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揭秘:什么才是中医眼中的健康脉象?

超然

超然脱俗,不畏世俗真性情:卓群洞见,无涯学海泛轻舟

说起中医,相信大家最熟悉的便是其中的脉诊。把脉,不仅能断疾病,能看健康,甚至能断生死,看似神秘莫测,却蕴藏着诸多令人捉摸不透的真知灼见。

但把脉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智慧?想要深入理解,还必须回到古代中医的经典中寻找答案。根据文献,中医的脉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而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的《灵枢》及《素问》则奠立了脉学的基础。把脉,其实是古人经验的累积,古代中医看病结合了人体、生命和宇宙的奥祕,顺应着大自然与人体的关系。

以下就通过《黄帝内经》的解读,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医里怎样把脉。

《黄帝内经》中正常的脉象

首先,想要通过脉诊把生病和健康的脉象区分开来,就要清楚正常的脉象究竟是怎样的。

《黄帝内经》中的“平人气象”,就论述了什么才是健康正常的脉象。

文中记载“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译成今天的话,意思就是:黄帝问,正常人的脉象是怎样的?岐伯回答说,正常人的脉象可以通过呼吸来判断,正常人呼吸一次脉搏跳动五次,呼一口气脉跳两次,吸一口气脉再跳两次,呼吸之间又跳一次。这样人呼吸一次脉跳五次,就是平人的脉。其中所说的“平人”,也就是不病健康的状态。按照现代人的情况进行计算,脉搏大约就是75次/分钟,

《黄帝内经·素问》中还写道:“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这也指出了医生判断正常脉象的一份方法:一般以不生病的人来调理生病的人,医生是健康的,可以通过医生的呼吸来测量患者脉搏跳动。把脉的医生呼吸一次,被把脉的人脉跳五次,这个脉率就是正常的。

同时,健康的脉象一定要有胃气。《黄帝内经》中写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意思就是有“胃气”才算得平人,如果没有,则成了“死脉”。

所谓“胃气”,是指脾胃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具体表示是脉搏和缓有力、并且不快不慢。《素问·玉机真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同时,“胃气”也并不单纯指“胃”这个器官而已,其中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 肌肉的功能等。

《黄帝内经》的平人脉篇总结了健康脉象的特点

相比较,如果呼吸一次,脉搏只跳三次,在《黄帝内经》中则是不健康的表现。

文中记载:“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日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理解过来,就是如果吸气时脉搏只跳一次,吸气也只跳一次就是少气。如果呼吸一次,脉搏只跳三次,就表明有热,很可能正在发烧。

清晨把脉最适宜

认识完正确的脉象,再来看看把脉在什么时间最合适。把脉的方法和时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讲究。

据其原文记载“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这译为现代文就是:黄帝问老师岐伯,老师,这个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岐伯解释,这个脉诊啊,最好在天刚刚亮的时候,也就早上醒过来,睁开眼还没有下床这个时候最能反映人体的状态。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人还没有活动,保持的是安静平静的状态下,所以阴气还没有动,阳气也还没有散开来,没有进食。

所以经脉还没有充盈,络脉也分布也比较平均。气血平和没有乱。这个时候诊脉,通过把脉来诊病最能诊断太过的脉,也就是不正常的脉。

当然这个是说的是非常理想的状态,现实看病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所以我们把脉的时候是强调在平静状态下,这样比较接近这个早上天刚亮的时候的状态,反应出人体气血状态。没有太饿也没有太饱,也不是剧烈活动后,这样把脉相对比较准确些。

其实西医也有类似的说法,即清晨未进食状态下检测的血压是最准确的,也最能反应血脉情况。

脉象依据四季而变

在《黄帝内经》的《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还记载着人的脉象会随着四季的更替而发生变化。

文中写道:“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脉象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春天脉上浮,像鱼游波中一样;夏天脉充皮肤,浮泛非常,像万物充盛似的;秋天脉见微沉,似在肤下,就像蛰虫将要入穴一样;冬天脉沉在骨,像蛰虫密藏洞穴,人们深居室内似的。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人体脉象亦有四季变动。四季阴阳的周期性消长变化,决定了四季不同特征的正常脉象。四季常脉特征变化之一在于脉位的深浅,正如原文中所说的“春日浮”“夏日在肤”“秋日下肤”“冬日在骨”。

人的脉象会随着四季的更替而发生变化

春季阳气初升,人体生发之阳气向外浮越,但寒气未尽,故气机仍有约束,脉呈端直弦长;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盛发之气旺盛,脉管充盈,脉体较大,来盛去衰;秋季阳气收敛,人体阳气收敛,脉在肤下,脉势已减;冬季严寒闭藏,人体阳气内潜,脉深沉有力。

此外,“春日浮”“夏日在肤”“秋日下肤”“冬日在骨”几句原文,不仅描述了四季常脉的特征,还说明:在诊脉时,医生应根据季节变化,运用相应的指力的大小来探寻脉位的深浅度。如春季之脉,因为显现部位浅浮,着力要轻,脉端直而长。冬季之脉,因为脉位深沉,需重按至骨,脉深沉有力,余如此。应四季之脉,属正常健康,反之则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了。

(0)

相关推荐

  • 望闻问切系列第7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脉法的基本原理

    后三期发文预告:病脉所揭示的疾病现象和身体的状态(1).(2).(3).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望闻问切系列文章收录于书籍<深入浅出方解伤寒 ...

  •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53: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53: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四方上下六合间,万物生灭阴阳变.十二时辰五色谱,脉冲波动磁力线.寒热湿燥四季风,五行生克自循环.损有余以补不足,清浊升降气聚散. 人体五脏藏 ...

  • 关脉可见病

    关脉可见病_脉学沙龙_诊脉实 主讲人 史俍元 一.脉的应用是脉诊定位和脉象的结合 我们在脉诊的过程中,实现对脉的认识与应用包括两个宏观的方面. 一是对"象"的认识,"象& ...

  • 【问道中医】黄帝内经揭秘诊脉判生死

    说到中医把脉可以说是让人感到最神秘的技术之一,有很多朋友感兴趣,也有几个朋友要求我讲一讲,我也很想讲一讲这个话题.可是,中医把脉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技能,如果仅是讲技术,大多数朋友会听不懂.因此,就这个话 ...

  • 一位名中医眼中的“健康人”

    I导读:身体什么样的状态才叫健康?我们中医人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听听中医奇才倪海厦先生对健康的定义.(编辑/魏甲奇) 何谓正常人 作者/倪海厦 作为医生,尤其是中医,一定要知道什么叫做正常,当你彻底 ...

  • 中医眼中的健康标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如今,健康已不仅仅是四肢健全.没有病,除了躯体健康外,还需要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良好状态.与西医靠化验检查 ...

  • 你看不见的背部,却是老中医眼中的健康晴雨表!

    背部是以脊椎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的全息缩影,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如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背部健康与否,往往直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 ...

  • 老中医眼中的“癌症”,受益匪浅!

    对那些突然来临的重大疾病,那些魔鬼一样挥之不去的癌症阴影,我们除了恐慌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收集了几个代表性的中医说法: 一.肿瘤这个东西,最早产生的是阳虚. 二.长期保持血气的充盈就可以避免癌症. ...

  • 黄帝内经:这才是万病之药、长寿的秘方!

    现在大家几乎都知道养生重在养心,但是到底如何养心,养什么心,并不是很清楚.其实,养心就是养护一颗本善之心.所有的教化都是让人行善做好事,因为这是我们本性的流露,是身心的疗愈的根本. 百病生于气,情深人 ...

  • 揭秘:原来国宝级中医大师们就是靠这些秘方吃遍天下,太经典了!(超全)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1年首度评定当代『国家级名中医师』,共五百名,概略统计,中医师.中医士,至少二.三十万人,故获选者,必须名镇杏林.医技超群,疗效显著.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 ...

  • 老中医眼中的“癌症”, 受益匪浅!

    对那些突然来临的重大疾病,那些魔鬼一样挥之不去的癌症阴影,我们除了恐慌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收集了几个代表性的中医说法: 一.肿瘤这个东西,最早产生的是阳虚. 二.长期保持血气的充盈就可以避免癌症. ...

  • “经方就是好”、“高手在民间”,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才是中医学习之道

    导读:提到中医的最大优势及特点,很多朋友首先想的是辨证论治,并把其奉为中医的瑰宝.然而事实是这样的,现在很多人倍加推崇的辨证论治,并不是真正的辨证论治,而是一种畸形的中医发展模式,因为目前的辨证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