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伦灿:文化休克使得人们缺失了方向
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提出一个概念, 即“文化休克”。王维波和车丽娟 (2008年) 认为文化休克是当人们进入全新的环境, 尤其是对所到达的新国家的文化较为抵触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焦虑感。文化休克使得人们缺乏方向, 不知道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要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以及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和什么是不合适的。
文化休克的症状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生理症状和心理症状。生理症状可能有:睡得太多或者毫无睡意, 吃得太多或完全没有食欲, 肠胃消化出现问题, 甚至出现头痛、头晕等其他生理病症;心理病症则主要有:沮丧、想家、易怒、焦虑、孤单、无助、社交回避、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和安全状况等等。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留学生即使在出国前对目的地国有所了解, 但是真正踏入异文化环境中还是无可避免的会产生文化休克现象。
据报道,一位远渡重洋的出国留学生,当他只身远离故乡、亲人之后,异国的情调、拥挤的交通、紧张的学习生活、不合口味的饭菜,使这位留学生整天焦虑不安,以致出现血压变化、心悸失眠、不思饮食、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终于因无法继续坚持学习而退学,令家长和老师惋惜不止。这种对新环境极不适应的现象,被称为“文化休克”。“文化休克”的产生,固然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关,如强、均衡、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变动的环境较易适应,而弱的神经类型,对环境的改变则较难适应。但更重要的,与生活的磨炼和学习训练有关。面对21世纪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五分加绵羊”式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家庭中“小皇帝”、“小太阳”式的教育,都是不可取的。培养心理适应能力和对环境应激刺激的耐受力,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应当成为每位学生的必修课。这需要让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使他们学会在困难、挫折的逆境中生存、成长。学校也可设置一些模拟课程,如远足、急行军、探险等活动课程,以加强学生的身心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杨佳惠,跨国公司外派人员的文化休克与应对策略,当代经济 2019,(06),138-141。
孙名瑶,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以江苏卫视《世界青年说》为例,汉字文化 2019,(0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