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嵌瓷 丨 住在屋脊的艺术
潮州嵌瓷俗称“扣饶”或“聚饶”
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三大汉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一
并于2011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本文图片均拍摄于南澳
相信大家在经过庙宇的时候
都很少会去注意庙宇屋脊上的装饰
南澳庙宇的屋脊、檐下和照壁上,有着色彩斑斓、立体华丽的装饰。
无论是花鸟虫鱼、龙凤瑞兽、还是民间传说或戏曲故事都非常生动逼真!
正如潮汕俗话所说:
厝角头有戏出,这些华丽装饰
有个响亮的名字——嵌瓷
飞龙争腾云、丹凤竞冲天、八仙过海
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
样样引人入胜
这些栩栩如生的嵌瓷
你们可知道它的起源?
嵌瓷的产生,来源于一个
纯朴的“节约”观念
潮瓷古有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的美称
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底品级的废弃瓷器
明末清初,工匠变废为宝
将废弃的瓷片运用于宗庙祠堂和民居的装饰上
由此产生了嵌瓷
废,就成了宝
于是嵌瓷中,三国的刘关张、忠烈杨家将、封神演义的神仙、还有二十四孝等,统统搬到屋脊上了,露天舞台唱大戏,俗说“厝角头有戏出”。
明代的嵌瓷色彩比较简单,到了清末,瓷器作坊专门烧制各种色彩的低温瓷器作为原料,大大丰富了嵌瓷的表现形式。
嵌瓷艺人将瓷碗进行剪裁之后,把陶瓷片镶嵌、粘接、堆砌成人物、花鸟、虫鱼、博古等各种造型,寓意吉祥如意、长寿富贵等,主要用来装饰祠堂庙宇、亭台楼阁和富贵人家的屋脊、垂带、屋檐、门额、照壁等。
嵌瓷的艺术讲究布局构图气势雄伟、均称合理,线条粗犷有力,设色对比强烈、鲜艳明快,在对比中求统一,以大动态大效果取胜。
嵌瓷可以久经风雨冲刷、烈日曝晒而不褪色,在年降雨量大、夏季气温高且常有台风影响的南澳,是其他工艺品无法代替的。
到了当代,嵌瓷在民居装饰方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随着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和审美的认识。
在祠堂庙宇、亭台楼阁的建设以及古建筑的修复中,嵌瓷再次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