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语现代科技术语的希腊语平台:相对论和太空探索

【维基资料】Tests of general relativity serve to establish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the theory of general relativity. The first three tests, proposed by Albert Einstein in 1915,concerned the "anomalous" precession of the perihelion of Mercury,the bending of light in gravitational fields, and the gravitational redshift.

我们已经了解:“general relativity”的意思是“广义相对论”,自然“tests of general relativity”的意思是“检验广义相对论的实验”。

经常看我文章的小朋友,肯定早就了解“爱因斯坦”是Einstein的音译,英法德意西语中,使用的都是德语中的形式,只是各种语言的发音稍有区别。

【德语】Einstein(国际音标/ˈaɪnʃtaɪn/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拆解:ein(一)+Stein(石头)。

我相信,认识英语单词stone(石头)的小朋友,只要认识德语的ein,就肯定可以轻松掌握德语的Stein。

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了三个检验广义相对论的实验,后来被称作“经典广义相对论实验”:

水星近日点的“异常”移动(the"anomalous" precession of the perihelion of Mercury);

引力场中光的弯曲(the bending of light in gravitational fields);

光波的重力红移(the gravitational redshift)。

在学习化学元素“氦”时,我们已经见识过helium。

【英语】helium[ˈhiːljəm,-liəm]n.  【化】氦(2号元素, 符号 He)

源自新拉丁语helium,源自古希腊语ἥλιος (hḗlios,“sun太阳”)(because its presence was first theorized in the Sun's atmosphere)+ium。

如果您认识peri-,就已经实际上掌握perihelion。

【英语】perihelion  [ˌperiˈhiːljən, -liən]n.  (pl. -helia[-hi:liE])【天】(行星或彗星运行轨道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 极点, 最高点

拆解:peri+heli+on。

源自perihelium (“perihelion”) (obsolete已废) + -on(suffix forming nouns) (from Ancient Greek -ον (-on))。

Perihelium源自后期拉丁语 perihelium,源自古希腊语περί-(perí-) (a variant of περι- (peri-, prefix meaning 'around; surrounding’), 源自PIE(原始印欧语)*per-(“before, in front; first”)) + ἥλιος (hḗlios, “sun”,源自PIE*sóh₂wl̥(“sun”) )。

我们在学习“Solar System(太阳系)”时已经了解sol在拉丁语中表“太阳”,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古希腊语表“太阳”的单词ἥλιος(hḗlios,国际音标/hɛ̌ː.li.os(古)/ →/ˈi.li.os(中古)/ →/ˈi.li.os(现代)/)。

注:古希腊语把PIE位于词首元音前的*s变化为强送气音[h],拉丁语用h改写。

这提醒我们:要想真正解决英语单词问题,真正读懂英语原版教材和科技著作,就必须认识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常用构词部件。

天大的好消息是:在英法德意西语中,这些构词部件是通用的。

也就是说,只要用正确的方法记忆英语单词,就可以顺便掌握大量的法德意西语单词。

2016年2月11日,美国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向全世界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由两个黑洞的碰撞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们都为之振奋,认为这证实了100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最后一个预言。

探索宇宙的前沿热点,可以精炼地概括为“一黑两暗三起源”:一黑指黑洞,两暗指暗物质和暗能量,三起源指宇宙的起源、天体的起源与生命的起源。

作为引力波探测的后起之秀,中国科学家开始努力进行后发赶超。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西藏牵头实施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将在阿里地区海拔5250 m的高原上建设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偏振望远镜,对北半球天区导致极早期时空量子涨落的原初引力波进行精确测量。

在太空中探测引力波虽然技术难度大,却可以消除地面噪声的干扰。

中国目前有2项这方面的计划正在推进:一项是太极计划,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计划在2033年左右将3颗卫星组成的探测星组发射到太空,形成一个边长约为300万km的正三角形;另一项是天琴计划,由中山大学牵头,同样由3颗卫星组成,但探测手段不同。2018年,天琴计划的地面模拟装置已经正式立项,总投资超过10亿元。

在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之后,国内外都在推动建设探测引力波的新的大科学装置,希望这些装置之间能够各有侧重、优势互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同时,应重点关注产生引力波的源头,如黑洞并合、中子星并合等天文过程,进行地面观测和模拟。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朋友都会了解:中国的科学家几乎都能熟练应用英语,有很多还掌握多门外语。

这可以说明,懂外语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因为,现代科技体系是建立在古希腊文明之上的。

Tamara M. Green的《The Greek & Latin Roots of English(英语的希腊语和拉丁语根源)》一书告诉我们:在科技领域,超级90%的英语单词源自拉丁语和希腊语。

可以说,越是现代的,越是复杂的科技术语,越有可能使用古典词根。

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就可以为我们学习英语节省很多的时间。

只要您愿意,也可以顺便掌握很多法德意西俄语的相应单词。

特别推荐中国孩子能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顺便了解一些法语和德语常识。

因为,英语源自中古英语和古英语。

古英语实际上是古低德语的一个方言,而中古英语时期,法语是英国的官方。

可以说,英语和法语、德语有极其特殊的关系。

我认为,读懂原版教材和科技专著是中国孩子学习外语的最重要任务。

如果能在家长的帮助下,通常了解词源记忆单词,就完全可以利用网络上海量的英语资料轻松快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特别建议利用热点的网络资料学习英语。

据报道,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最近表示,现在是时候重新回到月球,在那里建立一个永久基地。然后,还要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城市,使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

其实人类一直就有太空梦。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以为,马斯克就是一个现代版的嫦娥。

所不同的是,现在的马斯克拥有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建立的全新科技平台,使人类移民外星球有了很好的开始。

我们可以看到,马斯克的所有梦想都是以科学常识为基础的。

也就是说,这样的梦想经常不断探索和努力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汉语中,把马斯克的Starship翻译成“星舰”,而在日语中则翻译为“スターシップ (宇宙船)”:スターシップ (Starship) システムは、スペースXが開発中の完全再使用型の二段式軌道上超重量打ち上げロケット(SHLLV) である。

日语通常用片假名音译外语单词(而汉语词通常不作为外语词)。

我们可以看出来:日语的“スターシップ”是“Starship”的音译,而“システム”是“System(系统)”的音译,“スペース”是“Space(太空)”的音译。

可以说,只要认识英语的star, ship, system, space就基本上会读“スターシップ”、“システム”、“スペース”。

虽然用日语假名拼写外语单词不是很准确,但是它为日本孩子学习外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从小学识字开始就已经接触很多的外语逻辑。

只要认识拉丁字母,绝大多数的日本孩子都可以利用假名拼写出相应的外语单词。

这很像中国孩子利用汉语拼音拼写外语单词。

有人说,日本人英语发音不地道。这其实是误解,真正学习过英语的日本孩子,并不存在英语发音不准的情况。

至少我们在网上听到的日本人(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演唱的英语歌曲还是有模有样的。

日本和大清帝国都曾经闭关锁国,都被西方人用武力强行打破。

锁国是日本江户时代施行的外交政策,于1633年颁布第一次锁国令开始,直到1854年美国海军军官培里率舰叩关为止。

当初实行该政策时亦称呼为“海禁”,锁国这名字是由日本学者志筑忠雄在1801年提出。

当时日本与外国的贸易关系并非完全中止,但仅允许与特定对象进行,包括与荷兰人在长崎出岛进行贸易,而中国的明朝与清朝在长崎亦有贸易来往。此外,对马藩与朝鲜、萨摩藩与琉球以及松前藩与虾夷有贸易关系。

黑船来航(日语:黒船来航/くろふねらいこう Kurofune raikō,又称黑船事件)是指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佩里带着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的国书向江户幕府致意,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定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日美和亲条约》)。此事件一般被视作日本幕末时代的落幕。

我们大概看看这里的历史脉络:

1853年美国海军军官佩里从浦贺登陆,呈交美国总统国书,被称为“黑船事件”。

1854年佩里再度从江户湾登陆,签订“日美和亲条约”;同年和英国签订“日英亲善条约”。

1855年和俄国签订“日俄亲善条约”。

1856年和荷兰签订“日荷亲善条约”。

日本人全民学习外语要比大清帝国早。

我认为,日本人有了假名(其中的平假名源自王羲之草书汉字,片假名源自楷书汉字的一部分),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沟通世界文明的平台。

我们可以看到,日语用“スペース・エクスプロレ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ズ”翻译英语的“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我相信,日本的小学生都能理解“テクノロジーズ”是英语Technology的音译。其中的“テクノ”是techno-的音译,而“ジーズ”是-logy的音译。

它的真正逻辑在古希腊语。

因为有了假名,日本孩子学习外语要比大清的孩子容易得多。

事实上,只要坚持听懂再说,中国孩子学习日本片假名要比学习平假名更容易。

您只要在记忆英语单词时顺便熟悉一些日语的假名,就会发现另一个新世界。

现在的日本,在科技领域有很多世界领先的创新。

113号元素鉨(nǐ,简体为钅尔)  ,是一种不稳定的超重元素。其原子核包含113个质子和173个中子。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俄美的研究团队(俄罗斯Dunba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等)都号称发现了113号元素,并从约2005年前就开始提交国际专家进行审查。

2015年12月,国际化学机构将113号元素正式认定为新元素,并将命名权授予日本。

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将合成化学元素第113号(缩写为Nh)提名为化学新元素。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将第113号元素以日本国名(nihon)命名为nihonium(缩写Nh)。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元素“鉨”。

而日本探索太空的能力,连美国、俄罗斯都望尘莫及。

隼鸟号(日语:はやぶさ,开发名称为第20号科学卫星MUSES-C)偶尔也被译为游隼号、猎鹰号或隼鹰号,或是非正式的被称为隼鸟1号,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小行星探测计划。

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隼鸟号探测器送往小行星25143(25143Itokawa,丝川小行星),采集小行星样本并将采集到的样本送回地球。

隼鸟号原预计于2007年6月返回地球,但由于怀疑探测器的燃料泄漏,延后3年后于2010年6月13日日本时间22时51分返回地球,本体于大气层烧毁,而内含样本的回收舱与本体分离后在澳大利亚内陆着陆。

隼鸟号在宇宙中旅行了七年,穿越了约六十亿公里的路程。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有威胁性的小行星,进行物质搜集的研究,也是第一个把小行星物质带回地球的任务。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的“世界上首架从小行星上带回物质的探测器”及“着陆目标最小(丝川小行星全长仅约 500 米)的探测器”。

介绍这些的目的是想提醒各位家长:未来的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的根基是基础教育。

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从一开始就建立正确的科技观,就很可能会使中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