杏园雅集图》等美术史上重要画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及此前积累的多篇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追问明清鉴定家的晋唐画概念、关于风格的类型标尺等问题,从图像的视角观照历史,引领艺术理论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在中国绘画传统的风格研究与主题研究之外,讨论了图像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别具方法论创见。
39
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
高居翰 著
本书探讨17—18世纪清代的世俗绘画,可视为高居翰“晚期绘画史”的收官之作,也标志着他从“文人画”到“世俗画”的学术转型。
中国传统画论以“文人画”为圭臬,相比于“文人画”,描写具体世间生活的世俗画则并不能入士大夫法眼,因其不能体现“思想”与“境界”,而被认为是“供使用和娱乐的图画”,甚至是“赝品”和“伪作”。高居翰旨在打破这种教条式的艺术观,认为正是世俗绘画为中国绘画带来了方法和题材上的突破,并通过剖析17-18世纪清代世俗绘画,重新为这类画家和作品找到了艺术史上的地位。
40
探掘梵迹:中国佛教美术考古概说
杨 泓 著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历时千年兴灭,在中华大地留下了大量的石窟寺、佛寺等遗迹,也创造出了为数众多的精美造像、壁画等文物,成为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一项专门分支,成果显著。除了像敦煌莫高窟、法门寺地宫这样世界级的考古发现,以及闻名于世的云冈、龙门、炳灵寺、麦积山等石窟群,近些年的种种考古发现,更新了世人对于佛教传播历史的认识。这本《概说》提纲挈领地呈现出截至目前我国佛教考古的全貌,在总结考古成果、还原历史面貌的同时,亦呈现中国佛教美术的动人之美。
41
入山与出塞:李零考古艺术史文集
李 零 著
“入山”与“出塞”是李零梳理中国上古文明特色的两个独到视角,前者涉及对中国早期宗教传统的再认识,后者是指考古发现中的外来影响。这两个问题,都属于“睁开眼睛”看世界,在更宏阔的视野下思考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演变。
以此为宗,全书收录李零考古艺术史论文二十九篇,探讨课题牵涉广泛且丰富多元,主要涉及中国上古时代既已发展出的独树一帜的山川祭祀体系,以及远古时期中外(华夏与蛮夷、中原与境外、东方与西方)交通与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内容多由考古遗物遗迹入手,结合历史学、艺术史与古文献学等研究取径,重新审视中国上古史中所谓“中国文化”或“华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轨迹。
42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郑 岩 著
艺术史著作卷帙浩繁,博物馆更是包罗万象,对特定题材、风格、技术、流派的展示,井然有序,眉目清晰。我们几乎忘记了所面对的只是碎片的碎片,更忘记了碎片所经历的种种劫难。本书试图重新关注碎片特定的形态,因为它瓦解了艺术品的完整性和视觉边界,可以引导出一些不为我们所注意的新问题。
43
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
薛龙春 著
黄易与乾嘉金石学,是近年来明清社会史、艺术史研究中最活跃、最有热度的领域。通过“拉网式”的系统调查,本书作者蒐辑到黄易友朋200余人的600余封往来书札,并通过与石刻(拓本)题跋、书画篆刻作品等传世文献综合考察,对作札的时间、人物与事件详加考订,内容涉及书法、绘画与篆刻请索,古物的收藏、装潢、翻摹与消费以及碑学书派蔚起前范本资源与理论的准备。
书中精选清人书札影件多为文献价值高、书写水准高,其中不少为首次发表。
44
中国文明与山水世界
渠敬东 孙向晨 主编
《山水》辑刊
《山水》(第一辑),为跨学科、综合性的人文思想类学术辑刊,立足于中国文明的思想脉络,从诗书画、思想、宗教、文化、习俗等多方面,聚焦于山水自然、天地人文与精神世界的关联,同时也关注西方和其他文明的宇宙自然观、艺术人文世界及其现代演变,致力于在古今中西的探源和比照中凸显中国文明的独特品格,寻找现代世界的精神皈依。
45
诸神的黄昏:“晚期风格”的跨学科对谈
李欧梵 邵颂雄 著
萨义德的“晚期风格”理论具有强大的概括力与生长性,本书即为李欧梵、邵颂雄以“晚期风格”为主题作的变奏曲,亦可视作与萨义德共同展开的三人对话:围绕十四位古典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黄昏期”,讨论理查·施特劳斯、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肖斯塔科维奇、伯恩斯坦、拉赫玛尼诺夫、巴赫等人晚期作品的风格,重点分析了《最后四首歌》、《冬之旅》、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等著名作品。在赏析音乐的同时,兼及展现音乐家的个体经历、音乐追求、悲欢离合,并从历史、政治、思想、文学、电影等层面,对音乐风格进行跨学科式的评赏。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竭诚为读者服务===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