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三 | 画水镇巉头新书堂(一)

                巉头新书堂

                 (一)

1969年下半年,我村开始建设新的学校,建成后,我村的人叫新学校为“新书堂”,地址在现本保殿这里。新书堂这地方,原先本是一块空地,村里人都把它当晒场用,冬天的时候,这里曾是村里绞糖的地方。西边是城头,原先有两尺来高的用来防风防水的城墙,我小时候就已断壁残垣,只剩下一段倒塌的泥墙根,长满了野草灌木。城头边上有一个本保殿,造新学校时候把它拆了。

学校坐北朝南,共有四个教室,东西两个教室南面分别是两个老师的房间,整个建筑成凹字形,东面是厕所,南面是操场,整个操场一周大约有200米,操场的东南角有一口小池塘,供学生洗手之用。围墙把整个学校都围了起来,学校大门口在南边围墙的中间,大门口上面的圆弧中镶嵌着一颗红五星,红五星下用朱漆书写着:“巉头小学”几个大字。每逢元旦、国庆等节日,就彩旗飘扬,挂出横幅,张灯结彩。每天放学后,大门就用一把乌黑的大锁锁着。

1970年下学期,我上小学三年级,学校搬到了新书堂。虽然说是新学校,但里面还很不完善:地面七高八低的,都是泥巴土,上面“人”字架支着屋顶,没有天花板,黑板仍旧是木头黑板,用一个木架支着。教室的地是要叫我们学生自己平的,每个班级的教室地面由学生自己负责拍地。

上课时,我们就在不平的教室里上课,中午时,我们就劳动,下午放学后也要劳动。村里已经运来黄金泥,买了石灰来,就堆在操场的边上。我们从家里拿来畚箕挑土,大队里派了几个社员来帮忙,社员和老师拌石灰,学生把拌好石灰的黄金泥挑到教室里面去,由社员大致铺平,我们就把家里洗衣用的木棰拿来拍地。

刚开始时,大家排成一排拍,“噼噼啪啪”的拍地声震耳欲聋。大家有时齐心一起拍,有时七零八落各自拍,有时变化着节奏拍。地面经过木棰的拍打后,变得光滑而有光泽,泥地里留着一个个明显的木棰印。老师说可以回家了,大家就一齐如小鸟出笼一般,飞也似地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除了带上书包,还要手捏一个木棰去上学。早读之前,大家又开始拍一阵子,这一遍以自己的坐位处为主,有的为了表示起劲,故意用力拍打,声震天地。第一节课时间到了,才停止拍打。上课就在这潮湿的地上,有时桌子或凳子一移动,就会划出一条痕迹来。有的人桌子拉一下,桌脚刮一下,就陷了一个坑,又得拍,自己的地方由自己包拍。这种办学劳动既让人快乐也让人难忘。也有的同学课间也拿起来木棰来拍,妨碍同学作业或上课,被老师严令禁止了。

放学后还要拍一遍,大家把桌子移到走廊上,又排起队伍来,“噼啪噼啪”的拍地声又震耳欲聋。这次拍就要照顾到地面的平整了,有的地方要用力拍,有的地方要轻拍。大家都在比赛着拍,有的人手都拍出血泡来了。拍地声音之响亮,学生之欢快,场面之热烈,其后不再有闻。

这样拍地,要拍好几天,一直要拍到黄金泥和石灰充分融合,地面比较硬朗为止。黄金泥加石灰拍出来的地,非常牢固,我们都叫胡砖地,在这样的地面上放桌子,四平八稳的,桌子也不会翘脚,写字也放心。(未完待续   欢迎在文末点赞或在写留言处写留言交流,欢迎转发。)

2017年11月10日

欢迎关注 “流水船歌”,欢迎点赞 ,欢迎赞赏

(0)

相关推荐

  • 严打时期的死刑 | 邱小石·早茶夜读

    文  |  邱小石 (消失的)读易洞洞主 我来聊聊我小时候见过的死刑吧.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小学放学回家的路上,无论是走后街或西湖塘,路经的公共场所,茶馆.菜场.电影院.新华书店.各种单位机关门 ...

  • 请,听我讲述父爱的沉重和美好

    胡子宏生命日记(339) 请,听我讲述父爱的沉重和美好 明天就是父亲节. 父亲节的来临,全然不如母亲节那样热闹.人们可以用绚丽多彩的语言赞美母爱,但对父亲,总找不出更多的语言来感怀,但在一个家庭里,父 ...

  • 课间、午休不许出教室,怕什么?

    课间和午休,除了上厕所不许出教室是不少中小学校的规定.究其原因,是一个"怕"字. 首先是怕孩子出事.走廊里.楼梯间.操场上,孩子们难免奔跑打闹,万一磕了碰了咋办?进而是怕家长&qu ...

  • 【原创】难道这就是代沟吗?

    早上五点闹铃响了,马上起床,穿好衣服,就准备叫女儿起床.一想不对,现在已经是冬令时了,到校时间也变了.前几天夏令时,五点四十到校,所以五点十分前必须叫醒她.现在换成了冬令时,六点到校,她还可以多睡一会 ...

  • 谢谢你,西安市第三中学!

    主编乱弹妞:两枚少女心爆棚的"女汉子",爱吃会耍又可爱,卖得了萌,犯得了二,自诩追得上陈伟霆,嫁得了...当然,和你一起吃遍.玩遍.看遍西安,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你的 ...

  • 庵房里的学校 【上】福田小学 || 周长荣

    作者:周长荣 现在清浦大桥南侧原清江市城南乡福田小学旧址 解放不久,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举,因而只能利用当时一些寺庙庵堂的地产房屋因陋就简创办学校.上世纪五十年代我所就读的小学就是是在尼姑庵房的基础上 ...

  • 【往事悠悠】闫国胜‖中小学的记忆

    作者简介 闫国胜,男,于1964年9月13日出生于临河区乌兰图克镇一农民家庭,1980年考入巴盟农机校,1983年毕业分配到临河新华镇政府工作,1988年12月调临河区委宣传部,后又先后在临河住建局. ...

  • 陆文三 | 画水镇巉头新书堂(三)

    巉头新书堂(三)  新书堂虽然是学校,但在农忙时候,这里也成了大队农业生产的场所.学校每年放两次农忙假,每次农忙假有两周时间.上半年放农忙假,支援收麦割麦,教室就成了打麦分麦的地方,操场也就成了晒场, ...

  • 陆文三 | 画水镇巉头新书堂(二)

    巉头新书堂 (二) 新书堂设小学一至三年级.那时学校里的老师已经有三个了:陆仁弟,陆芝福和陆桂兰.他们分别教着三个年级,基本上是包班状态.我三年级是由陆仁弟老师教了. 虽然搬进了新书堂,但桌子和凳子还 ...

  • 陆文三| 画水镇巉头村陆垂庭家祖孙四代杭州西湖游

    2016年9月10日,侄女在杭州乔迁新居,邀请双方本家到杭州赴宴.宴会之余,我家祖孙四代18人共游西湖.父亲虽然已经94岁高龄,母亲也已84岁高龄,但他们仍然能够稳步行走. 我们约定在西湖喷泉处集合, ...

  • 陆文三 | 画水镇陆珏和陆九成传略

    陆珏传略 陆珏(927-987),又名蒙,字美瑜,号联玉,吴越国授御史中丞,后进为太子太保.由于他武功精强,尤善骑马射箭,胸中更富韬略,后响应宋太祖赵匡胤国家统一的号召,被授予大将军之职,派往南夷征战 ...

  • 陆文三 | 画水高中76级丁班第三次同学会

    高中生活第一天 1976年7月我初中毕业,被村里推荐去画水高中读书,那时我们管画水高中为"九中". 9月7日,村时来了两位画水中学的老师,一位男的,一位女的.他们把入学通知送到了我 ...

  • 陆文三 | 画水一对养蜂人的悲剧

                   画水一对养蜂人的悲剧 这是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的真实故事.为了保护隐私,我暂且隐去他们真实的村庄和姓名. 蒋昌明是独子,父亲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是靠母亲打工拉扯大的 ...

  • 陆文三 | 画水蒋姓应该早于陆姓80年左右

             画水蒋姓应该早于陆姓80年左右 东阳画水主要有两大姓氏:姓蒋和姓陆.目前陆姓人口稍多于蒋姓. 据史料记载,蒋氏,姬姓,出自周公姬旦之后.旦之第三子伯龄,封地于蒋(今山东掖县一带),为 ...

  • 陆文三|画水高中76级高二丁班同学会纪实

    1976到2016年,整整40年.4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可是它跨越了两个世纪,跨越了我们从青少年到中年的人生转折.40年很快,也很漫长.岁月无情,虽然褪去了我们青春的容颜,却褪 ...

  • 陆文三 | 在画水镇岭下小学读书的日子(四)

          在画水镇岭下小学读书的日子 (四) 岭下小学在我村的南面,我们巉头村到岭下小学有三里地,其中有田间小路,有山间小路,也有平坦的大路.下雨天田间小路很难走,泥泞路滑的,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