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关中道情
关中道情
乾州蕞娃
道情,又称道歌,是中国传统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相传起源于唐教坊之法曲,中唐时期,戏剧鼻祖唐玄宗李隆基尊道教始祖老子李耳为同宗先贤,笃信道教,为加强传经布道效果,将宫廷音乐谱写成法曲说唱表演,故称道情。
还有人认为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牌、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诗赞体一支主要流行于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流行于北方,并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发展为戏曲道情。
传统道情内容有升仙道化戏、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小戏、历史故事小说文学和传奇公案戏4类。范紫东在《乐学通论》中指出“道情起源于唐教坊之法曲,后来被道家用于宣讲宗教道德、法规、因果报应等。”
因地方民俗文化的差异,往往被冠以地名或地域名称以示区别。关中道情是陕西关中的皮影戏剧种之一,以长安为正宗,亦名“长安道情”。长期以来,在关中民间有“一经二词三道情”的说法。
唱词曲调有“九腔十八调”之称,现仅流传八腔十一调。音乐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有欢音和苦音之分,俗称“阴波”和“阳波”。在唱腔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帮腔。扮演者在前台演唱,后台附以帮腔,并分长短两类,几乎是每两句唱词都要帮腔一次。
乐器有16种,文场有板胡、二胡、笛子;武场有板、鼓、渔鼓、简板、三才板、大锣、牙子、碰种等。以渔鼓、简板、三才板为特有乐器。新中国成立后,又吸收了秦腔一些伴奏乐器。
道情最初只是说唱形式,在清朝以前基本上没有职业班社,艺人们多是在逢年过节酬神献艺,平日则是从事农业或其他职业。从宝鸡阳平镇姜马道情班现藏清乾隆六十年(1795)的道情抄本《五果争先》《石佛衣》等剧目考证,乾隆末年,关中西府地区,已有道情的班社演出活动。嘉庆以后,道情进入了发展盛期。关中的西府、中府、东府各地,都有道情的演唱活动。
关中道情的剧目,据抄录保存下来的约有200多本(折),故事完整,大多具有较强的人民性,人物鲜明等特点。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有《目莲救母》,以历史故事、神话与民间故事为主的《天仙配》《敬德打朝》《芦花记》等。
解放后,创作、改编演出了许多反映现实斗争生活的新剧目,如《剪红灯》《山花姑娘》《墙上记帐》《嫁妆镰刀》《木匠迎亲》《红梅岭》等。其中,1959年省戏曲学校道情班和长安县剧团改编排演的《隔门贤》《墙头马上》,受到广泛好评,现仍在传唱。
乾县著名唢呐演奏家刘振全(1908 ——1983),城关镇乐楼店村人,族中排行老六,人称“刘六”。刘振全不但是一个优秀的民间音乐演奏家,而且也是一个民间音乐创作家。l954年秋,他看到一群男女群众在田间愉快地掐谷穗,高兴之际,就一边走路,一边嘴里不住地“哼”,创作出了《掐谷穗》的曲牌,后来又编了《菊花红》的曲牌。还创作出了清雅细腻,悠扬动听的管稍戏《乾州道情》,在乾县及周围广为流传。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