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苏东坡传》7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悟:这没什么好说的,好诗!
我想苏夫人的这种智慧是自“君子之交淡如水”得来的——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须要写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悟:这段话说得真好。好朋友不是天天念叨出来的,而是不必凭借语言就能明白彼此心意的。当然好朋友最好不要利益相交,不然,友谊的小船将要被金钱打翻。
(苏东坡做为地方官求雨,雨下来了)小麦、玉蜀黍枯萎的秸茎又挺了起来。
悟: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一般是小麦收了种玉米,玉米收了种小麦。它们见面也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另外,宋朝,尤其是北宋,玉米肯定还没有传入我国。我摘了“百度知道”上的两段,你们随意感受下:
而在(除美洲之外的)其他各国的历史上,直到十五世纪,没有一个国家有有关玉米的记载或任何迹象。所以可以这样说。玉米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才传到旧大陆各国的。
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为止),它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十省。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因为,倘若明理是人性最高的本性,神明也必然是明理的,也会听众劝告,也会服理。
悟:我估计苏东坡是没有遇见当兵的——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哈哈!
苏东坡用手拍了拍他这位朋友的肩膀说:“终有一天你会杀人的。”章惇问:“为什么?”苏东坡回答说:“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
悟:苏东坡有话不憋着,有什么说什么,绝不怕得罪人。当然,他也能见微知著,预判人的将来。似乎苏洵也根据什么细节讽刺了一下王安石。
子由获得了自由,不久就外放到北方的大名府去做官,当时大名府也叫“北京”,在今日的北京南方一百里。
悟:恐怕林语堂对数字比较模糊。北京往南一百里都到不了保定,但别提到属于邯郸的大名了。我极度怀疑不是“一百里”而是“一千里”。
男人一生在心思和精神上有那么奇特难言的惊险变化,所以女人只要聪明解事,规矩正常,由她身上时时使男人联想到美丽、健康、善良,也就足够了。
悟:林语堂骨子里可能还有点看不起女性的意思,当然身处那个时代可以理解。现代的女人已经威风八面,她们可以工作,挣钱,写书,科研……绝对不需要依附于男人了,所以不必强调“美丽、健康、善良”等装饰属性。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六章 社、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