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好习惯,助你学好语文
网络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文字:得语文者得天下。
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高考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高考将会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高质量的阅读需要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语文既是独立的重要学科,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学好语文对每一个学生来讲,都是迫在眉睫的事。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则能助推语文学习走上正轨。
一、阅读
语文学习,不能只靠课本,课本上的内容不足以支撑起现在考试对语文素养的要求。
现在的学生读书少,大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做题上,其实这是一种近视做法。大量的刷题,可能在短时间里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没有充足的阅读做基础,学习就没有后劲,更何况,现在的考试题目,大多是以阅读题的形式出现,没有一定的阅读水平和分析理解能力,还真的不容易做对。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对语文学习最好的补充。和教材配套的读本,是对教材内容很好的拓展,它选择的往往是同一个作家的作品或是同类题材的作品,能让学生更多地开阔视野。
散文、小说等名家作品,自然也是阅读的首选。这些作品凝聚着作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启迪和心灵上的引导,可以给我们打开认识世界的另一个窗口。作家的写作方法和语言,也能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引导,提供宝贵的经验个借鉴。
当然,读书并非仅仅局限在文学作品方面,政治、历史、哲学类书籍都应该适当涉猎,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自己认识社会,思考人生,提高阅读水平是有极大帮助的。
读书,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选择。虽说是“开卷有益”,但开什么样的“卷”,仍须慎重。有些学生整天沉溺在玄幻、武侠、言情等类小说中,对自己的发展就不能说是有益。过于虚幻的东西,容易让人对真实的生活产生厌倦。过于沉溺在情感的漩涡里,也会让自己失去对生活的兴趣。这些,都是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应该注意的。
阅读也不要仅仅做一些碎片化的阅读,或是一些浅阅读,要学会整本书来读,这样才会有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虽说阅读可以随性,但在中学阶段,还是应该选择一些名家作品,或是切合时代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积极进步的作品。这样,既有利于思想的成长,也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读书的过程,也要养成随手摘抄的习惯,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段落,摘抄下来,以后还可以慢慢欣赏,也可以成为自己写作的模仿对象。切不可蜻蜓点水,囫囵吞枣。
二、写作
许多学生不愿意写作,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
原因其实很简单,平时不喜欢阅读,不注意观察生活,也没有独立的思考,提起笔来,自然不知道如何开始。
但是,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写作都是一道不能忽略的坎。高考的作文是所有试卷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题,直接决定着语文甚至整个高考的成败。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努力要做到的。
其实,写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认真对待,做个有心人,是能逐步提高的。
大量的阅读,广泛地积累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基础。一个阅读多的人,自然不会对写作感到为难。
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里那些有趣的事,有趣的人,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素材。不要只是把自己埋在题海中,要积极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在家里多和家长沟通,多参加劳动,丰富多彩的生活,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
要学会思考。对生活中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观点,学会多角度地看待一个人,一件事。一个人思想的深度,也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深度。
写作需要坚持,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每天坚持练笔,对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写作的内容可以是当天的见闻、思考,篇幅可长可短,自由灵活,形式可以是随笔,也可以是评论,还可以写成散文或小说。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自己的进步。
三、练字
手机 、电脑,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手写。但是,考试时,却只能是手写。能不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对自己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语文试卷分析题多,书写量大,特别是作文,更是大面积的书写。如果字迹潦草,很难得到希望得到的分数。
总有人对这些不以为意,从小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到头来,苦水只能自己咽下。
书写潦草,一是无法辨认,二是透露出不认真的态度,这些都是影响判分的因素。对书写无谓的态度,本身就是地道的懒惰和不负责任。
坚持每天练字,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临摹字帖,抄写名句,都是很好的选择。不要半途而废,也不要有时写有时不写。即使达不到很高的书写水平,至少也要做到认真,规范。
语文学习本身是件有趣的事,阅读、写作、书写,都可以带来无穷的乐趣,做得好了,不仅是对考试有帮助,而且可以成为自己一生的爱好,甚至会在某个方面做出一定的成就。
爱语文,就是爱自己的前途。努力学好语文,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