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太随意了规则
办公室的门锁着,有学生翻窗而过。问及原因,竟是急着拿作业本。言语、口气、表情,毫不在意,丝毫不觉得有半点不妥。
明明是红灯亮起,有人全然不顾,在车流中辗转腾挪。有人阻止,他会说,我有事,急着赶路。
熊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影响到别人,家人不管,别人管,家长说,孩子还小,你个大人和孩子计较什么。
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不断地上演,看似“有理”的背后,实际上都是对规则的漠视,折射出的是自私心理和无规则意识,而这种意识的漫延,则是对社会道德和法纪的挑战,会极大地扰乱社会生活,冲击道德底线。
门锁着,意味着人不在。人不在,就破窗而入,那门就失去了作用。一扇门,挡住的是君子,因为君子遵守规则,懂得礼仪。一扇门,挡不住超越规则的心,因为心里装的都是自私。
亮起的红灯是对车辆和行人的提醒,无端闯灯前行,把自己也把别人置身于危险境地,自私和侥幸把规则打得满地找牙。
无人教导的熊孩子,肆意妄为,畸形的娇宠,助长了孩子的嚣张,却没有引起家长的在意,任其发展下去,社会上可能就会多出一个泼皮。孩子本是社会的未来,顽劣调皮本无可厚非,要紧的是对不良行为的教育,引导,而不是一味的纵容。
少年骑小黄车被撞身亡,引发了一场大的争议。尽管事件的结果让人痛心,但我们依然看到不守规则的后果。家长指责企业的管理不够健全,给小孩子以机会,可如果小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去钻管理的空子,又哪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制度的缺陷需要道德和自律来填补,那些善于钻空子的人,带给社会和自己的,往往是恶果。
有熊孩子随手把垃圾扔在一位姑娘身上,家长漠然视之。本以为姑娘会生气,没想到姑娘却笑了笑,走了。她说,不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小恶,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大恶。这种做法固然不值得提倡,但面对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和家长,又何尝不是一种最无奈的选择。事情有因就有果,看似的迷信“因果报应”,实际上何尝不是早期种下的恶的种子,在今天发芽,生长乃至结果。
公交车上,少女不给老人让座,招来了老人的谩骂。且不说女孩儿本来就身体不适,就是不让座,也不该如此。尊老是美德,爱幼同样是美德,为老不尊,怎么让人来尊敬!老人自以为站在了道德的高地,大放厥词,岂不知,暴露出的正是对规则自私、片面的理解,对人讲规则,对己讲利益。
事故让人痛心,一个幼小的生命,换来的是整个社会的深思。但是,我们也不要因为少年的夭折就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企业,如果同情绑架了规则,规则将会寸步难行,社会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小”,不是放纵的理由;“老”,也不是发飙的资本。正是因为“小”,我们才要更好地教育;正是因为“老”,才更要为年轻人作出表率。过马路的孩子给让路的司机行礼,摔倒的老人对扶起自己的人说声谢谢,这都是内心里开出的花。
正是因为许多人无视规则的存在,所以又制定了许多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生活,可再多的规则,也要建立在人自觉遵守的基础上。自觉遵守规则是文明,强制执行规则是法制,只有每一个人都遵守规则,才会有和谐的社会生活,才会让文明之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