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搭支架》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

背景描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学生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进行《搭支架》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案例描述

一、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课前准备好的旧报纸、透明胶、胶水等。

二、本课的任务是小组合作搭一座高塔,然后讨论: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的结果,你对本组或其他组的支架有什么建议?

三、各小组开始搭高塔。

1.小组长综合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确定好自己组要搭的高塔的形状,然后画出塔的草图,大家一起制作好搭塔需要的基本的材料,然后开始分工搭高塔。

2.各组的高塔搭建好后,组内成员测量好塔的高度,并检测塔的承受力(以放作业本的多少为准),然后填写好教科书第24页实验记录的后半部分。

3.各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组搭的高塔,并示范高塔的承受力是多少。

小组(一):我们组搭的高塔是三角形立体柱的支架,高19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塔的形状是三角立体形的,整个塔身是一个三角形立体柱,底部是三角形,顶部也是三角形,塔侧是3个长方形片状,塔身由内外两层重叠而成,外层比内层在底部多了侧面3片支撑叶。

小组(二):我们组搭的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8厘米,但是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四条圆纸棒站在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建成。该组的学生在底部又剪了一块长方形纸片粘在四根圆纸棒的下面,四根圆纸棒的顶外侧用一条细小的扁形长纸条按照长方形的四个直角把四根圆纸棒粘在四个角的内侧。

小组(三):我们组搭的高塔也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3厘米,可以承受5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5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塔身是四根圆纸棒,其中①—②两根纸棒的中间粘上一截短的扁纸棒来连接,③—④也一样。在这两截短的扁纸棒中间又用一条短的圆纸棒把它们连接起来。塔顶贴上一张长方形纸片把四根圆纸棒粘在这个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

小组(四):我们组搭的高塔是圆锥体形状的,高15厘米,但是也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4根圆纸棒搭成,一共有4个侧面,相对的两个侧面是两个三角形,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是两个长方形,塔顶是一条线段。该组学生在塔顶上粘上一张长方形纸片。

小组(五):我们组搭的高塔是立体三角形的,高24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的形状是立体三角形的,塔底是一个三角形,该组同学分别用一条扁形纸条在塔身从下向上的1/3处围一圈,粘牢三根圆纸棒,又在塔顶粘牢三根圆纸棒,使人从上往下看,塔顶、塔中部、塔底分别是三个三角形,塔身有3个侧面,都是长方形。

小组(六):我们组搭的高塔也是立体三角形的,高19厘米,可以承受6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6本作业本。

小组(七):我们组搭的高塔也是立体三角形的,也高19厘米,可以承受2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2本作业本。

教师和同学一起观察,小组(六)的高塔形状与小组(五)的高塔形状相同,不同的是材料的大小。小组(五)的高塔搭建用料是3根卷得细小又结实的圆棒;小组(六)的高塔搭建用料是3根比较粗大又不是很结实的圆棒;小组(七)的高塔搭建用料是3根扁形纸棒。

小组(八):我们组搭建的高塔也是立体三角形的,也是高19厘米,但是可以承受24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24本作业本。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观察小组(八)的高塔。这座高塔的材料全部是圆纸棒,塔底和塔顶分别是两个三角形,塔身有6个侧面,也都是三角形。

四、小组讨论。

各小组的学生根据刚才观察到的八个小组搭的高塔,根据高塔的形状和承受的重物与自己本组的高塔作比较,讨论以下三个问题: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得出的结论,改建本组的高塔或者给其他组提出建议,怎样改建高塔,使高塔的承受力最大。

1.小组讨论。

2.全班集体交流。

生①:我发现三角形的支架是最稳固的。

生②:再加一根圆纸棒,构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

生③:三角形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

生④:三角形的支架比正方形、长方形的支架使用的材料少。

生⑤:圆棒的承受力比片状材料的承受力好。

生⑥:我觉得给小组(一)的高塔在原来底部片状支撑的地方再分别加上一根圆棒,加固高塔的支撑点。

生⑦:我认为第一小组的高塔里层底部已经是一个三角形支架了,侧面的支撑叶支撑不稳,我们可以在支撑叶的下面再加上一个三角形支撑架。

生⑧:我认为第(八)小组的高塔是搭得最稳固、承受力最大的。他们的塔主要由三角形构成。教师和学生再次仔细观察第(八)小组的高塔。这座塔的顶部和底部还有塔身的6个侧面都是三角形。通过刚才学生的示范,这座塔的承受力是全班搭的8座高塔中,承受力最大的一座。

生⑨:我们都看到第(八)小组的高塔最稳固,承受力最大,因为他们的高塔都是由三角形支架构成的,我们在改建高塔时,只要加上一根圆棒,使它成为一个三角形,就可以加固高塔了。

生⑩:我们第(二)小组的高塔只要在底部和顶部加上根圆棒,变成三角形,这样,塔就能站稳了,也能承受重物了。

生11:我给第(三)小组提个建议吧,你们组的塔只要在4个侧面都加上一根圆棒,构成三角形框架,它的支撑力就会加强。

……

(各组学生踊跃地给本组或其他组提建议。)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一点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制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各个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接下来,教师要创造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阶段能够集中,激活他们的思维。

实际上,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他们对活动操作本身比较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个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的是未知的知识,因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就放在这上面。但是,随着活动操作的逐渐完成,未知的知识逐渐显露,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渐得到满足,这时候,他们的兴趣也就会逐渐地减退。待到活动操作结束,他们的兴趣也就跟着结束了。很少有人再对已经完成的实验提出任何的异议。所以,在接下来的交流阶段,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这样做:

1.组织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由于各小组学生在认知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对于与自己不相同的东西总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时候,组织他们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就能再次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2.适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观察完各个小组的高塔后,他们对各小组的异同大概也了解到了一点。这时候,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还有一个整改建议。这就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得不集中了。因为他们要给其他组提出整改建议,他们就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而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对这个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讨论,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提出整改建议。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紧跟着,不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用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问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让他们的注意力在实验结束后要分散的时候再次达到集中,思维的火花再次被燃起。

执教: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陶建鑫
评析:周朝勇

  一、引入

师:今天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给你们带来一个特殊的礼物,(出示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纸)喜欢不喜欢?
生:喜欢。
师:要得到这些礼物需要大家完成一件小小的任务,抽出其中一张白纸,今天我们来观察纸的特点。板书课题:〈纸的观察〉
[评:这样的引入直观形象,任务明确,开门见山,节约时间,用任务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观察一张白纸

  1.估计。

师:大家估计一下,如果你拿到这张白纸观察,你能找到白纸多少个特点?
生:只能找到1个。
师:其他同学呢?
生:我能找到3个。
师:有没有更多的?
(5个、7个、10个)
师:他说能找到10个特点,你们相信吗?
生(一起说):不信。
师:但老师相信。他能找到10个特点。(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评:用估计这个活动,创设了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情景。一张白纸要观察出10个特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他们从来不曾尝试过,不相信反映出学生的诚实品格,产生怀疑,而萌生想试一试的动机。]

  2.讨论

师:想想拿到白纸后要找到10个特点,准备怎么观察?用什么方法观察?
生:用手摸,用鼻子去闻气味、用眼睛去观察它、用放大镜……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

  3.观察。

师:呆会儿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个组能找到白纸10个或者更多的特点,把观察到的特点简单、迅速的记录下来;我们以音乐为号,播放音乐,音乐停止后,给能观察到10个特点的小组加上小五星。组长拿出盖住的白纸。预备/开始。(学生每人一张用刚才讨论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相互的讨论,记录……音乐停止后,组长收好材料,有两个小组举手示意找出了10个特点,老师给加上五星鼓励)
[评:观察活动中依靠任务找出一张白纸10个特点,促使学生思维要参与活动——用什么方法观察,才能观察出10个特点。
组织交流活动前让组长收好材料盖在盘子里,这样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让学生暂时脱离材料。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以有效的转移到交流活动中来。]

  4.交流。

师:请其中的一个小组的代表拿着记录上台汇报。
生:这张白纸是四边形、白色、薄、特别软、很清香、很透明、滑折叠后有皱纹、轻。
师:几点啦?(问听的同学)
生:9点。
生:折后是凹凸不平的。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
生:用放大镜看有很多小孔。
生:有影子。
师: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多少点?
生:12点,(还有很多同学在举手想说白纸的特点)
师:想不到一张普通的白纸竟有这么多的特点,看来只要你动脑筋想办法去观察,就能发现纸更多的秘密。
[评:在学生交流活动中反映出:只要综合运用自己的感官想办法去观察,是能够发现白纸10个或者更多的特点。交流中出现白纸是很透明的这一观察结果,与白纸有影子是矛盾的。反映出学生对透明的表述不明确,老师可以及时提出来加以引导比如追问他一句:很透明是怎么发现的?用什么词记录你的观察结果比较恰当。]

  三、两张纸的观察

  1.讨论: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纸,出示一张牛皮纸,如果我把它发给你,就两种纸啦,拿到两种纸你又想观察什么呢?
生:把这两种纸比较一下?
师:比较它们的什么呢?
生:比较不同点。
师:大家想不想比较不同特点?
生:想
师:我们就来看哪个小组能比较出这两种纸更多的不同特点?
[评:这里老师利用材料的暗示作用,巧妙的将研究的问题缩小,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作可行性判断后提出问题,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学生很短的时间里找到下一步想研究的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展开两张纸的比较活动充分体现出教师“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定位。]

  2.观察:

师:组长拿出抽屉里的牛皮纸,准备/观察(播放音乐:学生每人一张牛皮纸,闻、摸、看折的方式观察,老师发记录表,每组有一名记录员做记录)

  3.交流:

(师请一个组的代表拿上记录表放在实物展台上汇报)
生:白纸比牛皮纸要小一些,白纸是滑的,牛皮纸有一面是滑的有一面是粗糙的;白纸很白,牛皮纸是黄色的;白纸投放的影子浅,牛皮纸投放的影子深;白纸撕开以后有毛,而牛皮纸没有毛;白纸是透明的,牛皮纸不透明;白纸比牛皮纸要厚。(师用简洁的字,记录学生的发现)
师:有没有补充的?
生:白纸没有黑点。
生:白纸轻牛皮纸重。

  4.质疑:

师:下面听的同学对前面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牛皮纸的气味不一样,白纸是凹凸不平的?
生:两种纸厚薄都是一样薄。
生:牛皮纸厚。(有不同意见)
师:其他同学你们赞成哪种意见,举手表决,(不能说明厚薄的问题)
师: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出纸的厚薄?
生:摸的。
师:有没有更准确的方法?
生:看、按在桌面比较。
师:还有没有更准确的方法。
生:用尺子量。
师:怎么量纸的厚薄?(方法解决了下课后去量)
[评:在交流活动中,学生对纸的厚薄问题争议时:老师采用让学生举手表决的方式,使更多学生开始关注这两个学生争议的问题——到底哪张纸厚?卷入到怎么比较纸的厚薄这一活动中来,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四、观察纸纤维

师:你们对这个发现有没有意见?(师指着有毛的记录问)
生:牛皮纸一面有毛,白纸两面都有毛。
生:牛皮纸一面只有很少一点毛,白纸根本没有毛。(学生有争议)
生:我们是撕开以后才有毛的。(刚才发言的学生补充)
师:到底有没有毛呢?想不想知道?(学生一起说想)
师:刚才她说他们是怎样发现的?
生:撕开。
师:可不可以撕一下(可以)预备/开始
[评:当学生不能敏锐的发现有争议的观点时,而这一个观点对下一步的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老师就采用指着有毛的记录问:你们对这个发现有没有意见?这样来挑出矛盾,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两张纸纤维的观察活动中来。]

  1.观察两张纸的纤维:

(师分发放大镜学生观察,学生发现以后很快就举手想说自己的发现)
师:一起说发现了什么?(有毛)
师:看来有时从表面能不能完全认识物体,还得从物体内部去观察。
生:白纸两边毛的颜色是一样的;牛皮纸这边毛的颜色深一些,这边毛的颜色要淡一些。
师:人们把你们看到的毛取个名字叫纤维。现在我们知道了牛皮纸和白纸里面都有什么?(纤维)
  2.观察更多的纸纤维

师:猜一猜其它的纸会不会有纤维?(会)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张纸都有纤维,其它纸一定会有毛。
生:我认为有的纸有纤维,有的纸没有纤维。
师:为什么呢?(两位同学举手有不同意见,但又说不出原因)
生:我觉得白纸和牛皮纸薄,所有的纸都是利用白纸加工形成的,应该都有毛的。
师:想不想知道其它的纸有没有纤维?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用观察)
师:想得到各种纸去观察的,先要提出自己对观察纤维有什么问题或猜想?生提问:纤维是什么做的?为什么这个毛叫纤维?纤维可以做什么?纤维从哪里来的?纤维里边的细胞结构是怎么样的?纸里面为什么要有纤维?我、我还有很多关于纤维的问题……)
师:拿到纸的小组开始观察更多纸的纤维(学生把纸撕开用放大镜仔细的观察,比较,诶。都有呐!学生惊叹的说,纷纷举手,有纤维……)
师: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生:硬纸板的纤维要多一些;
生:我认为每张纸的纤维都有点不同。
生:我的天呐!报纸纤维很多;
生:我觉得如果纸厚一点,纤维就更多。
师:这些观察发现说明了什么?
生:颜色不同的纸,纤维的颜色不一样。
生: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评:观察纸纤维这两个活动,极大的激发起学生对纸观察的欲望。成功的引导学生从关注纸的外部特征到纸内部本质特征纤维的观察,使学生获得对纸共同特征的认识。拓宽课程内容领域。
不局限于书本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更多的介入到生活中各种纸纤维的观察比较,在观察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与体验,生动活泼地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设计意图及研究价值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方法和能力这个角度出发的。从事科学教育的老师们都知道,我国的科学教育正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要使学生对外界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就必须从小让科学方法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课堂之中。因此,要树立科学教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正确观念,改革原先重知识、轻技能,重概念、轻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列为科学教育的重点,教会他们学习之法、思考之法、创造之法和生存之道,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科学探究包括学习和掌握哪些探究技能和方法呢?有观察、推测、实践、记录、分类、归纳等等。这其中,科学的观察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活动。科学的求真性决定了观察的核心地位。

  我曾经上过一堂关于电路的自然课,课上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交流、实验,看上去效果很不错,学生们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教学氛围浓厚。然而课后,有老师随意地问了几个学生,电线怎么和小灯泡相连呢?学生们一片茫然。这给我触动很大,课堂上热闹了一场,学生们也“玩”得十分愉快,纷纷点亮了小灯泡,可为什么连最基本的电线连在小灯泡的什么位置都不知道呢?看来,还有一些很重要的方法应该教给学生。科学教育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关注科学能力的培养。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念,在整个三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材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包括老师,仍然把精力放在材料的搭配和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上,却忽视了对材料本身的细致观察,以至于做成功了实验,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要想弄清楚连接小灯泡的规律,必须先对材料的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我所上的《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认识到在实验前或困惑时对事物本身进行必要的细致的观察,是成功的保证。不仅要点亮小灯泡,还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当学生们领悟到观察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定的观察技能,将来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并能发现许多事物本身的奥秘,更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的热情与愿望。
 
  教学设计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设想)

  第一部分:尝试点亮小灯泡
  教师出示一个带有灯泡的漂亮玩具,引出灯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点亮小灯泡。学生们尝试着用电池、电线连接灯泡,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都是用电池、电线连接小灯泡,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点亮呢?这里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自然地进入学习,并从矛盾中、失败中发现问题,引出观察活动。

  第二部分:观察灯泡的结构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在学生的新旧认知发生矛盾时,教师及时的给予方法指导和帮助,强调认真细致的观察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由外到内陆观察灯泡的结构。从而发现灯丝的两端分别接在焊点和螺纹上。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了解小灯泡及电池的结构,培养学生有目的、细致的进行观察,发现电池连接小灯泡的技巧,为点亮小灯泡的活动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
  当学生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后,便能轻松地点亮小灯泡了。为了不重复前面的探究活动,并将探究推向更高层次,我启发学生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并在黑板上展示出连接方法。为后面的观察分析做好铺垫。

  第四部分:观察并找出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图,从各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中发现点亮小灯泡的共同点。再引导学生观察不亮的连接图,找出点不亮小灯泡的原因。学生通过观察能总结出:小灯泡底部的焊点和金属螺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否则就不能点亮小灯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部分:引申扩展
  学生们在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并发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后,教师加深了难度,将探究活动推向高潮——自主探究用两节电池点亮一个或两个小灯泡。这部分引申扩展,是在新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创新。
从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来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中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能够吸引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并能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获得探究的乐趣。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一个用一、两根导线,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的过程,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逐步对科学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的观察,并学习一定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如何点亮小灯泡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科学知识:知道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发光,能画出简单的线路,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对科学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的观察,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2.知道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发光,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两根电线。
演示:小灯泡的复合图片,小灯泡、电池的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我有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看?出示玩具电筒,再看一看。(亮了)为什么会亮?(里面有小灯泡、电池……)观察内部,的确有小灯泡。

(二)新课
★观察认识小灯泡的结构
1.谈话: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灯泡,你能将它点亮吗?(不行,还需要电池和电线)为什么?(电池里面有电,电线可以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得到电。)给你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你能将小灯泡点亮吗?试试看!
2.学生尝试着点亮小灯泡。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连接的。
4.启发:为什么都是用的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将小灯泡连接起来,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呢?点亮了小灯泡的同学为什么说不出来道理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对小灯泡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有时候,深入细致地观察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5.分组观察:小灯泡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
6.学生表述,教师小结并板书:小灯泡上用玻璃做的外壳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属丝叫做灯丝,玻璃泡下面是金属螺纹,最下面的小黑点叫做焊点。
7.讲述:如果我们把金属螺纹剥开(揭开挂图复合片),你又发现了什么?
8.学生观察后表述:灯丝的一端接在金属螺纹上,另一端接在底端的焊点上。这样,当电流从灯丝中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了。
9.投影:解剖小灯泡(图片见后)
10.点题: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吧!
(板题: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探索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1.要求:分组实验,两个同学一套材料,把你们连接的方法画在纸上,有多少种方法就画多少种,点亮的方法画在一边,点不亮的方法画在另一边。先完成的同学在黑板上用图片、粉笔展示出方法。请看仔细,黑板上已经展示过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贴了。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我们来看看点亮小灯泡有多少种方法(编号),是不是都能点亮小灯泡?(把有争议的先遮住)余下的图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连接方法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多媒体板书: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底端的焊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两极上。
5.判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有争议的图(揭开),现在能确定它们到底亮不亮吗?(学生交流)。
6.让我们再去看看这些小灯泡不亮的连接图,你能发现它们为什么不亮吗?
7.学生交流。(强调短路的形成和危害,并演示,让学生感觉电线发烫,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三)引申活动:
(出示漂亮的玩具电筒)里面有几节电池?(两节电池)。两节电池联接一个小灯泡该怎么接?(合并小组,共同探索)

  教学实录

师:我有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看?(出示玩具电筒),再看一看,(亮了)为什么会亮?
生:里面有小灯泡在发光。
生:里面还有电池。
(打开鲜艳的花形外壳,观察内部,的确有小灯泡。)
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灯泡,你能将它点亮吗?
生:能。
生:不行,还需要电池和电线。
师:为什么?
生:电池里面才有电。
生:电线可以把电池里的电引出来。
生;我知道电池分正极和负极。(板贴图片,标出正、负极)
师:现在给你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你能将小灯泡点亮吗?试试看!
(学生们两人一组,信心十足地尝试着点亮小灯泡。有的组点亮了,有的组没有。教师巡视分组实验情况,分别请点亮和没点亮的小组在黑板上展示连接的方法。)
师:(指图)没点亮小灯泡的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
生:我以为电池里的电用一根线连在灯泡上就可以了,但是灯泡不亮。
师:(指图)点亮了小灯泡的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
生:我用电线把电池和灯泡围成一个圈,才亮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沉默了一会儿)我也不知道。
师:其他同学知道吗?
生:(沉默)。

  教师启发:都是用的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将小灯泡连接起来,为什么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呢?点亮了小灯泡的同学为什么说不出来道理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动手操作前对小灯泡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
(学生们的已有经验遭遇了挫折和失败,反而激起了探究的欲望,听的格外认真、安静。)
师:有时候,深入细致地观察往往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还是冷静下来,由外到内好好的观察一下小灯泡吧,看谁观察的仔细,说的清楚。
(学生们分组观察:小灯泡是什么样的?)
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小灯泡的复合图片,请学生描述。
生:小灯泡有一个玻璃做的像球一样的外壳,可以保护里面的灯丝。它的下面部分是黄颜色的金属围成的外皮,上面还有一圈一圈的条纹。
生:小灯泡的灯丝被缠成螺旋状,它和两端的金属支架用的材料不一样。
生:小灯泡的最底下有个灰色小点儿,周围是一圈灰色的玻璃。
……
生:小灯泡的那两个金属支架中间还连着一块蓝色的玻璃。老师,我想问一问,那块蓝色的玻璃用来干什么?
师:(露出赞许的笑容)我很欣赏你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那块小小的蓝色玻璃可以固定、分隔那两个金属支架,使灯丝能更好的发光。
生:(微笑着点点头)
师:(一边小结一边板书)小灯泡上用玻璃做的外壳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属丝叫做灯丝,玻璃泡下面是金属螺纹,最下面的小黑点叫做焊点。
师:支撑灯丝的两个金属支架又连在哪里呢?它被金属螺纹的外壳遮住了。根据黑板上的点亮小灯泡的图去推测一下,金属支架连在哪里的?
生:灯丝的一端可能接在金属螺纹上,另一端应该接在底端的焊点上。
师:大家同意吗?(投影解剖小灯泡,果然如此,学生们发出喜悦的欢呼。)这样,当电流从灯丝中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了。
师: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吧!
(板题: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师:两个同学合作。先完成的同学在黑板上用图片、粉笔展示出方法。请看仔细,黑板上已经展示过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贴了。
(学生们再次尝试点亮小灯泡,课堂上欢呼声此起彼伏。黑板上很快展示出9种连接方法。)
师:我们来看看点亮小灯泡有多少种方法(编号),是不是都能点亮小灯泡?(把有争议的先遮住)余下的图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连接方法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生:要让灯泡亮起来,就要把电池的正极和焊点连起来,把电池的负极和金属螺纹连起来。或者把电池的正极和金属螺纹连起来,负极和焊点连起来。
师:(一边小结,一边多媒体板书)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底端的焊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有争议的图,现在能确定它到底亮不亮吗?
学生判断:这种方法小灯泡要亮。因为小灯泡的焊点连在电池的正极上,他的金属螺纹用了两根电线连在电池的负极上,小灯泡还是要亮,但是他用了两根线,有点儿浪费资源。
师:让我们再去看看这些小灯泡不亮的连接图,你能说出它们为什么不亮吗?
生:第一种方法小灯泡的焊点没有连在电池的负极上。
生:第二种方法电池的负极没有连在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而是连在了电池的正极上。
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连在了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焊点没有连。
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二种方法,电池的负极直接连在了电池的正极上。这种错误的连接法叫做短路。短路会迅速消耗电池里的电,并使电线发烫,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演示:将裸露的电线直接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上,让学生感觉电线发烫,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师(再次出示漂亮的玩具电筒):这里面有几节电池?(取出:两节电池)。两节电池连接一个小灯泡该怎么接?
(学生合并小组,共同探索,教室里又不时传出兴奋的欢呼,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课后反思
  
  在平常教学时,遇到植物单元、动物单元经常要用到观察方法,比如认识一棵大树,了解蚕的生长发育,必须进行观察和记录。那么,在操作性的探究活动中,也要观察吗?学生们拿到小灯泡不会想到要去观察它,只要点亮就行了,爸爸妈妈买来灯泡看也不看就安在灯座上,不也亮了吗?在这类操作活动中,学生是没有意识去观察的,所以后来出现了点不亮灯泡的现象。

  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为例,怎样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呢?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这里强调的是主动的、自发的观察。怎样让他们主动、自发地去观察呢?引出观察活动呢?在最初的教学设计里,为了强调观察的重要,教学一开始,我就组织学生观察小灯泡的外部结构,再由外到内观察下去。实际教学中学生也能接受。但是课后,有老师质疑:“导入教学的部分为什么要先观察小灯泡呢?学生是主动自愿的去观察,还是老师要求他们去观察的?他们自身意识到观察小灯泡的重要性了吗?”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深受启发:我们的学生儿童从家庭和社区进入学校,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来到教室的,而是带着对这个世界6年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到教师面前的。他们对自然的、社会的许多问题都已经有过自己的探究,形成了自己初步的看法。尽管这些看法中有错漏,有错误,但这些原始观念是儿童认识这个世界的开端,是学生建构起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新认识的起点。

  关于小灯泡,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物”,学生们早已知道它能发光,而且需要电池供电、电线连接。可到底连在什么位置,学生们不一定清楚了。因为他们没有深入观察过小灯泡的结构,没有发现灯泡自身的结构特点,而只有先通过亲身探究,让他们亲自发现自己的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之间的不一致甚至矛盾冲突之后,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接受“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方法。从而认识到观察灯泡的重要性。这种建构不可能也不应该由其他人代替或强加。

  于是,我对导入教学的部分进行修改:先让学生们尝试着点亮小灯泡,在问题和矛盾产生时再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开始上课了,我用一个十分精致漂亮的玩具将学生吸引住,当玩具里的小灯泡发出耀眼的光芒,学生们十分惊奇,他们也想亲自让小灯泡发光,我适时的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给每组同学准备了电池、电线和小灯泡,请他们自己去尝试点亮灯泡。孩子们一拥而上,在他们看来这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活动结束时,28个小组里仅有三个小组将小灯泡点亮,其他的组都没成功。许多孩了愣住了,甚至有些不甘心。怎么回事呢?矛盾心情油然而生。这时,我给他们机会说理由,让点亮了小灯泡的组和没点亮的组分别将连接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并聆听他们的连接理由。点亮灯泡的同学说:“我用电线把电池、灯泡围成一个圈,才亮的。”但对于为什么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要连在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焊点上,学生说不清楚原因了。没点亮灯泡的同学说:“我以为电池里的电用一根线连在灯泡上就可以了。但是灯泡不亮。”在失败和矛盾面前,学生们有些沉默,有些困惑了,找不出原因来。此时,我开始引导思考:“以前我们认为点亮小灯泡只要有电池、电线就行了,今天试了试,看来还不一定。为什么没有点亮小灯泡呢?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动手操作前,对灯泡进行观察了解。有时,深入细致的观察,往往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还是冷静下来,由外到内好好地观察一下灯泡吧。看谁观察得仔细、说的清楚。”

  有过失败的体验,再加上老师的启发,学生们对小小的灯泡看得可关注了,连灯丝缠成螺旋状,金属支架和灯丝材料不一样,灯泡底端有个灰色小点,周围是一圈黑色的玻璃,左右两个金属支架连着一块蓝色玻璃都看的清清楚楚,并给几个重要部分取了名字。这样观察一下就可以了吗,不行。观察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发现蕴涵在其内部的实质性的规律,这才是观察的目的。细致的观察让他们感受到小灯泡更加亲切、可爱,自然地想进一步知道连着灯丝的两根金属支架另一端又连在哪里呢?它被金属螺纹的外壳遮住了。我并不急于揭开金属外壳,而是让学生根据黑板上展示的点亮小灯泡的图去推测,眼明口快的孩子们一下猜想到可能一端连在金属螺纹的外皮上,另一端连在底端的焊点上。这只是猜想,里面到底怎么回事,必须打开来看看。当我揭开金属外壳,解剖小灯泡一看,果然如此!孩子们激动的叫出了声,为自己细致地观察和有根据地猜测得到应证感到喜悦,更充满自信的投入到下一步的探究中。

  当他们弄清楚了灯泡的内部构造之后,就能轻松地点亮小灯泡了,并且方法多种多样,把探究推向了更高层次。由刚才的不能点亮小灯泡到现在有这么多方式去点亮灯泡。这,更说明了细致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是比较典型的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技能的课型。它突出了对实验材料本身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这一方法的培养,积极寻找并及时抓住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在操作前对材料本身进行观察,用实验材料的特点来指导操作,形成一种习惯,那么,他的探究会更精彩,更容易发现规律,探究的效果更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背景]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开始。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征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让学生在不断经历“尝试、发现、修正、尝试、再发现”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感悟观察的方法,那么学生才会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学生才能通过观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下一步科学探究打好基础。
“形形色色的叶”,一课使学生在学习了“身边的植物”和“植物的各部分”后,张老师希望学生在多次观察中自行探究植物叶的多样性。

[过程]

张老师指着黑板上画着的柳树的树干,问:谁能为柳树添上树叶?三个学生到黑板上画叶。学生画好后,
师:你为什么选黄色的粉笔?
生:因为秋天到了,柳树的叶子黄了。
师:你为什么选绿色?
生:因为春天到了,柳树绿了。
师:你为什么选蓝色?
生:因为天空是蓝色的。
张老师面对全班学生:你还看到过有什么颜色的叶子?
生:我还看到深绿色的。
生:我还看到过橘黄色的。
师:张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植物,请你找找有没有刚才你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每个小朋友负责记录6种叶的颜色。
学生边观察边记录植物叶的颜色。
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组织学生边展示记录边交流。
然后让学生根据植物叶的颜色对这些植物叶的照片进行分类,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植物叶的颜色是各种各样的;即使叶片上都有黄色和绿色,它们的位置也不一样;绿色的叶子最多。
张老师指着学生记录的有黄、绿2种颜色组成的叶说:猜猜她记录的是几号叶?
生:5号叶。
生:8号。
生:5号。
生:8号。
师:谁有办法让大家一猜就猜出你记的是几号叶?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后再次记录植物的叶。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组织学生做猜叶游戏。
师:谁愿意把自己画的给大家猜?
他画的是几号叶?
生:5号叶。
师:她猜得对吗?
生:对。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生:我是根据颜色猜的,绿色和黄色。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先涂绿色,然后加黄色的点。
张老师又请了一位学生:这是几号叶?
生:画的是一号叶,八角金盘。
师:她猜得对吗?
生:对。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先数叶片有几个角,9个角,再把它画下来。
张老师又请了一个学生。大家积极性很高,于是她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开展“猜叶游戏”。之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师:要让别人猜出,你画时有什么好办法?
生:要画得清楚。
生:要把它的形状画出来。
生:颜色要跟它涂得一样。
师(补充):它的位置在哪里你就应涂在哪里。
生:先画外面再涂里面的颜色。
师:通过画叶,我们知道叶除了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生:形状。
生:大小。
生:花纹。
师:所以叶子是怎样的?
生:各种各样。
师:我们称它们为形形色色的叶。老师今天为大家提供了12种植物,你知道自然界有多少种植物?
学生观察各种叶(多媒体)。
师:想想,叶除了刚才讲的不同外,可能还有其它的不同吗?还可以用什么观察?
生:还可以用鼻子闻、手摸、舌头尝可以吃的植物的叶。
师:大自然中柳树的叶是不是像你们画的?(老师指着黑板上学生第一次画的叶)
生:不是。
师:等春天柳树发芽了,请你再为柳树添上树叶。

[思考]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的兴趣、能力和习惯。

[分析反思]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本案中,张老师一共让学生画了3次叶。
  第一次:个别学生到黑板上“为柳树添叶”。张老师用黑板上的柳树干和彩色粉笔,诱发学生画叶的兴趣。第二次:每个学生“寻找记录其它叶的颜色”。张老师以“请你找找有没有刚才你们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激发学生画叶的兴趣。第三次:每个学生“画一片让别人一看就能猜出的叶”。张老师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将学生观察的兴趣又一次推向高潮。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他们没有兴趣和足够的耐心对同一事物多次反复的进行观察。张老师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采用画叶的策略,3次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一次次愉悦地接受并完成了任务,他们的观察兴趣一次比一次高涨。

  二、制造冲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张老师在学生第一次画叶后,利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学生已有经验与未知知识的矛盾,要求学寻找并记录“有没有刚才你们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察。
  在学生第二次画叶后,张老师针对学生观察不全面的特点,指着学生画的只有黄、绿颜色而没有颜色分布等特征的画,让大家“猜猜他画的是几号叶”。再次制造冲突,引发争论,并引导学生在冲突中发现问题:怎样记录,才能让别人    一看就猜出画的是几号叶?由此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学生第三次画叶后,张老师再次让学生玩猜叶游戏。在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猜的”,“你是怎么画的”,引导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
  在3次要求逐步提高的画叶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越来越全面和细致,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在2次猜叶后的反思中,学生自己悟出了观察叶的方法,他们的观察习惯也得到了培养。由此他们发现了植物叶的不同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颜色、形状、大小不同到后来的边缘、叶面、叶脉等不同。最后,由用眼观察到用鼻、用手等感官观察。
  总之,巧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制造冲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征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学生在多次、不断深入的观察中,逐渐获得对知识、方法和态度的体验和领悟。

陕西省勉县新街子镇中心小学王珊珊
陕西省勉县实验小学刘晋华

  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叶》是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三课。通过学生搜集植物叶子这一实践体验,使学生更加亲近大自然,关注大自然;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

  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花草树木的叶子,学生都能找到。在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中,学生在课外对公园的花草树木进行了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比较,着重于大树的观察。同学们不仅获得了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的知识,掌握拓印树皮的方法,而且了解到树叶生长与衰老并存。这些发现肯定会产生一些他们想要了解和研究的新问题,如:这些叶子有哪些特点?……从而产生“观察描述各种各样的叶子”这一冲动,使教学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的探究活动中来。

  本课教学环节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学生展示。这部分内容学生经历了自己搜集叶子的整个过程,在课堂活动中相互交流,教师根据他们完成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第二部分:观察探究。其中又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观察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二是通过交流、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完成对一片叶子的完整描述。第三部分:家庭作业展示。学生通过把自己动手动脑拼贴的叶画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体现出学生的美感。第四部分:课堂深化。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大自然产生了热爱之情,号召学生“爱护草木、保护环境、自我做起”。

  从本课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经历了“搜集——展示——交流——观察探究——交流总结——家庭作业展示——课堂深化”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能力都得以提高。

  教学目标
1.过程方法:通过自己搜集植物叶子这一实践过程,使学生亲近大自然、关注大自然。
2.科学知识与技能:知道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描述一片叶子的特点,拓印一片美丽的叶子。
3.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懂得去爱护草木,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叶子,并能描述叶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和描述叶的形状),比较能力(比较叶的形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语言描述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植物的叶子、图片、记录纸、方格纸,叶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老师:同学们,课外我们到树林里去观察了许许多多的植物,特别对于大树的观察,同学们不仅获得了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的知识,而且了解到树叶生长与衰老并存。今天,你们打算重点观察什么?
学生:植物的叶
老师:板书“叶”并出示课件,打出课题
2.老师:大家说一说各自拿的树叶的种类及名称。
学生1:我拿的有:枫叶、桑叶、兰花草叶、香樟叶。
学生2:我拿的有:丝瓜叶、银杏叶……
学生3:我拿的有:金边吊兰叶、紫罗兰叶、文竹叶……
老师:同学们收集的叶子可真丰富,老师发现了你们带的叶子是各种各样的,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描述各种各样的叶。(补全课题,板书:各种各样的叶)
注:通过展示交流,学生对叶子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这为下一环节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激活了课堂气氛。
  (二)观察探究
观察1:重点——叶的形状
3.老师:请同学们初步观察一片叶,从中观察到了什么?各小组记录员做好记录。
学生1:这片叶子的边缘有许多的刺。
学生2:同一种树叶,它们的大小不同(例如:枫叶……)
学生3:同种树叶,它们的颜色不同(例如:玫瑰叶)
学生4:我拿的这片叶子,像我们的手掌
(学生4的回答引起全班同学的讨论:有的说我拿的叶子像饮具,有的说像风扇的风叶,也有的说像一根根锋利的针,还有的说像鸡蛋……)
4.老师:根据你们的观察,能否给叶子归个类。
学生:各小组认真观察讨论,动手分类。
每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1:我们小组是按颜色分的类,如:绿色、红色、紫色。
学生2:我们小组按大小分的类,如:最大的有芋头叶、葡萄叶、玉兰叶,最小的有文竹叶……
学生3:我们小组是按形状分的类,如:枫叶像手掌、松树叶子像缝衣针、银杏叶子像小扇子、玉米叶子像条丝带……
老师:同学们分的种类可真够多,我发现第3小组的同学观察的很仔细,把叶的形状描述得很清楚。大家集中到第3小组观察。(同学们相互交流、仔细分类)
学生1:我观察的这片叶子像一颗心(桑叶、牵牛花叶)
学生2:我观察到整片叶子像一棵松树(文竹叶)
老师:同学们,你们描述的叶子的形状很形象,接下来我们看一段录像,再找一找有没有其它形状的叶子。(播放课件:叶子的形状——不同种类的叶形)
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内容找出相关形状的叶子。(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带形等)
注:通过分组学习、讨论、研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构成,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观察2:叶子的组成,叶的边缘
老师:请你们再拿出一片叶子,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提示:让学生对整片叶子的结构进行观察和描述)
学生1:我观察的这片叶子是由叶柄、叶脉、叶片组成的。
学生2:我观察的这片叶子它的边缘是呈锯齿状的。(如桑叶)
学生3: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叶脉分布的很均匀。
学生4: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叶脉很零乱。
学生5: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边缘是光滑的。
学生6: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边缘呈波纹状。
老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那么你们描述的是不是很准确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课件。(播放课件:1?叶的组成:叶柄、叶片;2?叶的边缘)
注:这一环节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观察3:叶子的颜色、大小,叶的共同点
老师:除了这些之外,还记得前边有同学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有的学生还说他是按叶子的颜色分类的,有的学生还说他是按叶子的大小分类的,大家共同来研究和讨论叶子的颜色和大小。
学生1:我对前一个同学提的问题来回答,因为叶子是靠阳光生长的,它利用光合作用,所以它的叶子是绿色的。
学生2:我发现大多数的叶子都是绿色的。
学生3:我发现大多数的叶子都有叶柄、叶脉、叶片。
学生4:我观察到同一种树的叶子,它的颜色在不同季节不同。(比如枫叶,它在春天是绿色的,到秋天是红色的)
学生5:我拿的这片叶子最大(荷叶),这片叶子最小(文竹叶)。
老师:同学们对叶的大小、颜色、叶的共同点做了初步描述,接下来我们看一个课件。(播放课件,1?叶的大小;2?叶的共同点)
学生1:老师,通过刚才的课件我知道了叶子大多数都是扁平的。

  (三)展示叶画
展示作品:
1.同学们,拿出你们精心设计的叶画,让大家共同欣赏吧!
2.每组学生派出一名代表,描述你们叶画的设计思路。
3.学生互评。
4.教师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真仔细地观察,别具匠心地设计,你们每位同学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真为你们骄傲。
注:这一环节检查了学生的作业,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四)课堂深化
1.今天拿来这么多的叶子,你们是怎样收集到的呢?
学生1:我是在林子里捡的。
学生2:我是在校园里摘的。
老师:同学们评一评,哪一位同学的行为是对的?
2?全班同学激烈讨论,结果是:采摘花木是错误的行为,学生代表总结并号召大家“爱护草木、保护环境、自我做起”。
讨论结果:
学生1:树叶给人类净化了空气,点缀我们的生活。
学生2:我们应该以小组为单位,把零用钱积攒下来去植树。
学生3:不要过度乱砍滥伐。
学生4:通过观察树叶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
老师总结:大自然是美的,树叶也是美的,树叶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研究的内容,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希望你们能照你们说的去做,做得最好!

  (五)作业设计
同学们拓印一片美丽的叶子。

  课后反思

  在整节课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交流,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对叶的观察,学生们发现了关于树叶的许多知识;课件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叶科学规范的认识;在制作叶画的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特别在课后延伸中,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捡、摘”,使他们从中认识到叶子的重要性及对人类带来的益处,从而自发“保护环境、爱护花木、从我做起”。
  这节课以观察和描述为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水钟》是依据教学单元中《用水测量时间》、《做一只水钟》两个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加工,重新设计的一个更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相对独立教学活动。

  原教学设计围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所需时间和制作水钟两项“动手做”的活动,开展了系列实验及分析活动,力图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理解流水与时间的关系,学会运用相应的方法呈现自己的活动方案。该教学设计利用“流水”这一常见的自然事物,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会制作并使用水钟计时,无疑这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同时,该教学设计从教学环节设置的逻辑性上看,俨然一幅十分缜密的态势,尤其在其“滴漏”实验环节中,从预测100毫升水流完所需时间到估计容器内积聚10毫升水所需时间,从测试容器内积聚50毫升水花费的时间到改变容器出水孔的大小分析花费时间的变化,从分析控制水滴流出速度的方法到设计一个每分钟滴60滴的滴漏等一组活动,足以看出活动设计者的苦心。

  然而,正是由于活动设计者过于追求认识路径逻辑的严密性,致使其至少忽略了两点:其一,忽略了学生相应认识的超前性,毕竟对于该活动的对象——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对我们高校的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已远远超出了活动设计者所预想的情况;其二,忽略了该活动内容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只要简单地以本活动为中心环顾前后几个教学活动内容,不难发现,在水钟活动前后分别有蜡烛钟和摆钟两个活动,从活动的性质看,它们都属于利用自然事物制作计时仪器的活动,从活动设置的作用上看就应各有不同了:简单地说,“水钟”活动在单元教学中应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是指借用蜡烛钟制作中发现的制作便捷技巧——找规律,更快更好地完成水钟制作;所谓“启下”是指借用改变水钟滴孔的大小控制流量多少的“变化”思想,引导学生有意无意地改变摆线的长短、摆锤的轻重去调整摆的摆动速度。
因此,我根据水钟活动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特点,在尊重原活动设计者主要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重新安排了教学活动。如果用几个字来描述新的教学活动设计的脉络,甚至可以用我们平常倡导的对待科学的态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给予概括。所谓“爱”是指通过一定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所谓“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所谓“用”则是指学生独立运用相应方法开展实践活动。

  以下就从这三个方面对本课的实际教学活动给予介绍:

  一、引导学生意识到流水也可能制成计时仪器,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揭开活动序幕。
  师:在上一次制作蜡烛钟的活动里,我们同学把一个原本普通的照明工具在想了一些办法之后变成了一个可以计时的工具。今天老师想再提出几种自然事物,看看它们和燃烧的蜡烛有什么联系,行吗?
  生(齐声):行!
  师:流动的沙、流动的水、燃烧的蚊香这三种事物和我们上次制作蜡烛钟的蜡烛有相同点吗?
  生:这些事物与蜡烛有相似点,它们都是根据时间规律转变的,比如燃烧的蚊香燃烧一厘米需要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不可能这一厘米燃烧需要三分钟,下一厘米燃烧需要五分钟。
  生:流到水池里的水会渐渐变多。
  师:这些自然事物都是有共同点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都会发生由多变少或由少变多的变化。燃烧的蜡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把蜡烛与时间联系起来,找出它与时间联系的规律,制成一个计时仪器,其他的自然事物,比如流动的水,是否也能制成计时仪器呢?如果利用流动的水作成计时仪器,你有什么想法呢?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引导学生回顾前一次制作蜡烛钟活动成功的秘诀——找规律,为后面水钟制作活动顺利开展埋下“伏笔”。第二件事,引导学生分析熟悉的“沙漏”,它为什么可以计时,它怎样计时,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自然变化的事物在找出其变化规律与时间的联系后都可以做成计时仪器。第三件事,引导学生列举类似于燃烧的蜡烛、流动的沙这样会变化的自然事物,同时分析利用流水制作计时仪器的可能性,并提出本课的主要活动内容——制作水钟。

  二、引导学生了解水钟,分析制作材料的特点,初步确定制作方案。
  生:比如说一个像沙漏的水漏,它里面的水从一个地方流下去流完需要一个小时话,再倒过来等它流完就又是一个小时。
  生:把一个很大的空石头扎一个洞,然后灌上水,看它流完要多少时间,比如它流完需要五分钟,下一次灌上水等它流完就又是一个五分钟。
  生:我用喝可乐的瓶子,把喝剩下的可乐倒掉,然后洗一下两个瓶子,把其中一个瓶子的瓶盖用比较尖的物体开个洞,再把另一个瓶子也开同样大的小洞,接着把两个瓶子瓶盖对瓶盖用透明胶连接起来,这就做好了一个计时工具。使用的时候,把瓶盖打开灌上水,然后固定好,先记下上面瓶子的水它一共的高度,然后再把它第一分钟的高度记一下,再把它们两个一减,就知道了一分钟的高度是多少,按照这个高度做记号依次类推就可以用流水计时了。 
  师:刚才三位同学在谈倒利用流水做计时仪器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水放到一定的容器里,使它泄漏出来,泄漏到一定程度就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通过看资料的方式了解一下我们的老祖宗他们是怎样利用流动的水制作计时仪器的。
  (学生分小组阅读有关《水钟》的图文资料,教师进行简要板书说明水钟类型。)
  师:都了解了一下老祖宗做的水钟,有什么发现向大家说一说。
  生:这几个老祖宗做的水钟都是从一个容器里滴水然后来计时。
  生:第一个水钟是靠慢慢的接水来推动齿轮和指针,然后就可以计时间了。
  师:其实资料中向大家介绍的三个老祖宗做的水钟就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水型水钟,就是水往容器里灌,通过水面的上升判断时间过去了多少;另一种是泻水型水钟,它与受水型水钟恰恰相反,水从容器里向外泄漏,通过水面的下降判断时间过去了多少。今天我给同学也准备了一个小仪器,就是我们平常见过的饮料瓶,只不过我给这些饮料关瓶做了一些小“手脚”,把瓶子分割成了上下两个部分,并且把瓶盖开了一个小洞。现在我把这些材料发给大家,请大家琢磨一下发给你们组的材料特点,它更适合做一种什么类型的水钟呢?
  (学生自由选择材料,通过外型观察、向内灌水等途径发现材料在外型规则程度、瓶口出水量等方面的特点。)
  师:刚才大家都采用各种办法琢磨了一下发给各自小组材料的特点,现在我想请一些同学到台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材料的特点,根据材料的特点它更适合于做什么类型的水钟,该怎样做呢?
  生:我们组的这个瓶子下面凹凸不平,我们先把水灌到一样平的地方才开始计时,过一分钟我们做一个记号,剩下的就可以依次类推。
  (学生描述同时教师采用简单图示在黑板上给予表示。)
  师:刚才这位同学介绍了他们组将怎样做水钟,关于他们的设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向她提出来吗?
  生:我想知道你们组瓶子里的水是一滴一滴的流,还是一直流的。
  生:是一直流的。
  生:我想给他们组的设计提个建议,他们的水流得太快了,我想他们的瓶子一下子就会变满的。
  生:我们组的水原先流的是相当慢的,大概三、四秒钟才滴一滴,后来我们把洞口钻大了点,大概一分钟水面只上升一厘米。
  师:在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之前,我和大家都想明确一点,你们小组设计的这个水钟究竟属于哪种类型的水钟?
  生:受水型的水钟。
  师:那我这还有一个事很纳闷,为什么你们组不利用这个瓶子设计一个泻水型的水钟呢?
  生:我们组的这个瓶子的上半部分好像是个倒过来的漏斗,它上面大下面小没有什么规律,这样制作泻水型的水钟不太方便。而下半部分除了底下凹凸不平外很大一部分有相同的地方,这样的话制作受水型的水钟很方便。
  师:关于这个水钟的设计同学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如果没有就请其他愿意介绍自己水钟设计的同学上台来介绍。
  生:我们这个组的瓶子的外形和刚才那个组的差不多,不过我们组瓶盖的洞眼很小,水流得很慢,五秒钟才滴一滴,我们就可以用五秒钟来算,12滴就是一分钟,这就是我们数水滴的水钟。
  (学生描述同时教师采用简单文字在黑板上给予表示。)
  师:这个组的同学既不是受水型的水钟也不是泻水型的水钟,而是根据自己材料的特点准备做一个数水滴的水钟。关于这组的设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的吗?
  生:我觉得他们这样的办法太麻烦了,必须要一直守在旁边数数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我建议他们先数一数一厘米高的水要滴多少滴水,然后算出时间来,以后的时间就可以依次类推了。
  生:看水面上升的高度可以用记号标出来,这样便于更快的做出一个水钟来。我建议他们把瓶口改大一些,做一个受水型的水钟。
  师:同学们刚才从实际运用是否方便对数水滴的水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意见,还有哪些组的材料有不同特点,进行了水钟制作设计的?
  生:我们组的材料和别的组都不一样,它是由两个瓶子组成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都很高,上半部分装的水比别的组都要多,计量的时间也可以很长。
  师:根据你们组材料的特点,你认为做什么类型的水钟更合适?
  生:我认为做一个受水型的水钟比较好。
  师:向大家说一说你们的理由。
  生:我们下半部分的瓶子底部也是不规则的,我们也可以先把水灌到有规则的地方,然后开始计量时间。
  师:你们的设计应该说和第一个组设计是完全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建议好吗?
  生:我觉得他们做一个泻水型的水钟要好一点,因为他们组的上半部分不像第一个组那样那么小,它不仅可以装很多的水,而且还很规则,便于计量时间。
  生:可以找一个木片子放在上半部分的瓶子里,灌上水后观察一分钟后它下降多少,就可以利用它来计时。(学生描述同时教师采用简单图画在黑板上给予表示。)
  师:刚才几位提建议的同学他们认为,可以把水灌到一定程度并做上记号,过一分钟观察,看它下降到哪,就在那再做一个记号,剩下的就可以依次类推画刻度计时了。你们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吗?
  生:可以接受。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指出的是,学生阐述了他们头脑中利用流水制作计时仪器的想法后,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古代利用流水制成的两种类型的水钟,引发学生对泻水型和受水型水钟计时方式方法的理性思考。随后借用古代水钟设计思想的启发,分发为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拿到材料的特点,思考如何根据材料特点制既快又准地制作一个水钟,并形成初步的制作方案。在这一部分的活动中,学生一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了实验材料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这样的处理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由于枯燥地进行活动设计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二是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试误”,去发现、去总结形成初步方案。

  三、引导学生间的相互探讨,修正完善并实施方案。
  师:请同学们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根据自己材料的特点制作出符合自己材料特点的水钟,我们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精确。在制作成功后,请写一份水钟的使用说明书,连同水钟一起交到前台上来。
  (学生利用尺、记号笔等工具制作水钟,并撰写使用说明书。)
教师评选出三名制作优胜者,并宣读他们的制作说明(略)。
  师:谁来简单评说一下自己或者是别人的制作水钟情况?
  生:我们这个组和第二名的制作差不多,只是我们在使用说明上少了关于水面上升的规律说明,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地方。
  生:尽管我们在瓶子上画了记号,但是我们没有在使用说明上讲清计时应该从哪里开始。
  师:同学们在今天制作水钟的过程中不仅能借用上次制作蜡烛钟发现的“找规律”的方法又快又准地制作水钟,而且还能根据各自材料的特点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水钟,有些同学还能在制作中改变材料的特点,制作出满足自己需要的水钟。希望同学们能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带到下一次的“摆钟”活动中去。
  在学生作用于材料形成初步方案后,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氛围浓厚的交流、评议、质疑的环境,邀请部分水钟制作方案设计者在班级范围内介绍他们的设计,并接受回答班级内同学提出的质疑,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形成大家认可的实施方案,同时借用可行的方案或方案中的思想,调整材料给予实施方案。此外,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安排给自制水钟写说明书,评议自己或他人的水钟制作情况,开展水钟计时精确程度比赛,做到“水钟”活动善始善终。

  如何科学地筹划《科学课》探究性学习活动?审视《水钟》课堂教学及其活动设计,有四点值得反思:
  1.从单元教学高度、科学素养训练的角度组织教学,实现科学教育的大手笔。
  本课教学如果就事论事地“教教材”,教师很可能制定这样的目标:让学生理解流水与时间的关系,并制作一只水钟。如果教师站在单元教学的高度,恐怕不难发现,蜡烛钟、水钟、摆钟是本单元的三个核心课程,它们所呈现的共同特征从活动设计任务上看应该是学会利用自然事物计量时间的方法和技巧,而这里的“方法”具体应该是指“找出自然变化事物与时间关系的规律”,这里所谓的“技巧”应该是指“寻找事物变化与时间关系规律的技巧”。如果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譬如科学世界观、自然辩证法的高度去审视教材,可能又会产生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然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事物变化的规律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想法,也许还会产生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找寻事物变化规律的想法。总之,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只有站得高,才有可能看得远,才有可能真正地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何为“科学素养”?我想可以把它理解为对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知识三者的整体认知,它既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也是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它既是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也是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可以说,如果片面地把握科学教学的目标,是不能全面体现该学科的学科性质的。教师也只有站在宏观的角度“用教材教”,才可能实现科学教育的大手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这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用中国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鼻祖——刘默耕老先生所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出虽浅而寓意深,行虽微而旨趣远”。
  
  2.基于学生自我建构实施教学活动。
  本课教学,教师注重学生在自我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新经验,从而发展自我:从利用蜡烛、流沙与时间的联系到建立流水也能作为计时仪器的认识,从分析制作材料的特点,初步确定制作方案到修正完善并实施方案,每一环节都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认识的产生都依赖于前一环节认识的结果。这样处理一方面学生自我建构起来的认识牢固,另一方面学生一旦掌握了自我建构的方法,便于他进行自学,对于他今后开展更广泛的学习提供更有力的基石。

  3.突显《科学》教育学科特点,区分于劳技课教学。
  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制作水钟的材料,严格地说应该已经算做半成品了,从饮料瓶分割,到饮料瓶盖上扎的小孔,教学活动前都已基本准备妥当,只差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在上面做标记了。这样的处理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包办代替,而是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发挥单位时间的最大效能,毕竟这是科学学习的课堂,它学科的探究性学习特点远比其进行一次简单的制作活动意义深远得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注意做到有所为也有所不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教学环节中。

  4.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努力为孩予开展探究活动做好引路人——引导学生科学地“学科学”
  学生在产生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后,伴随着他的是主动与快乐的学习活动。作为一门强调探究过程的学科来讲,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适宜的探究环境促使其探究活动的展开。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学生探究水钟制作方案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评议以完善其方案设计的平台,建立起课堂内学生相互作用的机制,科学地引导学生认知事物、进行探究。可以说教师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注意到了有“扶”有“放”,“扶”的是探究氛围的创设,“放”的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各种思索的坦然表述。这样的教学处理在《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37页)也可以找到理论支撑:要“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不过早地出示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大米和米饭,观察比较碘酒和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会细致地观察,并能通过观察知道大米和米饭之间的不同之处。
  2.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
  3.在讨论中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习惯。
  4.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体验“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小懂得爱护粮食。

  设计的思路:

  以观察活动为中心,以珍惜粮食为主线,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评价为调控手段,以汇报在家做饭时的经历和发现为切入点。把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大米和米饭的异同点,学会用多种手段去观察。让学生在实际中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色。另外把收集信息与课堂中的实验相结合。

  课前准备:

  1.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做一次米饭,做观察记录。并把做好的米饭和没做的大米带来一些到学校。
  2.查找有关米饭成分和检验方法的资料。
  3.查找一些有关爱惜粮食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引入交流活动
  1.汇报在家做饭时的发现和感受。
  通过汇报展示自己在家的劳动成果,提出自己在做饭中的发现,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
 (二)探究活动
  
  板块一:比较大米和米饭。

●比较米饭和米粒,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这部分主要让学生能通过各种手段对米饭和米饭,米饭和米粒进行观察。在汇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互的倾听,并对别人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

  板块二:研究米饭的味道

●小组之间互相品尝米饭

●评价自己和别人做的米饭的好坏。

●汇报在品尝时的发现。

●使学生知道米饭的主要成分——淀粉。
在这个板块中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的品尝米饭,介绍自己做饭的经验,让学生发现自己或者别人做的米饭好的地方,丰富自己做饭的实际经验。在评价自己或者是他人的米饭时发现咀嚼米饭有点甜,引起学生探究米饭成分的兴趣。探究甜味产生的原因。

  板块三:认识淀粉

●利用消毒后的手去检验米粒和米饭的硬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观察淀粉的样子。

●观察生淀粉到熟淀粉有什么变化?

●碘酒遇到生淀粉和熟淀粉有什么变化?

●推测出检验淀粉的方法。

  在这个板块中利用实验中的出乎学生想象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后面认识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而典型的实例。学生对于一类物体的认识是由个体到整体的,所以我先安排了学生认识了生米粒和熟米粒遇到碘酒会变蓝的一个基本事实。再通过生淀粉和熟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让学生归纳出碘酒遇淀粉会变蓝。在观察生淀粉到熟淀粉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时和米粒变成米饭一样也有许多的变化,而且很多变化是一样的。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再次认识米饭中确实含有淀粉。

  (三)学科整合

●解释粮食一词的含义。

●学生谈谈通过这次活动对粮食的再次认识,和今后的打算。
通过和语文的整合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并把这种教育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堂实录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体验我们的父母做一次饭,通过这次做饭你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生:我体会到父母每天为我们做饭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淘米的时候,水很凉,很冰手。
生:我吃了自己做的饭感觉很香,爸爸妈妈都说我做的饭好吃。
生:我知道了如何做饭了,我把米淘好后,放的水要到我的手指第二个关节。做出来的饭不干也不稀。
师:同学们请把你做的米饭拿出来观察一下,结合你在家的做饭时的观察,说一说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
生:我发现米粒是不半透明的,而米饭是不透明;还有米粒很硬,而米饭很软。
生:我发现米粒吃起来不好吃,有一点点咸味,而米饭吃起来很香。
生:生米粒上有个缺口,而米饭上没有,而且从米粒到米饭大小也发生了变化。生的米粒长有4毫米,熟米粒有6毫米。
生:生米粒和米饭温度不同,生米粒是凉的,做好的米饭是热的。
生:他们闻起来的气味也不一样,生米粒没有气味,米饭有股饭香味。
生:熟的米粒是粘的,生的米粒不是。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做了米饭,你们可以互相品尝一下别人的米饭。看看他做的米饭怎么样?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
生:扬林的米饭很软,有点像稀饭。我的米饭比他的要好点。我们组张楠的米饭最好吃。
生:刘欣潼的米饭是黑米饭,不好看,但挺好吃的。我在吃米饭的时候感觉有点甜味。
生:我也感觉到了。
师:有多少人吃了甜味?你们是怎么样品尝出甜味的?
生:我是小口吃,得慢慢的品。
生:细嚼慢咽有会感觉出来。
师:同学们可以按着他们的说的方法再试一次,看看甜味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学生活动)
生:刚一开始吃的时候没有甜味,咀嚼了一会就有甜味了。
师: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那么干嚼米饭有点甜是怎么回事呢?能根据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吗?
生:因为米饭中含有淀粉。
生: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可以变成糖,所以干嚼米饭有点甜。
师:你们在刚一开始时说从米粒到米饭硬度发生了变化。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吃出来的。
生:我是用手捏出来的。
师:那我们就再来捏捏,不过在捏之前我们的手是要消毒的。我们可以用桌上的碘酒把手消一下毒。在来捏捏米饭和米粒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
生:我发现了米粒和米饭变蓝。我们的手指也变蓝。
生:我们都发现了。
师:碘酒遇到米粒和米饭会变蓝。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米饭中含有淀粉,你们见过淀粉吗?
生:见过,就是粉面子。
师:我们桌子上就有淀粉。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淀粉是什么样的?
(学生活动)
生:淀粉是白色的,不透明。
生:淀粉是细小的颗粒,没有什么味道。
生:淀粉和我们家吃的白面是一个样子的。
师:生米粒中含有生淀粉。熟米粒中就含有熟淀粉。怎么样可以把生淀粉变成熟淀粉?
生:有火加热。
生:还得放点水,就像我们做饭一样。
师:下面同学们就按着刚才他们说的方法做点熟淀粉,看看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时有哪些变化?
(学生活动)
生:生淀粉是面状的,熟淀粉是糊状的。
生:生淀粉不透明,熟淀粉有点透明。
生:我还发现在加热时会有些小的泡泡产生。
生:熟淀粉很粘,生淀粉不粘。而且淀粉有生到熟的时候有点变多了。
师:为什么变多了?
生:因为里面有水了,就像我们做饭时米粒变成米饭时会多时一样。
生:生淀粉变成熟淀粉像我们米粒变成米饭一样会有很多变化。
师:刚才生米粒和熟米粒遇到碘酒都变蓝,那么生淀粉和熟淀粉遇到碘酒会怎么样呢?
生:不会变蓝。
生:会变蓝,我在查资料时看到:米饭中就是因为含有淀粉才变的蓝。
师:那你们就试试吧!
(学生活动)
生:我发现碘酒遇到生淀粉和熟淀粉都蓝。
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认识了一种粮食——大米。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先在造粮食一个词的时候赋予它什么样的含义了吗?粮是一个米加一个良心的良;食是一个人加一个良心的良。就是说我们人要对米付出双倍的良心,因为米养活了我们人。那么米更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果实。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去做呢:
生:我们以后不浪费一粒粮食。
生: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生: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像袁龙平伯伯那样提高粮食的产量,让所以的人都吃上绿色的粮食。
师:好,那就让我们以李绅的《悯农(一)》做为这节课的结束语。
师、生:悯农(一)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三、教后反思

  《米饭的观察》是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第三课时。这节课要通过观察比较大米和米饭,观察比较碘酒和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会细致地观察。并能通过观察知道大米和米饭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在讨论中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习惯。下面我就结合教学的实际说说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一些问题的处理情况。

  (一)教材的处理

  1.米饭的观察这一课教学内容比较多,要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之内认识米饭的特征,从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米饭的成分,生淀粉到熟淀粉的变化,以及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还有利用碘酒去检验米饭和米粒中的淀粉对与学生有一点的难度。针对这个情况我在课前开展了一次今天我做饭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体验父母做一次饭,观察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查找有关米饭成分和有关爱惜粮食的古诗、谚语和名言。在活动中学生既对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又体会到父母每天为我们做饭很不容易。另外他还对这节课上将要学习的米饭的成分做到有备而来。这样做缓解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中学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比较差,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通过这样的一个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同时使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当我把手伸进凉水里淘米的时候,我的手被那冰冷的凉水跋红了。这时我才知道我的父母每天做饭有多么不容易,今后我多替他们做几次饭。学生的父母对这次活动也非常的支持,他们感受到孩子在活动中长大了,懂事了。有一个家长在回执中这样写到:非常感谢老师安排了这样的活动,孩子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怎样做米饭还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尽管孩子做的米饭有点硬了,但是我们家长却觉得这是我们吃到的最好吃一次米饭。我们可喜的看到了学生们在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本领,还在活动中了解了父母的辛苦。同时还架起了父母和孩子亲情的桥梁。

  2.对于淀粉的认识和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的研究。我把教材中的验证式的教学变成了发现式教学。教学这部分时我从米粒到米饭的变化入手,让学生说他们是怎么知道从米粒到米饭时硬度有变化的。学生有的说用手捏,还有的说用牙咬。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去用手捏捏。不过在捏之前让学生用碘酒把手先消消毒。学生在活动中惊奇的发现米粒、米饭和手都变颜色了。这样利用实验中的出乎学生想象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后面认识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而典型的实例。学生对于一类物体的认识规律是由个体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所以我先安排了学生认识了生米粒和熟米粒遇到碘酒会变蓝的一个基本事实。再通过生淀粉和熟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让学生归纳出碘酒遇淀粉会变蓝。在观察生淀粉到熟淀粉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时和米粒变成米饭一样也有许多的变化,而且很多变化是一样的。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再次认识米饭中确实含有淀粉。

  (二)教学环节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比较大米和米饭;米饭的味道(米饭的成分);淀粉的认识。为了更好的突出层次感和整体感。三个板块都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后两个板块都以第一个板块中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同时第二个板块和第三个板块之间有存在了内在的联系。味道的变化是因为米饭成分中还有淀粉的原因。“米饭的味道”这个板块我是第一个板块中的实践活动入手让学生们去互相品尝别人的米饭看看谁做的米饭好,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在品尝前先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品尝,品尝与平时的吃饭有什么不同。这样把方法指导在前,学生在做的时候就不至于走弯路。省得了第二次去再次品尝米饭,为课堂教学又赢得了时间。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去评价别人的米饭做的好坏,还在活动中发现了问题。这样自然的过渡中米饭的成分的教学。第三板块的教学我也是从第一个板块中米粒到米饭硬度的变化入手,让学生通过用碘酒消毒后的手去捏米粒和米饭的活动发现问题,从而引到淀粉的研究这个板块。在这个板块的教学中我没有像教材中那样从米饭的成分入手。一个原因是把书上验证式实验变成发现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个原因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去体会第二个板块和第三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让他们在推想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时自己把两个板块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推想提供事实依据。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在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能根据米饭中含有淀粉,米粒和米饭遇到碘酒会变色推想出碘酒遇到淀粉也会变色。

  教学的不足:

  在设计时总的思路是这样的:以观察活动为中心,以珍惜粮食为主线,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评价为调控手段,以汇报在家做饭时的经历和发现为切入点。把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大米和米饭的异同点,学会用多种手段去观察。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色。另外把收集信息与课堂中的实验相结合。在这节课我觉得没有把珍惜粮食这条主线体现出来,学生只是在课前收集了有关爱惜粮食古诗、名言、谚语。但是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在上课前利用演示文稿为学生出示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古诗,创设一个氛围。在课上教师没有对学生在这方面做出要求和提示。学生没有把自己课前所学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课堂还有浪费粮食的现象,使课前的收集资料失去了意义。

(0)

相关推荐

  • 3、简单电路

    教学内容3.简单电路课时1教学目标1.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2.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观察.描述和记 ...

  • 灯泡点亮之后遇水会爆炸

    今天我们的实验课题要验证的网上传言说,灯泡点亮之后遇水会爆炸,到底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呢?一个嘉宾说是真的,一个说是假的.是真是假都没见过,对吧?其实有的人该问了,灯泡点亮之后遇水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生 ...

  • 把孩子的“好奇心”放大——跨塘实小“尝试反馈”教学改革印记(八)

    [题记] 创新三大关键能力:发现问题,产生想法并建立联系,外化表达. 满腔热情+坚持不懈+反复思考=教育成功 好奇心是科学之母.--范曾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 ...

  • 在科学探究中发现可能

    在科学探究中发现可能 --以教科版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一课为例 设计分析 <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二课.前面一课介绍了摩擦起电 ...

  • 2、点亮小灯泡

    教学内容2.点亮小灯泡课时1教学目标1.连接简单电路: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2.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3.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

  •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学内容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课时1教学目标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可以检验淀粉.3.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4 ...

  • 通用版|小学英语教学反思10篇

    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反思教学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 ...

  •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三.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拓展设计 在完成英语语篇的基本内容的教学后,教师还要通过拓展设计来进行教材内容的巩固,并使学生能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践,从而更好的完成英语语篇阅读的学习. (一)情景拓展 ...

  •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10篇

    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反思教学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 ...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0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运用与操作方法探讨 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贴近生活教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活跃特点,运用学具,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形的认识,进而透过 ...

  •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10篇

    高考优秀作文(一)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但凡是人,总要"求同"的.大至国族命运共同体的黏合,小到曲觞流水的雅集.所谓"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我校科学实验室的工作仍旧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以先进实验室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实验室能做好各项工作:及时做好实验室的各项资料备查等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这一些问题以及需要改 ...

  • 大数据教学案例⑤-房山篇|基于智慧学伴平台资源的闭环式在线教学

    本文来源于智慧学伴公众号 编者按 2020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与北京市房山区教委联合执行的"大数据助力房山区教育质量改进"教育工程指导下,房山区葫芦垡中学赵 ...

  • 小学英语德育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德育教学案例 建设小学    王肖 <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际交往的需 ...

  • 小学满分作文10篇,看看优秀之处在哪——...

    --写景.记事.游记.状物.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