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浅谈
第一种是三斑海马,因为背部有三个斑点,十分容易辨认。
第二种是刺海马,按照药典描述,他应该有尖锐的刺,这样更容易辨认。
有一个疑问,据了解,过去市场上的刺海马,有去刺的和带刺的两个规格。
按理说带刺的更符合药典,为什么会去刺的?而且去刺的还要更贵一些。
若是市场刺海马鉴定错误,希望有小伙伴指正。
【基源】
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海蛆)的干燥体。
夏、秋二季捕捞,洗净,晒干;或除去皮膜和内脏,晒干。
【炮制】 用时捣碎或碾粉。
【性味与归经】 甘、咸,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用于阳痿,遗尿,肾虚作喘,癥瘕积聚,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海马是鱼,生活在海中,它不是马,因其头部形似马头,故习称海马。
《本草纲目》引徐表《南海异物志》云:“海中有鱼,状如马头,其喙垂下,或黄或黑。海人捕得,不以啖食,暴干熇之,以备产患,即此也。”
商品以两只配成一对,扎以红绳,因有“对海马”之名。
在中国南方地区的食补热潮中,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说,药食同源,煲汤食锅,这是海马被利用的根本原因。
过去,在中国沿海城市旅游点周围市场,可以看到卖海马的商贩出售海马作为食疗保健品、装饰品、吉祥物、工艺纪念品或收藏以及活体饲养观赏。
1957年广东汕头海水养殖场,开始试养三斑海马并获得成功。
国际动物保护组织把海马列为保护动物,增加海马的供应,是解决供需矛盾、防止海马价值再提高,保护海马种质资源的唯一出路。
商品药材名商品按来源不同分为3类:
海马(原动物为线纹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
刺海马(原动物为刺海马)、
海蛆(原动物为小海马)。
另外,习惯上将多种药用海马的幼体称作小海驹、海蛆、小海马。
旧时商品按产地和加工不同分为白海马(已经加工洗去膜皮)、
潮海马(产自广东海面)、
叻海马(产自新加坡海面)。
潮海马和叻海马都是未经洗皮的原装货,呈灰褐色。
体长4.1~5.6cm的海马,
在37℃时活动力强。
38~39℃时,身体失去平衡,41℃时死亡。
当水温降至18℃时,食欲减少。
在12℃以下停止摄食。
初生海马在18℃时,部分个体失去平衡,不摄食。
15℃时由于适应力弱,易疲劳而出现死亡现象。
水温对海马的繁殖力影响巨大,水温在20℃以下时,虽然已受精,但由于孵化时间过长,营养消耗多。
海马苗易死在育儿囊内,甚至腐烂,造成亲海马死亡。
水温在20℃以上时,亲海马开始求偶,雄海马追逐雌海马,而后受精育儿。
水温超过34℃左右时,由于气温过高,易导致早产、发育不良,难以成活。
春、夏季间出生的海马发育快,有的体长4.5cm就能进行生殖。
海马晚上有趋光性,海马苗常游至光亮处。
在海马身体突出部位,如大小棘似树枝状,借此在水中摆动以迷惑敌害。
另外,身体的环节能变银色,使棘变为银白色而锐利的“武器”。
保护色:海马体色常随栖息环境变化而异,借以防避敌害。
如在黄红色砂质底面上,体为黄蜡色;
在绿色海藻群中,则为青绿色或褐色等。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中国产海马的种类、养殖与利用 郭文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长春 长春生修堂中医院吉林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