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伊利的低调潜行:伊利会是下一个茅台吗?

近日伊利2021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盛大举行,伊利液态奶事业部继续雄踞行业榜首,冷饮事业部连续28年产销量位居行业第一,安慕希、欣活、畅轻、畅意等多个明星单品蝉联品类第一,推动伊利业绩逆势增长,提前跻身全球乳业五强,品牌价值登顶全球乳业第一。
毫无疑问,伊利今年将会顺利实现其五强千亿的目标,即进入全球乳业前五,营业收入突破千亿。伊利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品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而且这种规模优势和行业地位将会在未来不断凸显。
一、伊利的千亿之路
伊利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回民区成立养牛合作小组。1958年改名为“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当时拥有1160头奶牛,日产牛奶700公斤,职工人数117名。
1970年奶牛场改名为“呼市国营红旗奶牛场”。1983年奶牛总场“一分为二”,养牛部成立“呼市回民奶牛场”,加工部成立“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
1993年2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改制,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伊利集团,并于当年更名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7月成立伊利冷饮事业部,事业部成立后,公司以产品类别划分进行管理,开启品牌化运营模式,为冷饮持续19年领跑行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上市时市值仅4.21亿元,1995年营业收入3.55亿元,净利润0.33亿元。
1997年第一条利乐液态奶生产线投产,同年推出伊利纯牛奶、麦芽奶、巧克力奶、草莓奶、酸牛奶,极大地延长了液态奶的保质期,也使得液体牛奶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
1998年推出伊利优酸乳,缔造了一种全新的品类,开创了伊利液态奶时代的蓝海,并由此开创了中国乳饮料市场的新格局。当年集团内部两个奶粉厂的合并,推出婴幼儿奶粉和学生加锌奶粉,年底伊利营业收入突破10亿。1999年伊利成立中国乳业第一个液态奶事业部,带领中国乳业全面进入“液态奶时代”。
2002年伊利营业收入40亿,到2003年就增长到了63亿。2005年7月成立酸奶事业部。成立后发展飞速,产品包括7大系列90多个品种,发展速度在行业名列前茅。
2005年伊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首家突破百亿元的企业,也成为第一家真正有能力同时覆盖全国市场的乳品企业。
2014年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提出伊利要进入全球乳业5强,实现从百亿级企业向千亿级企业的跨越,并将企业愿景升级为做“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
2016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606.09亿元,净利润56.69亿元;
2017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680.58亿元,净利润60.03亿元;
2018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789.76亿元,净利润64.39亿元;
2019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902.23亿元,净利润69.51亿元。
2020年前三季度,伊利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净利润60亿。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已成定局。伊利已经步入后千亿时代。
二、伊利的产品结构与竞争力
从2019年伊利公司的产品结构可以看到,公司收入基本都来自液体乳及乳制品。其中液体乳占比82.41%,奶粉及奶制品占比11.23%,冷饮产品占比6.29%。
伊利液态类乳品的零售额市场份额为32.4%;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为6.0%,也都还有提升空间。
相比国内消费品企业,伊利在海外的布局更加完整。2019年伊利收购了新西兰第二大乳业企业Westland公司,这家公司拥有许多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伊利可以稳定得到新西兰的乳源,同时借助该公司原有的辐射能力,提升伊利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和地位。在欧洲,伊利也携手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同打造了“伊利欧洲创新中心”。
在企业管理效能最关键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上,伊利股份已经连续9年保持在20%以上,这在整个A股也只有13家。最近5年,伊利的净资产收益更是持续保持在23%以上。在总资产周转率方面,伊利股份连续5年不断提升。2019年年报显示,伊利股份的总资产周转率高达1.67%,在乳业公司中位居首位。
二、双循环叠加需求侧改革:伊利会是下一个茅台吗?
伊利目前市值2500亿,动态市盈率31倍。毫无疑问,以伊利中国消费品行业龙头企业的地位,现在市值只有2500亿,未来仍然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尤其是今后中国经济的双循环叠加需求侧改革,消费在经济中的拉动作用会更加明显,伊利甚至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茅台。伊利的优势在于:
1、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点和生产布局。
在全国范围内,伊利共有500万个销售网点。通过这些销售网点,每天1亿多份伊利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让他们享受健康高品质的乳制品。每年,伊利液态奶、酸奶、冷饮、奶粉产品销量超过370亿份。
截至目前,伊利已在内蒙古、河南、宁夏、河北、山东等20多个地区密集布局了多个现代化乳业集群,仅在内蒙古就打造了九大产业集群项目。
2、伊利的浑天仪终端监测系统
伊利有一套傲视业界的“浑天仪”系统,依靠数字化系统分析可以精准评估、精细预测市场发展态势,支持终端网点的布局精确规划和落地。目前伊利已经利用“浑天仪”建立了覆盖全国三百多个城市、几十类业态、五百多万个网点。
强大的数字化系统布局,让伊利距离消费者更近,能够懂消费者所需,每一份消费者数据,都将为伊利未来的研发方向、品质管控、精准营销等要点提供支持。
给消费者精准把脉,目前能做到的品牌商寥寥无几,伊利靠自己的不断创新和努力,走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行业前列。
3、电商和新业务拓展
2019年伊利电商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49%。社交电商、O2O到家等新零售销售渠道将会给伊利带来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消费升级大背景下,伊利的新品类、新业务也会打开伊利的增长空间。2019年伊利新品销售收入占比19.4%,较上年同期提高了4.6个百分点。乳矿饮料、奶酪、乳脂、包装饮用水等业务陆续启动,其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2019年,伊利广告费用投入110.41亿,约占总营收的12.27%,在A股上市公司中仅次于上汽集团。而直接竞争对手蒙牛集团只有89亿。伊利的广告投入强度虽然减少了利润,但是却让自己的新业务起点很高。如此高密度的品牌宣传和投入,让伊利品牌价值远超消费品行业其他竞争对手。随着伊利不断开拓新业务,伊利的收入和利润都将会快速增长。
4、股权激励带来的业绩释放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伊利历次实施股权激励后,业绩都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给市场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2014年,伊利面向中高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推出持股计划,2015年,伊利营业总收入便在业内首破600亿大关;2016年,伊利推出4500万份的股票期权和1500万份的限制性股票,2017年,伊利全年净利润一举突破60亿大关,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2019年伊利通过的股权激励方案中,包括了众多高管和公司核心人员,董事长潘刚获授6080万股,占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比例高达33.24%,约为伊利总股本的1%。
潘刚目前持股2.86亿股,占比4.71%,实际上是伊利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代表国有资本的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8.85%。随着潘刚、刘春海、赵成霞等主要高管团队在伊利公司中股权的提升,伊利股份的业绩增长将持续释放。
5、同其他消费行业龙头企业比较,伊利市值明显偏低。
伊利今年营收上千亿后,在收入规模上就已经同国内食品饮料业的公司拉开了距离。虽然利润上低于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白酒企业,但贵州茅台市值已经超过2万亿,其他白酒企业也都市值不菲。
拿调味品的龙头企业海天味业与伊利比较,海天味业2019年收入247.5亿,净利润53.5亿。这都远远不如伊利。但海天味业的动态市盈率超过100倍,市值超过6200亿, 是伊利市值的2.5倍。
即便矿泉水行业的农夫山泉,现在的市值按人民币计算也达到了4420亿元。而2019年农夫山泉收入240亿元,净利润49.54亿元。同农夫山泉比,伊利的市值2500亿也显然低估。要知道2019年伊利营业总收入902.23亿元,净利润69.51亿元。
不过,无论是现有收入、利润,还是未来的发展空间,海天味业、农夫山泉都是不能和伊利比的。虽然相比海天味业、农夫山泉,伊利的净利润率低,但伊利一年上百亿的广告费用要想转移到利润上,是非常容易的。营销费用的暗箱里隐藏着伊利的价值重估空间。相比现在的2500亿元市值,伊利作为中国食品饮料业的绝对龙头企业,未来市值上万亿也只是时间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