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冠狂潮”到“CE大航海”,是一个个被激活的IVD企业

过去的两个月对于每一个IVD人,我想都是很难忘的,有多少人在2个月完成了全年的业绩,当然最后能不能发到奖金另说,但是IVD行业真的被扩容了,在某些细分领域被扩容了不止几百倍。

而对于国内IVD企业的表现,不必多说,都非常优秀,半个月出现100多个新冠核酸检测产品,1个月的时候已经好几家企业拿证,截止目前已经有19个新冠产品拿到了注册证。这或许就是中国速度,在众多IVD外企面前,IVD民企真的很秀。

这次疫情火了“核酸”

昨天在看王牌对王牌的时候,看到柳岩非常专业的向大家解释核酸检测疑似阳性的意义,我想不止柳岩,很多人都应该已经知道了“核酸”;在疫情之前除了医疗相关的人士,恐怕知道核酸检测的并不多,甚至我之前在拜访客户的时候,有些临床医生都不了解核酸。

核酸”上热门一共有两次,一次是核酸检测是确诊依据,是能够被确诊住院隔离的,这时核酸检测成了那些已经出现明显症状却住不了院患者的门卡,成了疑似患者解除恐惧的法宝。它的价值被莫明其妙的放大了。

一时间所有媒体的焦点都聚集在“核酸检测试剂”上面,于是第一家获批的企业获得了本次竞赛所有的品牌溢价

检验必经是个严肃的科学过程,于是被神话的“核酸试剂”第二次上了热门,这次是因为“干不过CT”。

对于住院的患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康复出院,肺部阴影消失,核酸检测阴性,所以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在盼望着核酸阴性。

这次疫情真的火了“核酸”,火到非医疗行业的人士谈起核酸,都能说出好几个有趣的故事。

抗体“C位出道”

关于此次抗体“C位出道”,相信很多IVD从业者有话说,也能理解,毕竟以前没有正式拿抗体做过确诊依据,还是参考临检中心的意见,在核酸检测阴性的情况,动态检测抗体水平来确诊更加靠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从第九个核酸检测产品获批之后,后面就基本没有核酸检测产品应急审批下来了,审批下来的都是抗体检测产品。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国内开始有序的复工,让更多的医疗机构获得新冠检测能力或许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抗体的普适性还真的是核酸没法比拟的,当然抗体被玩坏这个超纲了。

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加急审批让抗体产品面世,这样不是能够更快的确诊病例嘛,首先这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抗体检测可能存在的假阴性问题,另一个就是确诊权限的快速下放造成的动荡、恐惧怎么控制?当然本身抗体产品的研发也没有核酸产品来的快。

疫情打破了IVD行业壁垒

这次疫情待在家里,经常刷手机,很多以前从来没听过的IVD公司冒了出来,从原料公司到试剂公司到检测服务公司,都有一批新的企业名字冒出来

当所有的IVD企业面临同一个难题的时候,赤身上阵开始肉搏,这里面有表现非常好的新兴公司,还有跟不上趟的IVD老牌公司。品牌似乎没那么重要了,谁能拿出可靠的产品谁可以在短时间内占据优势

这在IVD行业里面是不可想象的,IVD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除非你推出一个颠覆性的产品,不然你只能在市场当中慢慢的磨,去跟经销商磨,去跟客户磨。

整个行业被需求牵动,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就跟平时不一样了,比如以前从不注意的生产力在这个时候竟然成了制胜法宝,我产量高,不仅可以卖,我还可以捐。

当规则被改写,IVD行业的壁垒就被打破了,这带来的是给很多中小型IVD企业的机会,曾有一个公司研发部领导跟我说,以前原料都用国外进口的,这次没办法,原料不足,试了几家国产的,发现效果都还不错

原来“流动”起来,整个行业多了很多机会

这或许是一次洗牌机会

这或许是一次洗牌机会

这次疫情当中,也有很多IVD企业叫卖不叫座,跟不上趟,再对比一下反应快速的新兴IVD公司,我想或许洗牌已经悄然开始。

新兴IVD企业在获得很多机会的同时,也有IVD企业在不断地失去,增长的慢,也是一种失去。

以前我们在憧憬外企的IVD产品,但是这次疫情快速反应的基本都是内资企业,当下这些内资企业正在走向世界,一个接一个的CE认证,是一个“大航海”时代的开始,也是内资IVD企业走向世界的机会。

朋友圈各种获证,一线奋战的IVD人的消息看多了之后,会发现每一个IVD都像被点燃了,我在IVD行业工作好几年了,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现象,这是IVD行业的新时代,这个时代会成就很多人,也会抛下很多人。

那一个个被激活的IVD企业,未来可期。

离IVD行业更近一点

资讯平台丨内容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