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李佳菲:教师如何培养敏感机智:读《教育的情调》有感
关键词:教师;敏感;机智;《教育的情调》(知行合一;境界升华;共处共情;使命担当)
摘 要:《教育的情调》一书中的实践案例解析颇具感染力。其中“骗分的小女孩”在书中得到了正面教育,而本人同样的经历却带来了心理伤害。可见“教育者的敏感和机智”意义重大,其水平高下会带来学生受教的悲喜结局。有鉴于此,需要从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来培养“知行合一”型敏感机智;从管理情绪超越世俗困境入手培养“境界升华”型敏感机智;从全面立体积极的“学生观”入手培养“共处共情”型敏感机智;从修炼“做一个合格的大人”入手培养“使命担当”型敏感机智。
一、《教育的情调》中的实践案例解析颇具感染力
马克斯·范梅南和李树英教授合著的《教育的情调》,并不是简单而又枯燥的论述那些教育原理,不像其他的教育论著一样晦涩难懂,它运用一些在教育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教育实例,从这些实践中反射出教育该有的情调,颇有意思。
二、“骗分的小女孩”书里书外的迥异结局发人深省
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生在已批阅的考卷下发后,修改了答案拿去给老师跟老师说批阅错误,老师便给了她满分。这个小学生从老师的行为中受到了鼓励,后来不仅主动跟老师承认了错误,还一直奋发向上、勤奋努力,成为了一名真正优秀的孩子。这是书中一个令我很有代入感的例子,很多人的学生时代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包括我。我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在班级前几,在某一次语文考试过后,出于与书中女孩同样的动机,我做出了与书中女孩同样的举动,但是我的小学老师却当着全班同学,一次次地强调自己的批阅不会有错误,我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去同这个老师进行交谈、沟通,甚至都不愿意去学习语文。
三、“教育者的敏感和机智”高下带来学生的悲喜结局
范梅南老先生说过:“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不同老师不同的教育敏感度和教育机智,促使不同的老师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学生在某种情景中最想要获得什么?应该如何应对学生的突发行为?学生做出这种举动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教育者是否应该支持学生?”等等这些问题,从教者都需要靠教育的机智和教育敏感性来做出适合当下学生的最合适的举措。书中的老师不经意的举动和话语给了小女孩如此大的鼓舞,将这位老师高水平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敏感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我小学时期的那位老师要是能够更敏感的捕捉我的情绪或者说我的需求,我对接下去学习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态度?
四、从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来培养“知行合一”型敏感机智
教育的敏感性和教育的机智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逐步培养,但是教育的机智和敏感性绝不是可以靠单纯的专业课等理论的学习从而达到一个高水平的境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要学会观察学生的表情、学生的肢体语言、学生的眼神,要感受课堂的氛围,感受学生在与你进行谈话时的语气变化...我觉得后者在敏感性和机智的培养中是更为重要的。
五、从管理情绪超越世俗困境入手培养“境界升华”型敏感机智
教育者并不是圣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马虎大意的时候,犯错的时候。作为一个成年教育者,生活经历的可能捶打,要忧虑的事情比他的学生日常关心的事多得多,孩子也不总是天真纯洁可爱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宽恕者,他们会给教育者无数的原谅与宽恕,他们会让生活中的阴霾减少,教会我们心怀希望、保持开放。“我们必须永远为真正的教育努力奋斗,不辜负孩子们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六、从全面立体积极的“学生观”入手培养“共处共情”型敏感机智
在阅读这本书以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点,有各自的闪光点,有无数的可能性。孩子,不是只有成绩好坏之分,每一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注意,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被表扬。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表扬,鼓励有时会有更好的效果。承担起一位教育者的责任:传授知识,引导孩子们拥有更健康、更光明的生活。
七、从修炼“做一个合格的大人”入手培养“使命担当”型敏感机智
何为教育的情调,如何才能做一名有教育情调的教育者,我不能靠阅读《教育的情调》完全了解掌握,但是我为我成为一名教育者而感到幸运,孩子可以教会我很独特的,在成人世界无法学到的东西。做一名合格的大人,也许就是为孩子遮挡更多的阴暗面,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光亮。如何在孩子们面前成为一位合格的大人,是接下去的日子里我要不断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