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 厚积薄发 |《未妨惆怅是清狂》牛欣茹

精写作  学生佳作

未妨惆怅是清狂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中初一(5)班 牛欣茹
摩诘生活好静,诗中多清丽词句,少了些红香迤逦,被后世所称道。细数他诗中的风花雪月,和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比起来,算是少之又少了。【从王维诗歌题材特点引起下文】
这其中寥寥数首,我最喜欢的便是这首《息夫人》:“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率性而言,说明喜好,引起故事介绍】
公元前680年,楚文王看中容貌盛极的息国夫人,率军破息国。息亡后,息夫人被掳掠回楚,息侯沦为俘虏,被派去守楚国城门。息夫人同息侯情深意重,为保息侯性命,她委身楚文王,自此宠冠后宫,其余众后妃皆艳羡不已。
然息夫人一直郁郁寡欢,即便是在产下二子之后仍是未曾同文王主动说过话,更不曾露出过笑容。文王使尽万般手段要讨夫人欢心而不得,无奈下询问原因。这息夫人倒也胆大,无视文王威严将个中缘由道得清楚:“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不能死,其又奚言!”
言外之意,有些事情强求也是枉然。纵使身不由己,却有一直所坚守的东西,更何况是对夫君的心意。即便已伐木成舟,亦不随波逐流。
息夫人积郁日久,不久病死宫中,息侯闻讯撞墙殉情。楚文王许是震撼许是怜惜,终于软下了心,将二人合葬同穴。他似乎始终是息侯和息夫人的爱情故事里多余的人,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是他成就了他们。【借诗说事——为情而死的痴情男女】
故事在流年中辗转,历史不断重演,盛唐时又有了类似的轶事。【类比联想】
玄宗兄长宁王李宪深受皇恩,权势滔天。皇家子弟向来为所欲为,苦的自然是百姓。
宁王府的左邻有一对卖饼的小夫妇,男子勤劳憨厚,女子温柔娴淑,本是一段好姻缘。然而怀璧其罪,貌美女子被宁王瞧上了。草民如何敢与王侯斗争,即便千百个不愿,女子仍是被掳进了宁王府,自此侍候李宪。而男子被李宪发配至边疆充军,以绝二人情意。
过得一载,许是心血来潮,李宪问这女子:“汝复忆饼师否?”女子沉默,只泪珠儿如雨而下。李宪心下不忍,便将那男子召回府来。李宪府上的宴会中,旧日夫妻得以相见。
四目相对,饱含深情,未语泪先流。
三百多个日夜的分离,两人却从未放下,从未相忘。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用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的句子表述自己的看法】
彼时宁王座上知情的宾客无不动容,其中便有摩诘。宁王感伤难禁,令座上文人以此赋诗。摩诘结合息夫人典故,率先成诗,便有了这联“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宁王深受触动,遂成人之美,付厚礼将女子归还给那卖饼者。夫妻二人得以再续前缘,自成佳话。【感人至深的另一个痴情故事】
说到痴情,清人陈衡恪曾作一阙《题春绮遗像》,诗中有道:“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春绮是陈衡恪的继室,二人恩爱甚笃,却一朝黄泉相隔。
这漫漫余生只留我一人看这乾坤流转,花前月下的回忆日渐缥缈,拂晓时醒来再也不会有你为我添茶披衣,只余日子清寂……【承上启下,引起联想】
才子风流,古往今来写作情诗、情词者数不胜数,却大多滥情,如柳七,如晏小山,再如韦庄。他们混迹于烟柳花丛,寻一段曲填一阙词,虽不免艳俗却也广为流传。【率性评说】
他们对待感情敷衍抑或随流,还是这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情深,后人到底是揣测不来,只能靠着寥寥史料臆想一二。
然,诗词史上的名人远不止他们,还有其他许许多多情深深几许的诗人。比如陆放翁,比如苏东坡,比如纳兰容若,再比如李义山。【总说情深、情真的古代诗人】
自然,一生中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不止一个女人。男子从一而终、只取一瓢饮之事放到现在也是极难得的,何况是在古时候。可这些诗人对待感情到底是比柳、晏等人要认真得多。
苏东坡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不用故意去想你,也不会忘记你,你早已住在我心灵深处。世间万千风景,只你在我心头,偏居一隅,无可替代。
陆放翁道:“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彼时唐婉已去世四十多年,且不说这中间分离、嫁与旁人,只阴阳两隔便已四十多年。可放翁重游沈园时,仍然能够只见柳见桥便想起唐婉,那是深深思念了千万个日夜的女子。美人香消玉殒,独留未亡人伤心看桥下春波又绿、惊鸿照影,却是重见无期。
容若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自古有情人的企盼无非是一生相守,可到底是爱得不够抑是爱得艰难,两处销魂,一种相思,故事最终不过各自安好。
李义山道:“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大气而又深情,远非“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黯然。对待情爱本当豁达,相思未了又如何,只要情深,迟早会有人前来成全。【借诗说人,借人言情,大量引用,足见积累之丰富】
余生尚长,岁月更迭后许多事情、许多心都会变了模样。就像在那么久的历史变迁后,故事中的那些人儿早已模糊、远去,我们已分不清楚真伪、分不清楚对错,亦分不清楚那其中到底是真心相许,还是只是虚与委蛇罢了。
可那些都不重要。自己的本心才是最好的,保持住自己所相信的才是最好的。就像我一直相信,能写出“未妨惆怅是清狂”的李义山一定是一个痴情而又潇洒的人一样。【表明个人看法】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引用《诗经》名句阐释人间真情】
现实中的少女情怀总是诗,向往着易安与夫君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岁月静好,细细打点着誓要不落尘俗的柔情和生活,却往往弄得一身狼狈。
但愿你的眼里常见温暖,但愿你所爱的人予你温柔,但愿斜阳桥下有人为你绾发簪花,为你尽付深情,同你白首归家。【希望人间真情永驻】
(指导教师:汪兆亮)
“赛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颇有意蕴和情味的文章。一名初一学生,围绕古代“男女之情”这个话题,率性而言,敢说敢评。这是一种底气,一种勇气。这种底气与勇气,源于丰厚的知识储备,源于深厚的文学素养。

写法借鉴:

1.命题不凡。文章题目“未妨惆怅是清狂”,引用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的最后两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本诗借用一个寂寞女子之口,诉说心中之愁。而这两句表达了这位女子明明知道陷入相思之苦没有好处,但还是一味执著于相思,痴情不改无怨无悔。题目引用古诗,在增加文学情趣的同时,也提示了文章重要内容,确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平心而论,率性评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关于男女恋情、爱情、痴情、怨情乃至滥情,本文小作者不有意回避,不刻意美化,而是率性评说,语出自然。对息侯夫妇、卖饼夫妇的遭遇,作者寄予理解、同情;对柳七、晏小山、韦庄等人的滥情,作者说“虽不免艳俗却也广为流传”;对陆放翁、苏东坡、纳兰容若、义山等文人表现出的真情,作者流露出的是肯定、赞美。最后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期望——“你的眼里常见温暖,但愿你所爱的人予你温柔,但愿斜阳桥下有人为你绾发簪花,为你尽付深情,同你白首归家”,表现出当代年轻人对男女情爱的高尚追求。

3.材料丰富、思路开阔。为表达对古代男女之情的理解,作者展开了广泛的联想和想象。众多的痴情之人、痴情之事、痴情之诗信手拈来,自然嵌入。两个历史故事,九位诗人,八首古代诗词,众多材料的运用,让人感到充实而不繁复,详实而不啰嗦。充分展现了小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由此可见,一个学生要写出如此厚重的文章并非易事。个人的兴趣、爱好并发展为特长,是必需的。对历史故事的了解,对古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把握,对古代男女之情的深入思考也必不可少。更为关键的是要有“望断天涯路”的执著追求和明确目标,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不懈,孜孜以求,这样才会换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灵感火花。腹有诗书,方能厚积薄发;“胸中有丘壑”,眼里方有山河,腹里才有乾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