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回眸 || 勇气成就我的美丽人生/轩诚清读(第464期A)
年轻的优秀校长张淑娥(前排左一)
作者张淑娥是我的姨妈,是我们家族们晚辈们最敬重的老人之一。姨妈一生育人无数,教子有方。大表哥陈鹏79年以陕西前茅的成绩,入学清华大学,现为国内发动机行业的知名专家。二表哥陈琦毕业于重庆建院。大表姐辛勤持家、照顾老人。孙女陈姣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现定居美国,就职于世界知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首的普华永道;孙子陈立大学毕业后工作于某设计院;外孙姚珩学习动漫专业,现自己创业。
文/张淑娥
导语/诵读/梁轩诚
(今天的张校长)
回忆起八十多年的人生,我深深的感觉到,人和人的最大区别不在家庭出身、外貌形象,也不在于上的学校,而在于个人的努力与决心。特别是在关键的时候,能把握住自己前途和命运的人只有你自己,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帮助你,只要自己有勇气和决心,就能前进,就能到达你人生的最终目标……
1969年,组织上派我到三原车站小学当校长。我一开始很自卑,总认为自己不行,能力不够。当时的车小,七个班12个教师。在这12人中,四个是中师毕业的新生,王智华是老牌的中师毕业生,张婉侠和郑应乾是城关镇的两位老教师,林萍和曲桂玲两人虽是民办教师,可他们也都是正经的高中生,我觉得这12人中大部分都比我优秀,认为自己是个没有什么优势的校长。我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埋头苦干,并且对每个人都很尊重。在我的带领和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学校的升学率还不错,在城关镇多次评上先进,我也被评为先进校长。
(张校长艰苦创业的年代)
两年后西北医疗设备厂(五号信箱)来了许多学生,厂里把原先的旧教室全部翻新。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觉悟与教育意识也同样有所提高,厂里提出要办自己的学校,经教育局批准,将我所在的车小,与之合并,并更名为育红学校,又加办了中学部,我仍为校长。由于办了中学,厂里又调来了好几位老师,李树民,孙学珍,宫中武等,还有四位因时间太过久远而想不起名姓的大学生。加上之前的12位教师,我校就有了20多位老师。
后来厂党委书记黄开云把他的老伴儿、厂政治处处长毕启飞派来学校协助管理,又从福建某中学把自己的原警卫员,王国忠调来当校长,人称王校长。我调任为教育主任。可由于王国忠是军人出生,文化程度不高,又不懂教育,为了学校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不久后王国忠改任党支部书记,我继任校长兼教育主任。我把教师们按代课情况分成了教研组,中学组,小学组,语文组,数学组,没多久,学校就在县上办得风生水起。
(学校盖起了二层楼,和班子同事合个影)
在初为校长的几年中,我自己硬着头皮突破自己的自卑感,突破自我看轻的胆怯心理。遇到困难勇敢面对,努力去做,自己的感觉也越来越好,终于走向了成功。时间长了,我也习惯了迎难而上,事必亲躬。我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我被评为了厂里的先进个人,三原县的先进个人。我时常为我能成为教育界优秀的一员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在我心里,始终能作一名真正的好校长,就是我最大的目标与心愿。
时至今日我已经80多岁了,完全能自力更生,生活在四世同堂的家中,非常的幸福。走在熟悉的三原县的街道上,经常遇到熟悉的人招呼着我:张校长,我就由衷的喜悦,这辈子,知足了。
(四世同堂,欢聚时刻)
(远在芝加哥的孙女陈姣与重外孙女一淼)
(张校长你要去干啥?)
(母子情深)
作者简介:
张淑娥:1936年生,陕西三原人,少时因家里姊妹众多(6个),生活所迫,初时未能上学,在家劳作之余和二妹、三妹学习,解放后直接从5年纪上起。退休前担任三原车站小学校长多年,至今熟人仍尊称为张校长。
姨妈一生育人无数,教子有方。大表哥陈鹏79年以陕西前茅的成绩,入学清华大学,现为国内发动机行业的知名专家。二表哥陈琦毕业于重庆建院。大表姐辛勤持家、照顾老人。孙女陈姣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现定居美国,就职于世界知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首的普华永道;孙子陈立大学毕业后工作于某设计院;外孙姚珩学习动漫专业,现自己创业。
美 丽 的 原 创 生 活
专 注 原 创 文 学 | 分 享 生 活 美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