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商店到便利店:中国零售最后一公里的转型之路
每个人的记忆里可能都有那么一家路口小巷里的小商店,在家附近,伴随着我们成长。但近些年来,这些小商店已经越来越少,也没有以前生意那么好了。街头巷尾多了很多连锁的便利店。按照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以上,便利店就会开始爆发式增长。如今中国社会已经到了这个临界点,便利店也将从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向全国辐射。
一、小商店为什么会消失?
相比便利店,小商店的劣势明显。随着便利店的发展,小商店将逐渐从我们视野里消失。
1、没有规模与成本优势
传统小商店自家单独采购进货,因为批量太小,无法从上游批发商那里拿到较多优惠。而现代化连锁经营的便利店,往往几百几千家店,采购上能拿到很大优惠,甚至还可以跳过批发商直接从厂家进货,都已经拥有了产品一定程度上的定价权。
这种规模优势也表现在可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发行债券、获得投资机构的投资入股,有更低的资金成本与更多的金融支持。规模化也更有利于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工具、与其他企业、单位进行多方面合作。
2、店面成本上升
传统小商店很多都是夫妻店,店面可能都是自家的。而随着中国地价和房价在过去几十年数十倍的增长,街头小店的租金成本都已经很高了。
传统的家庭夫妻店已经无法盈利了。只有便利店这种连锁化、规模经营、现代化精细管理的零售形态才能生存。
3、经营理念落后
传统小商店属于粗放式经营,而便利店则是精细化经营。夫妻店粗放式经营,往往在成本收益计算时粗线条,基本上都没有太考虑夫妻的人力成本投入,只要店面不赔钱,就会一直经营下去。店面可能还是自己,税收也能躲就躲。
而便利店就完全不同,人力成本、店面租金都会明确计算,严格依法纳税。便利店为了提高利润率,对店内商品的品牌、种类、数量、摆放都精确规划。完全不是传统小商店所能相比的。
4、营业时间上的限制
传统的小商店大多数夫妻店,有时候开业时间长一点,有时候短一点。遇到家里有事,可能还会暂停营业,开业时间不固定。而便利店属于现代企业制管理,经营时间确定,很多都还可以做到24小时营业。
二、便利店的起源
便利店英文名为Convenience Store,是位于居民区附近的实体店,指以经营即时性商品或服务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
便利店的兴起缘于超市的大型化与郊外化,最早出现在美国。美国由于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一般建设在郊外,需要驾车前往。所以需要临近的小型零售业态进行补充,以方便居民生活。
192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方公司首创便利店原型,1946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7-11”。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与美国南方公司签订特许协议并在东京引入“7-11”。此后便利店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零售业态,在日本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优点也被发挥到极至。
1992年,7-11进入中国,在深圳开业了中国第一家便利店。1995年,上海出现了第一家国营便利店可的便利店。1996年华联与日本罗森合资在上海开出第一家罗森便利店。之后中国的便利店发展进入快车道,如今中国的便利店数量已经接近十万家,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不断有新的巨头企业进入新零售赛道,投资最后一公里的便利店。
三、中国便利店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连锁实体店主要为四类:日资便利店、大型商超迷你店、电商转型实体店、本土便利店。日系店如罗森、7-11;大型商超迷你店如大润发旗下的喜士多、永辉旗下的永辉优选;电商转型实体店如三只松鼠等;国内本土便利店如:可的、便利蜂、美宜佳等。中国本土实体店品牌超过两百多个。
中国主要便利店品牌分布:
我国便利店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发达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外资便利店巨头集中于东部大城市。本土便利店主要在各自省份、区域内经营,如美宜佳在广东省、红旗连锁在四川省等。
在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便利店之外,美宜佳是最大的便利店企业。到2019年3月,连锁店数超过16000家,分布在广东、福建、湖南、江西、湖北等十五个省市99个城市。
截止2017年底的数据,按便利店数量排名,中国前二十大便利店企业如下表所示。中石化易捷、中石油昆仑好客与美宜佳门店数量遥遥领先其他企业。外资品牌中全家拥有2181家门店,7-11拥有1644家门店,罗森拥有1399家门店。
2017年底中国主要便利店门店数:
四、新零售与便利店的发展机遇
新零售,是指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零售。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线下零售的业态主要为大超市、大型百货公司与便利店。而大超市、大型百货公司比较容易进行新零售改造,主要企业也已经被阿里巴巴、腾讯所控股、参股。阿里阵营有百联、新华都、三江购物、银泰商业、盒马生鲜,腾讯阵营有家乐福、步步高、永辉超市、京东、每日优鲜。
(阿里巴巴与腾讯在新零售领域投资布局)
便利店将会是新零售的主要战场。在新零售时代,便利店将成为最后一公里的超级终端:
1、服务终端
便利店早就可以提供打印、雨伞、ATM机等附加服务。而今后这些服务还将进一步拓展。所有可标准化的服务都可以进入便利店内。包括各种金融业务、医疗体检、消费体验等。服务终端的概念将会大大丰富便利店的功能,并使得便利店的价值获得大的提升。
2、物流终端
很多便利店已经提供了快递收发货服务。未来便利店将与各种物流企业、快递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使得最后一公里的概念落到实处。便利店成为最后的物流终端将随着便利店的普及,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3、数据终端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取代商品成为商业社会最有价值的核心部分。便利店无论从数据查询、数据采集、数据应用、数据交换上都大有可为。成为数据终端的便利店将为消费者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并提升自身的商业价值。
便利店不仅是零售的主要业态,在新零售时代,又掌握着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位置。在新零售时代,便利店将获得比传统商业时代下更多的优势与发展机会,增长速度也会远超超市与百货。
(2006-2017年中国便利店与超市、百货收入增长率比较)
2017年日本便利店行业销售额达到117.45万亿日元(约合70789.7亿人民币),占日本零售行业销售总额的82.4%。同年中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仅达到1900亿人民币,而全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是366262亿,占比只有0.5%,中国便利店发展空间巨大,最后一公里将是未来最大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