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职场中的压力和恐惧?|集体主义中的权威服从
尽管伤痕累累
生活还是会继续
沮丧之后就再站起来
你值得你想拥有的东西
——《La Vida Seguirá》
by Alvaro Soler
安慰记作者/Martin Haibo
职场生活,一直是我们一生中不可绕开的话题。它作为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有时甚至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水平。工作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保障,心理安全感,人生意义,社会价值,也有困惑和心理问题。
来访者步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议题除了亲密关系,可能最多的就属职场生活的纷纷扰扰了。安慰记讲了那么多的情感,亲密关系,自我,今后我们也将花些精力时间来讲讲职业生涯中大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继续为大家武装相应的“心理武器”。
今天要讲的话题来自于刚做全职工作不久的我,一些见闻和感悟,与大家分享一下与校园生活截然不同的“成人世界”。
我们大部分人,在进入职场后都会处在一定的角色关系里。而最常见的一种职场角色关系就是上下级。从心理咨询的视角来看,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存在着“我”与“他人”的较量、“我”与“自己”的较量。并且和其他种类的关系一样,和谐的工作关系能够让我们体会到价值,意义和幸福,而冲突和对抗性的工作关系则会让我们焦虑,烦躁,乃至愤怒。
回到我自己身上,每当老板对我的工作报以认可和满意时,我就感到愉悦并体会到意义感,而当老板频频向我施加压力,并催促着我完成任务时,我则感受到焦虑和紧张。
当我的工作不能满足老板的要求,被Ta数落说教的时候,我则会表现出低落,乃至怨恨。如此这般的情绪波动困扰着我,似乎我的心情被老板的一言一行所左右着。环顾四周,我发现我并不是唯一体验着心情浮动的人。
坐我一旁的同事Jane是一个热心善良,工作能力极强,有着3岁女儿的妈妈。周五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大家都在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元旦,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完美。
她却在接到老板的一通电话后突然啜泣起来,引得我们都去询问情况并宽慰她。原来是老板临时给她加了很多任务,并让她这周完成。这意味着她需要加班加点,也意味着本来可以和家人共度的元旦时光会被无尽的工作占用。想起我那个威迫感十足的老板和平时Jane面对Ta时流露出的紧张表情,就不难理解她在重压之下的情绪奔溃。
经常会注意到当老板要找Jane谈话时,Jane神情凝重,如临大敌,同事们在办公室里见到此情境往往都会抱以会心一笑。要知道,连平时淡定自如的我,也会在老板叫我名字时心里一怔,仿佛回到了当年被班主任支配的恐惧。
在国企上班的朋友小李也跟我提起过她在工作中经历的“恐怖”经历。国企中的上下级更加明确,等级森严,有时叫错了领导名字都可能会招致一顿说教。而本来想要离职的她也因领导的不批示而一再延迟。
可是稍微懂点职场法律的朋友都明白,如果一个人想要离职,在正式工作期只要提前一个月提交离职报告,给企业一个月用以寻找新员工,便可离开,而用人单位是没有任何权利以任何理由阻碍员工的个人选择。
而我的朋友一再被耽误,除了对员工权益不够了解之外,她坦言她内心深处的恐惧,恐惧她的上级领导,怕得罪对方,也担心以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不管是在国企,私企还是外企,不管是在小公司,还是在大集团,上级所带来的威压都不容小觑。而这种压力往往会引发人们内心那种令人窒息的恐惧感。
众所周知的华为员工,前段时间跳楼的程序员都在向我们传递这样的信息:他们的压力已经大到无法忍受,并且被这种压力所带来的恐惧所折磨,无法反抗,最后只能用死亡来终结痛苦。可是职场恐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将人推向命运的边缘?
“我”在“怕”什么?
工作中的压力不可避免,但来自老板的威压还会带来恐惧和焦虑。这种不舒适的人际关系让所有深陷其中的人都倍感痛苦。可是同为人类,为什么会害怕他们呢?
或许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Milgram)于1963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过有关于服从的研究可以给我们些许启发。这项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验之一。平均年龄介于25-50岁之间,包括教师、工程师,职员、工人和商人在内的40位被试参加了此项实验。
他们在实验之初被告知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生,另一人当教师。教师的任务是朗读词语,学生的任务是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这些词,让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了,教师就通过按电钮给学生以电击作为惩罚。不过事实上,真正的被试总是会抽到教师,而研究者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助手会被抽作学生进入研究。
实验过程中作为学生的假被试和当教师的真被试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被绑在椅子上,以便在记忆词汇发生错误时被教师惩罚。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声讯的方式进行联系。教师的操作台上每个电键都标明了电击的严重程度,从15V的“轻微”到45V的“致命”。这些电击实际上都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V的电击作为体验。
在实验中,每当学生出错,研究者就命令教师施与电击,并根据学生出错次数的增加来提升强度;随着电击强度的上浮,学生也由呻吟、叫喊、怒骂逐渐到哀求、讨饶、踢打,最后昏厥。若被试表现犹豫,研究者则严厉地督促他们继续实验,并说一切后果由实验者承担。
实验结论是近一半的被试会服从研究者的指令,即使这些指令违背了他们自身的意愿。它揭示了当人类面对“权威”时,一般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并且难以反抗“权威”不合理的,乃至荒谬的要求。虽然米尔格兰姆的这项研究最后被其他心理学家指出违反伦理道德,且证明并非完全科学,但不妨碍它揭示的现实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说,人们面对上级时的害怕是正常的反应。 随着等级差距的增加,这种恐惧会越发强烈,因为这意味着对方在资源和能力上比我们占据更多优势。而负责我们工作的直系上级,也会带来压迫。
原因在于我们的任务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到上级对待我们的态度,并且我们也会受到上级所分配的任务的限制。就如我在和老板核对任务情况的时候,内心总是非常忐忑,因为不知道老板是否满意,也不知道老板对此会提出什么其他要求,仿佛是在面对一种未知的事物。
除此之外,在谈及影响因素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视文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当人们被所在文化裹挟的时候,个人意志就会显得微不足道。相比于西方文化中更加开明和平等的层级关系,东方文化的阶级尊卑来得更为猛烈。这点不仅在职场,也可在家庭和学校系统中窥见一二。
集体主义下的东方文化更加注重关系和面子,所以当人们面对“权威”不合理要求时更倾向于顺从,而非反抗;宁愿维持表面和谐,避免纷争和破裂。而注重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平等和个性化,在他们的教育中也被鼓励去表达自己的诉求,于是在面对“权威”时更善于去争取自身利益和保持人际距离。
虽然我们生活在东方文化环境中,职场恐惧也存之已久,无可避免,但如下的安慰记小店心理武器还是可以帮助大家增加勇气,以面对自己内心的“怵”。按照如下步骤一步一步来,大家一定能够更好地面对你的老板。
心理武器
# 1 去光环
增加勇气的第一步,就是客观对待我们的上级,剥离他们的“神性”,将他们拉下我们心中的神坛,并回归到他们的“人性”,为他们穿上普通人的衣服。因为我们都清楚,不管是谁,都不能逃脱死亡,并且,不管是谁,都还只是一个有局限性的人类。我们的上级也是如此。所以在本质上,我们是平等的。
将之再往深处想,如今的我们的上级,老板,曾经也像当下的我们一样稚嫩没有经验。他们的能力和资源,也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所以我们不用对于他们的存在而感到恐惧。
记得在做心理实习生的时候曾跟带我的导师提起实习的艰辛,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经常会忘记,我也是像你这般辛苦过来的,感谢你提醒我,我也需要你们来不断地提醒我这一点。”再次回想起她的话,会觉得这是多么可爱的前辈。
前段时间火热网络的“油腻大叔”们,其实就是一群忘记自己曾经过来路的大人。当我们走过一段人生路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忘记当初经历的艰辛,而时刻提醒自己,不仅能让我们回看自身的成长,也能让我们在面对晚生后辈时保持谦逊,为他们做出榜样。反之,当我们面对上级或老板的趾高气昂,轻描淡写乃至肆意嘲笑时,我们也可以这样提醒自己:原来Ta也失了初心。
# 2 极端化
诸多心理治疗方法都提倡辩证思考,摒除不合理信念,但这次的心理武器则提倡大家将情况往极端方向想象。
虽然说社会竞争很残酷,优胜劣汰,但是仔细想想,在工作中解决冲突的最坏情况就是辞掉工作或者被辞掉工作。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生死,只是像考试一样的有成败得失。
如果我们在职场中尽力完成任务,也不能得到老板的认可和体谅,那最坏情况就是丢掉工作。而这个极端结果往往可以由重新找到新工作而弥补。想明白这一点,就给予了我们坦然面对上级的勇气,所以面对老板的要求,我们可以一方面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能顾及到自身的能力。
在能力不足以应付老板的过度要求时,淡定地跟老板阐明实际情况,并适时地说“No”吧。
# 3 接受成人世界
都说只有小孩才谈对错,成人的世界只看利益。话虽然很悲观,但进入职场的我们,也确实进入到了成年人的世界。接受这点,也就能够帮我们理解老板在我们没有做好任务时的歇斯底里,在下达任务时的不容置疑,在催促我们时的急迫。
因为上级们会花大量时间思考如何谋取利益。而我们自身也要意识到,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在乎着工资,待遇这些现实的话题。毕竟,用来承载生活的,除了诗和远方,还有金钱。接受利益本身,就是治愈,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消极内心的敌对。
此外,有了工作的我们,也能体会到财务自由,社会价值,责任等学生时代体会不到的生命感悟。所以成人世界,也并非全然黑暗。
客观的认识我们和他人,接纳自己,也接纳我们刚踏入的成人世界,或许就不会那么害怕我们不熟悉的职场环境了。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风景等着我们去体会。而你,准备好了么?
如果 你在职场中总是战战兢兢
如果 你的工作压力将要把你吞噬
如果 你对将要进入的职场感到恐惧
一定记得尝试今天的心理武器
如果你也想通过文字
在安慰记
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