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之修订版】姜村镇
乾县四大娃之赵恒娃
赵恒娃是乾县姜村镇人,是南乡的土匪头子。赵恒娃的叔父赵生祥也是土匪,叔侄干的都是杀人越货、奸淫掳掠的行径。而赵恒娃较之于叔父更是残暴强横,杆子硬,所以赵生祥还是听命于赵恒娃。而赵恒娃的另一个叔父赵生璧,虽不出头露面为匪,却为其出谋划策,是赵恒娃、赵生祥的高参。
姜村赵宏禄在姜村镇街道开有一家粮店,其兄赵宏福在杨虎城部队任职。赵恒娃的七叔赵生璧在这家粮店当伙计,赵恒娃通过这一层关系在赵宏福手下当兵。但赵恒娃在部队屡犯军纪,赵宏福将其打发回家。赵恒娃回到家乡也在赵宏禄家帮忙。赵宏禄日渐发迹,于是弄回一些长枪短枪交由赵恒娃负责护院。赵恒娃有了人和枪便在外仗势欺人,横行乡里。赵宏禄多次劝诫说,赵恒娃遂心存不满滋生邪念,竟与七叔赵生璧密谋,杀害了赵生璧一家五口,只有儿子赵建刚、女赵芬兰幸免于难。赵恒娃从此为匪。
民国28年(1939年)以后,赵恒娃已经成为乾县南乡称霸一方为所欲为的土匪头子。他残暴狠毒、动辄杀人的恶名让有钱的人家提心吊胆,一般民众难以安宁。民国28年8月的一天,武功县高望川一个姓马的人做生意路经姜村北沟,赵恒娃抢了他的财务,枪杀了这个姓马的生意人。赵恒娃抢劫杀人的情景被本村人一看见,赵恒娃即杀了这人灭口,把尸体抛入野外井中。民国29年3月间,双羊北景村有一姓景的人家中,杀了从边区过来的三名客商,掠夺了财物,把尸体抛入地窖当中。
民国35年(1946),县政府派陈琦新去南乡收编赵恒娃,赵恒娃拒不受编,令其叔父赵生祥缴了陈琦新的枪,杀了陈琦新。民国36年12月的一个夜晚,赵恒娃带人闯入姜村赵连诚家,杀了一家老少五口,抢劫了财务,霸占良田。赵恒娃的势力越来越大,成立了自卫队,选了一个有文化的青年傅玉山当文书,傅玉山看不惯赵恒娃的残暴行径,也被赵恒娃杀害。民国37年3月21日,赵恒娃绑架神坊村聂家葛红红,村里群众结伙去救人,赵恒娃恼羞成怒,即将葛红红杀害。民国38年3月,赵恒娃还自办炮局,更是恣意妄为无法无天。1950年,赵恒娃被人民政府在镇反中枪决。
四、经济文化社会发展
姜村镇橡胶: 全镇乡镇企业已发展到264个,其中镇办9个,村办13个,私营3个,个体239个。1984年成立了"陕西省奉天橡胶工业总公司",成为本镇的"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项目主要有炼胶、配料、骨架、模具加工、生产、销售等六大行业。橡胶产品已形成18个系列,1200多个品种。有10个产品获后稷金像奖,有橡胶风隔器、路桥充气袋、抽拨棒等10多个产品获国家专利。产品销往全国20个省区和克拉玛依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大庆油田和矿山铁路等180个单位,部分产品随主机出口创汇、远销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馇酥:馇酥在我县历史悠久。传说唐高宗李治身边,有一个专管皇帝睡觉穿衣、吃喝玩乐的刘太监。一天清晨,他召来众御厨说道:“圣上想吃一种油而不腻,糖多而不厌,滋养而不过补,一到口就发酥的饼子,你们得想法早一点做出。”说罢转身就走了。众御厨听后都感到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彼此呆望不知该怎么办。
这时,从门外走进一个老花工,他对众御厨说:“刚才刘太监说的话,我在门外都听见了,这不难办,我可以交给你们一个法子。”一个厨师忙问道:“老人家,有什么好法子?”老花工说:“马油极香,核桃仁、黄桂滋养而不过补,可用马油拌面,擀好后,做成圆形的饼子,然后用白砂糖、冰糖渣、青红丝、黄桂、核桃仁拌成馅子包上,放在菜油锅里用文火炸熟,这样就成了油多而不腻,糖多而不厌,滋养而不过补,一到口就酥的食品。”众御厨听了,就立即拌面的拌面,调馅的调馅,生火的生火,油炸的油炸,一时三刻就做好了。
刘太监尝了尝很满意,就小心翼翼地用盘龙金碟端上晋献唐高宗。唐高宗咬了一口,满嘴流油,但却一点也不腻,虽说满嘴糖馅,却不过分甜,而且颜色金黄,香味四溢,到口就酥。高宗吃罢,回味半晌,问刘太监道:“这一插就酥的东西叫什么名字?”这一问,刘太监顿时慌了手脚,这哪有什么名字,不过是自己独出心裁罢了,但在皇帝面前怎么能说不知道。正在左右为难时,突然想起刚才万岁爷所说的一插就酥的话来,心头不觉一亮,忙回答道:“万岁真是英明,刚才一口就说出了这食品的名称—插酥。”就这样,插酥从此就被列为唐高宗的一种御食,并且规定:一切臣僚百姓,均不得制作和食用。
后来,由于修乾陵,女皇武则天到奉天(今乾县)巡视,看上了奉天县的高头大马,就让奉天令派一个专人杀马取油,天天送往皇宫,供做插酥时使用。时间长了,这个奉天人学会了做插酥的手艺。他在临终时,把独生女儿叫到面前,将插酥的制作方法口头传授与她,并叮嘱不可外传。所以,过去在乾县只有少数人会做插酥。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将写成馇酥。
乾州馇酥流传至今如今也仅有城内少数几家,过去用马油制作,现已无原料,后经反复实践,改用猪油代替马油制作,味仍不减。其特点:油而不腻、甜而不厌、香酥可口。制作时先将猪板油砸成油泥,调和精粉,包上水晶青红丝馅,压成圆形小饼,在平底锅里添菜油仅面饼厚之半,半炸半烙,三翻即成。
乾县姜村镇小田人张文科,1950年出生,1978年至今从事馇酥制作,他制作的馇酥口味出众,多年来倍受大众喜爱。2010年他被市文广局命名为乾州馇酥传承人。
莽塬战鼓: 莽塬战鼓也叫“风搅雪”,是流传于乾县姜村镇姜村、白落寨等地的一种用来鼓舞士气、欢乐庆典、礼年祭祀的鼓舞艺术,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乾县姜村镇一带,远古周朝时属于姜子牙的封地。由于姜子牙的封地在乾县肖河南岸台塬地区,所以人们把这种鼓叫“莽塬战鼓”。相传牧野大战时,商纣王大将哼将郑伦,鼻哼白光,吸敌魂魄,无人可敌;商纣王大将哈将陈奇,口哈黄气,令敌呆若木鸡,束手就擒。周武王将士死在哼哈二将手下的不计其数,战争进入僵持状态。这时,被尊为“师尚父”的姜子牙一筹莫展,无奈之际,他回到了封地姜村,在此寻找破敌之策。
在姜村,姜子牙令人收集了99张牛皮和马皮,然后伐木制鼓,又令99名士兵,脱去军服,赤裸上身,奋力击鼓,时而鼓声铿锵,时而锣鸣铙翻,响彻云霄,震耳欲聋。演习数日,百姓围观,起哄狂呼,鼓舞铙欢,鼓声奔放,如猛虎下山,似蛟龙出海,让敌闻风丧胆。在与哼哈二将交战时,哼将闻鼓声跌倒就擒,哈将闻鼓声落魄,被哪吒刺死。从此,姜子牙演练的战鼓威名大震。
莽塬战鼓,鼓舞结合,剽悍激昂,既可催人奋进,又可祭祀庆典,深受老百姓欢迎。数千年来,姜村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纪念姜子牙,一直将这种鼓演练至今。莽塬战鼓在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成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跑竹马:流传于我县姜村镇小田村的“跑竹马”运动已有数年历史,在解放初期比较盛行,主要在春节、大型庆典、庙会时进行表演。竹马道具用竹篾扎成,蒙以纸或布,分前后两截,绘制成马的形状,系在表演者腰的前后。马腹下用布围住,以遮住表演者的腿脚。马颈系铃,有的表演者脚上系响板,跑动时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有的在马身内燃灯。
舞蹈特点是表演者既要扮演骑马者,又要模拟马的动作,两者之间的律动完全不同,却要配合协调。主要动作是上半身表演不同人物骑在马上的各种姿态和表情,下肢用颤动的小步,平稳的快步,前踢、后蹬及蹲步等模拟马的各种神态动作。表演时挑选十三、十四岁的女娃、男娃上装,骑竹马表演,阵型有“芝麻拐菜子”、“三齐王乱点兵”等。并配合锣鼓节奏,8匹马在场地来回跑动,不断变幻阵形,表演动作活泼、协调,首尾配合默契。
泥塑:姜村镇田双村泥塑艺人陈升虎,从事泥塑技艺已有多年。他塑造的作品造型美观,制作精细。不仅在县内制作,也在彬县、永寿、长武等县塑过。曾塑过姜村镇城隍庙神像、田双赵家寺庙天帝像、菩萨像等。另外,县剧团美术师祝光裕也是我县大型泥塑能手,曾为众多佛寺塑过佛像。其作品造型准确,形态逼真生动,色彩绚丽。
工艺流程:1、选土备料,2、碎土,3、和泥,4、制作骨架,5、缠绕草绳或用麦秆扎结,6、醒泥,7、上大泥,8、上细泥,9、雕刻塑造,10、阴干,11、喷水,12、打光,13、刮腻子,14、彩绘,15、固色,16、包装。
铡刀面条:乾州铡刀面制作历史悠久,其工艺讲究,面劲道,汤香浓,属纯手工制作。姜村镇大厨程焕通的铡刀面制作颇具特色。近年来由于机器面的代替,铡刀面濒临失传。
制作流程:先和面,一斤面加3两水,放适量碱面,揉成面团,要求面要硬,面团要揉光;用压面杠子压几个来回,压成长方形,用擀面杖将压成的面擀成薄片,再用两根擀面杖将已成的薄片擀压成薄厚匀称的面片,然后把擀好的面片叠成长方形,用铡刀切成粗细匀称的面条。开始调酸汤:先将盐和调料包熬一会,倒入醋,放白胡椒面、香油、大油、味精、白糖、酱油,将煮熟的面在凉水里过一下,捞入碗中浇上酸汤,放上菜臊子就可。要求汤浇到碗中油要汪、汤要烫、面要稀,香喷喷的乾州铡刀面就做成了。
姜村镇东西大路:乾县古代道路之一,为一条自然商路。东经大墙至礼泉,西由大王(村)抵武功、扶风、眉县、宝鸡等地。“平川大道,车骑咸宜。”现被西安环线北环公路(战备路)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