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一次次思维的碰撞给了我更有价值的经历” | 1-3-60 成为你想要的改变,先开始进化为一个“文献交流者”。

截图源自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libproxy.ucl.ac.uk/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dljx201707013 [时间:2018-05-20 18:18]

——文章标题——

更新:“一次次思维的碰撞给了我更有价值的经历” | 1-3-60 成为你想要的改变,先开始进化为一个“文献交流者”。

一次次思维的碰撞给了我更有价值的经历”内容是原封不动地引用了周晓辉的原文,“1-3-60”代表这是第一位在GEO分享写作心路历程的作者,3-60代表的是这篇文章在之前推送中提到的60篇文章中编号为3,“成为你想要的改变,先开始进化为一个'文献交流者’”是这系列推送的主题,相关推送还有缘起回应后续

——正文——

解释完文题的含义之后,正文一开始,当然首先要感谢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晓辉姐姐。因为她愿意让我通过GEO这个平台独家首发她回看这篇文章创作过程的一些思考。

都很喜欢迪士尼乐园的我们希望你看了文章之后,也会觉得:

(这句话概括总结了我们对迪士尼乐园的印象,我们去年还一起在迪士尼过了生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同时也是乐园里面某个公主会说的话,至于是在什么时候会有这句话,我就不剧透了。)

话不多说,这就放在2018年5月20号伦敦时间11点32分收到的:

《1921年版英国初中地理教材<剑桥地理课本(初中)>评介》

写作初始来源有二:

一是缪鑫师姐带我接触到了Cambridge Geographical Text Books(Junior)这一套书。在我研二时,缪鑫师姐刚从英国学习一年回来,在一次学术沙龙上她介绍了这一本书,并分享了阅读感悟。契合英国国家课程改革,她提议我们一起写一篇有关此书的小论文。当时我觉得很有意思和价值,但囿于对外文书的小恐惧,加之我的拖延症,写作计划暂时搁浅了。

二是我对教材研究比较感兴趣,尤其是教材的图像系统。曾经也在某一门课程的作业里,以“气候”为例,剖析了香港、台湾和美国的初中教材中的图像系统。研三时,我再度开始尝试剖析《剑桥地理课本(初中)》一书。

关于如何敲定文章结构,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

起初,和缪鑫师姐商议的时候,有很多种思路,或总体剖析,或针对图像系统,或聚焦作业系统,或从架构上去把握,或从此书文字系统的深度和广度去剖析,这些都是较为传统的思路,纠结中无法选定满意的方案,便初步地做了一些翻译工作。

后来,师姐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案,尝试从历史对比的角度入手,将教材中的“中国”部分提出来,结合师姐在伦敦的某中学对KS3七年级中国专题的课堂观察记录,对1921年和2015年英国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中国”部分进行简介。

写出基本框架和要点后,跟导师商讨,他提出时空对比一致性的问题,建议我们仅就此书自身进行“评介”,结合编写和使用的时代背景,以客观的视角去剖析该书。

最终,我便从整体的视角,对《剑桥地理课本(初中)》一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介,以“总—分—总”的结构,先概述教材总体概况,再分从教材表层系统的三个组成方面评介《剑桥地理课本(初中)》,即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结尾处提出问题与建议。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只要能从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就很不错了。虽然最终完成的这篇文章并不成熟,类似于蜻蜓点水,但一次次思维的碰撞给了我更有价值的经历

周晓辉

暂时搁浅

作为一个缺乏经验的不成熟的研究者,在合写文章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从研究生开始到现在都是如此,那就是写作分工:如何确保有效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们的计划?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处理?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分别承担什么职责?

我认为这些都是必须要在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分工,但又可以在接下来的讨论与撰写过程中逐步修改调整。没有办法规定怎么合作比较好,毕竟这是作者之间的合作契约,而不是定在那里的法律规定。

我目前在和别人的合作中使用的是google doc,最近也有参与“文献交流者”项目的华师学妹提醒我:国内也有多人共同编辑同一个文档的软件,比如有道云和腾讯的TIM

说回这篇文章,我其实后面因为忙着自己的毕业论文和间隔年计划,并没有再和晓辉详谈这篇文章的进展,是偶然间搜索到的这篇文章,当时脑海中首先闪过的是这啥时候的事情,我怎么都不知道呀?但转念一想,好像我也没问起,而且为什么要让我知道?

所以我认为自己在搁浅、拖延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做的比晓辉姐姐更过。我与其他人的合作研究中“烂尾楼”更多,当然今天不是要忏悔或者道歉,而是希望写出来之后打开一个心结,然后可以继续盖楼。

不过这次盖楼前,要先想清楚,到底要盖一座什么样的楼。这就涉及到蓝图问题,就需要转到今天要对此作出回应的第二点,即思路问题。

有很多种思路

我自己也深知发散性思维(俗称:跑题,也称:抓不住重点)是我的特征。所以很多时候,尤其是过去我常常不太珍惜自己冒出来的想法,随手记下、随口说出来、随心忘记了。

这过程中当然有吃过不少明里暗里的亏。我是一个很乐意和盘托出自己对某个学派观点的人,一旦开始讨论我感兴趣的学术话题时就不太刹得住车,不是非得要说服对方,而是想要把自己的观点完整表述出来之后,确认对方理解了我的意思,从而才能再进行理性的探讨与质疑。可这种随性讨论出来的内容,版权所有到底属于谁呢?这种思想的激荡过程,如果只是随意的谈天,可能也根本没法明确记住到底是谁说了什么观点,从而触发了你有什么联想。

所以,现在的IOE“圆桌星期天”承接了我在华师大“学术沙龙”学到的经验,我们每次进行时都会有录音。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个人坚持,当然大家也都同意,因为如果想要回顾,再听的时候,录音更能够帮助你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录音是可以被无限循环的“过去时”。而且有了录音,同时还可以解放双手和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关注到和讲者的交流中去。这样在场的倾听和之后的反思都有了变得更优质的可能性。

说回这篇文章,我觉得在看到所有可能的未来之后选择一种最接近自己想要的、目前能力范围的写作方案,是非常重要的选择。这个过程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实现的,甚至也不是一拍脑袋就能立刻文思如泉涌的。这正如之前我们在圆桌星期天提到过的:

一定要给自己留出思考和沉淀的时间,因为你不是需要所有的想法,而是更需要与你的研究目的相关的想法。

这也和晓辉姐姐在她最后一段中提到的内容不谋而合: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

所以,如果你现在可以做到阅读了,那么不妨在给自己加码一点,试试把自己的思考也注入到你的文献阅读笔记中去,让自己的思维和作者的文字来一次碰撞,说不定就会产生一个奇特的点。


期待有一天会有人截图给我看,题图的引证文献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这篇文章被人引用了。

我觉得那一天或许不远,至少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认真品读思考这篇文章了,未来大有可期!


目标定在共读60篇文章的百度共享文件夹指路链接:

https://pan.baidu.com/s/4kWA3WMF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