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教育集团王欢:对未来学校教育的3点思考与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扁平化的发展特点。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通过育人观念、育人方式、管理机制的调整,让孩子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史家教育集团,我们通过教育的去功利化、去边界化、去中心化,进行育人目标的重塑、育人方式的重构以及学校管理的再造,从而拥抱未来的变化,激活学生的发展。

去功利化

以育人目标重塑应对复杂性的未来

人们对教育多元价值的追求,导致越来越多的功利性目标被加之于学校和学生,基础教育承担了太多“基础”之外的东西。在功利化的教育观下,重知识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思维、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业轻人格等教育行为频频出现。

基础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事业,要坚守其“基础性”的特点,让学生有能力应对复杂的未来。只有坚守教育价值,摒弃功利化倾向,人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更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聚焦认识

面对复杂的社会,核心的、不变的力量是人的价值。“人”内蕴着成长的意义,彰显着教育的追求,决定着社会的未来。未来教育更要聚焦人的发展,在无畏无惧的学习行动中挥写一个个顶天立地的“人”字。具体讲,首先是心怀“国人”,怀抱家国信仰、绽放时代光芒,将“人”字写得更加高大;其次是情系“家人”,将“国”之所向化为“家”之所求,将“人”字写得更加稳固;再次是身修“个人”,每个人都为时代前进贡献力量,将“人”字写得更加挺拔。

(二)补齐短板
疫情令我们反思哪些教育是不能停的,哪些教育是需要补齐的。为人品德、生存本领、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有效学习方法、良好学习习惯、正义善良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依然是教育中存在的短板。未来要求我们应培养“心有温度、行有智慧”“勤于学习、乐于创新”“学而不厌、挫而不败”的有能力去做有意义的事的社会建设者。
(三)回归本源
我们要思考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本真的模样。我们秉持“教育即成长”的理念,认为教育就是给予学生“成”的力量、尊重学生“长”的过程。“成”的力量源自立德要求,“长”的过程基于树人规律。立德树人,就是在多要素、长链条、全方位的家国情怀教育中给学生成长的无限可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沉着应对,积极改变,不断成长,长远发展。

去边界化

以育人方式重构应对不确定性的未来

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变化,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如果学生今天的学习依然像昨天一样,那么我们就是剥夺了孩子的明天。学校不再是社会文化的“高地”,教与学的路径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要打破教与学的边界,让学生走出“孤岛”,走进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社会与生活。
对此,我们的教育本质要更明晰,育人内涵要更丰富,教学方式要更灵活,学校结构要更内聚,办学能量要更外释。未来学校的育人方式应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一)基于育人泛联的“漫教育”

未来学校教育将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漫教育”,所有教育因子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学习行为与成长意义的引力场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往不至。当前,基于场域分隔与主题整合的应急教育中已含有“漫教育”的重要生长因子,即压力泛在下的育人泛联。

疫情期间,史家教育集团将育人目标强化为“具有家国情怀的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并在课程供给中层递升级,从基于“超量供给、自主选择”的1.0和谐课程到凸显“新旧衔接、方法指导”的2.0成长课程,再到强调“学科教学与专题学习相结合”的3.0 发展课程,致力于全时空对接国家政策统一要求与学生成长多元诉求,将集团育人形态从有界超界的“聚合体”导向无界漫界的“引力场”。

在此过程中,我们强调“个人有限、家国无限”“困难有限、行动无限”“平台有限、成长无限”,强化“超量供给”横向之漫、“新旧衔接”纵向之漫、“学科专题”环向之漫,努力让学生的居家学习时光成为引人入胜的生命成长历程。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漫教育”的创新有效性,进一步突破学生成长中的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显在效应与潜在效应的传统界限,持续创拓学校教育的成长引力场。

(二)基于成长召唤的“融学习”
未来学校教育要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混合供给的教学模式,让线上、线下教育“跷跷板”的基座和支轴更加稳固。尤其要鼓励学生在融合性学习中将外在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内在的求知驱引,从而形成一种成长的“召唤结构”。
接受理论认为,“召唤结构”指作品中存在意义不确定甚至空白,它们召唤读者将其与自身经验及想象世界联系起来,从而使有限文本具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由此,我们关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不能将其窄化理解为显在的学习方式,而是特别要拓展到潜在的成长结构。
在成长召唤中,未来学校教育将进一步倡导学生的“融学习”,融合线下与线上、书本与社会、符号与真实、经验与逻辑、既晓与未知。在宏大的教育引力场形成的成长“召唤结构”中,学生通过“融学习”将最大限度地泛联真实的成长资源,并将在内驱力、生长力、学习力步步形成、层层递增中真正实现志在家国、学无边界。
(三)基于边界突破的“大先生”
教师教学行为要多向跨越学校、学段、学科等固有边界,是我们对未来学校教师专业价值取向的审慎预判。
疫情期间,“大先生”已经成为从概念到实践的教师角色定位。“大先生”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关注学生学习计划的合理制订、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经验的积累、学习策略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升。
“大先生”是伙伴研修的合作者,充分彰显专业影响力与学术领导力,通过思维碰撞、智慧共享、优势互补,构建互为领袖、相互追随的教师发展共同体,让团队合作呈现强大的凝聚力和内驱力。
“大先生”是现代课堂的实践者,能够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做课件、录视频、会剪辑……特别是能够运用新媒体思维,让智能化教学成为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自学的强有力手段。
“大先生”是家校合作的联络者,架起家校共育的桥梁,在密切配合中构建和谐发展的“漫教育”引力场,为每一个家庭中的每一个孩子拓展健康快乐的成长时空。“大先生”能够使教育的指向更丰富、教育的内涵更深刻、教育的元素更多样、教育的影响更深远,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实践活动更加深入、互动交流更加主动。
在“漫教育”“融学习”“大先生”的实践中,在育人泛联、成长召唤和边界突破中,我们努力构建一种基于全面应对、积极应对、应急应对、常态应对的教育状态。

去中心化

以学校管理更新应对扁平化的未来

未来社会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可以去连接别人、影响别人的节点,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使得治理结构呈现出扁平化的特点。在未来社会,原来依靠行政力量建立的权威会被新生力量所瓦解,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学校的治理结构中。

史家教育集团基于“分布式领导”“参与式领导”“平行领导”相关理念,变“管理”为“治理”,进行“教师领导型治理结构”的实践探索,充分唤醒教师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为课堂变革提供治理支撑,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在集团各校区同时顺利推进。

“教师领导型治理结构”的核心要义是通过治理结构的调整实现权力关系的重构,其主体路径是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其显著标志为“领袖教师”的不断涌现。在这一治理框架下,教师的变革动力被极大激发,集团的发展动能也实现顺利转化,从外部行政命令推动转为内部力量驱动。

疫情阶段,集团充分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探索实施以“班级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学校治理新体系。集团搭建了每天定时进行的“班级社区”分享交流空间,为各校区6个年级149个班级组建了29个班级社区平台,让不同年级相同班号的学生们跨越年级边界进行线上交流。每个班级社区由党员教师为先锋带领各学科教师团队进驻,对孩子们的学习感受进行实时反馈与在线评价。在“班级社区”建设过程中,集团所倡导的“教师领导型治理结构”逐渐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战略走向落地。

(一)“班级社区”为教师权力关系重构提供了契机

“治理”注重扁平化,强调上下互动的过程。“班级社区”建设则是一次打破垂直边界、促使管理重心下移的管理实践。例如,集团为每个班级社区配备一位行政领导,其角色在于服务而非管理。每个班级社区的行政领导以教师身份深度参与学生学习交流,并定期梳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形式、学习收获以及教师的评价方式等。这一过程中,行政领导服务于学生发展、服务于教师成长。教师则成为教育教学真正的发起者与组织者。在行政领导的协助下,老师们将育人成果不断总结与固化。

(二)“班级社区”为领袖教师的培养开辟了通道

在史家教育集团,领袖教师更多是一种专业身份,能够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引领周边教师共同成长。在“班级社区”建设过程中,每个班级社区的组长教师都可以视为一位领袖教师。29 个班级社区涌现出29位领袖教师,他们带领老师们研究学情、制订计划、调整方案、上传下达、反馈信息,保障“班级社区”的有效运转。29位领袖教师,带领近600名教师组成的 29 个教师团队,每天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习真正发生。同时,领袖教师定期在集团校务会中传达教师的声音,为学校治理结构调整提供最为鲜活的实践依据。

(三)“班级社区”为教师共同体建设创设了平台

“班级社区”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其背后的“教师社群”的专业支撑。每个“教师社群”都秉承“给成长无限可能”的集团课程理念,为学生成长提供资源支持与专业引导。这个共享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使得每个“教师社群”成长为“教师共同体”,而区别于“一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互为领袖、互相追随,在“班级社区”这个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向实践学习、向同伴学习、向不同领域学习、向学生学习,获得真实的职业成长,实现着“把小学办成教师成长的大学”的教师发展愿景。

疫情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下、面对未来。我们将拥抱变化、激活发展,不断思考教育何去、未来何从,不断明晰育人观念、重构育人方式、更新学校管理,迎接这个扑面而来的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