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春天的电影被奉为中国影史第一,景美,人美,音乐美!

一、意境的营造

《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界公认的经典性作品,是一部令人伤感之作。这伤感不单单靠故事,靠语言,也靠其中的电影音乐。费穆在这一点上有着惊人的创造力和洞悉力,他所采用的众多景象,无论是自然的抑或社会的,都隐含着一股伤春之情。据编剧李天济所说,费穆是按苏东坡《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词的意境和韵致构思全片视听形象的。词中写道:“花褪残红青杏小,子燕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词境中的哀怨感伤,黯淡怅惘,化为《小城之春》的淡墨山水小品。“色淡而隐然可见内里颜色,味苦正如离乱年代坎坷人生。”费穆说,“必须是使观众与剧中人的环境同化,如达到这种目的,我以为创造剧中的空气是必要的”。此中“空气”,即为“氛围”。

影片的开始,是一组广角镜头的长镜头。将这个衰败的小城盎然的春意显露出来,也暗暗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而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戴礼言的家,也是一片残垣断壁与蓬勃生机的交融。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悠长伤感,令人感知那片茂盛的枝丫花草,带着满心的生的欲望,却只能徒然杂乱的生长,无人理睬,无人呵护。只有花草树木之间相互的纠葛,诉说同类的怜悯与无奈。这正好与主人公周玉纹相仿,年纪正是风韵十足之时,年轻貌美,却与丈夫戴礼言没有夫妻之实。她的美丽其实便是小城中花草孤芳自赏的写照。无人欣赏,于是整日游荡在残败的城墙之处,盼望有人欣赏,盼望有人关心。内心的苦闷与寂静,其实是如同花草一般,无人可诉,也无从说起。

二、音画同步

音乐同电影画面互相渗透、相互补充,音乐的内容趋向具体化、明确化。音乐帮助画面来完成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和影片所展示的内容相结合,推动剧情发展。在音乐的运用上,《小城之春》堪称经典。在表现妹妹的活泼可爱时,跳跃的音乐随着房门的打开,随之出现了活蹦乱跳、满脸单纯笑容的妹妹。音乐更是随着她的步法以及动作展开,是典型的“米老鼠音效”。而在展现周玉纹与章志忱的关系时,音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妹妹歌唱“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赛过玛丽亚。那天我在山上打猎骑着马儿,正当你在山下歌唱婉转如云霞。歌声使我迷了路,我从山坡滚下。哎呀呀,你的歌声婉转如云霞。强壮的青年哈萨克,依万都达。今天晚上请你过河到我家,怀抱你的马儿带着你的冬不拉。等到月儿升上来,拨动你的琴弦。爱人呀,我俩相依歌唱在下”时。

章志忱的眼光一直不曾离开周玉纹的身影。我们无从探究两人之前的恋情究竟如何,但从这首新疆情歌中,也许我们可以猜测当年两小无猜的两人青春忘我的相爱场面。当然,我们更是可以看到,章志忱在这多年以后,对周玉纹不变的念念不忘与满怀深情。在四人出游的一场戏中,妹妹唱起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周玉纹与章志忱几乎是哭丧着脸听完这首歌,他们心中复杂的感情没有出口,但随着妹妹动人的歌声和打动人心的歌词,影片通过声画同步很好地展现了两人满心的爱意和无处喷薄的淡淡忧愁。河水不断的向后流去,如同时间一般一去不复返。然而两人心中曾经的爱却并没有消逝,周玉纹死寂的内心更是被缓缓的流水滋润,复苏起来。只是如今重新相见的两人,一个已为人妻,一个是丈夫的好友。爱情,仍然冲不破伦理道德的束缚。当章志忱喝醉时,妹妹之前唱的那首新疆情歌再度从他嘴里溢出。他含情脉脉的拉着周玉纹的手,眼里无法熄灭的爱火和难以逾越的屏障,使周玉纹此刻却只能低头神伤,她不想拒绝章志忱,那是违背她的本意的。然而现实又使她迈不出出轨的那一步。欲拒还迎之际,她内心的矛盾得到很好的体现,张力十足,不扭捏不夸张,丝丝动人,摄人心魄。

三、表现故事的主题

《小城之春》无论是从画面到构图、意境的营造,还是人物的内心,都带有古典主义的强大浪漫情怀,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在影片中,带有浓重的悲悯情怀。它所表现的爱情并不激烈,只是一个拉手一个拥抱,两人之间的爱情却深入人心,令人惋惜不已。这爱情看似清淡,实则浓烈,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可以说,是依靠了细节打动人心。周玉纹与章志忱在墙头上关于“随便你”的对话便是如此。

当周玉纹问“真的么?”时,我想许多人都感到一种不动声色的强烈冲击。章志忱恐怕也是如此,所以才会无言的转过身去。纵然爱情仍然存在于两人心间,然而物是人非,到底自己还有没有勇气去追求这错过的爱情?影片的爱情就这样在寂静中展现着力与美,其悲痛是绵绵无绝期的,然而却并不歇斯底里。而影片中的人物也并不是没有追求爱情的勇气,而是更多的承担了秩序,规则以及责任。周玉纹最终没有离开并不相爱的丈夫,而是在城墙上指给他看章志忱离开的身影。那种心痛恐怕是无法言说的,然而大全景的镜头似乎又在提示我们,这心痛与哀伤在天际中不过是一阵过眼云烟。小城的春天是否被带到了那遥远的地方?

来源:《电影文学》 2008年21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