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艾灸疗法是一种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也是中医养生的好方法。是我国古代最早采用的治病方法之一,在很多古书上都有记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医有三宝,称之为“一根针、一碗汤、一柱灸”,艾灸疗法为三宝之一。中医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记载“针之不及,药之不到,必须灸之”。

在古代,许多精通方药和针灸的医学大家在实际治疗中都偏爱灸法,被誉为神医的华佗在给患者治疗疾病时亦多采用灸法,他一般选用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灸七八个艾炷,就能使病痊愈。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艾灸亦在运用中发展、沉淀、绽放。

发展到今天艾灸已经慢慢的在走向世界。现在就跟着小艾一起来看看古今中外,关于艾灸都有哪些艾灸故事吧,熟知这些故事,你算得上是一个艾灸高手了。

艾灸故事一:艾灸虽好病入膏肓不可灸

故事时间:春秋时期;故事主人公:晋景公

《左传》载,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患重病,求医于秦,秦伯遣精于针灸术的太医医缓前往。医缓诊后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此“攻之不可”的“攻”字,即指当时的灸法。

什么意思呢?用现在的白话翻译就是:晋国的晋景公患了重病,听说秦国的医生医术好,便派人到秦国去求医,秦国派了一位名叫医缓的名医去替他诊疗。

据说医缓即将到晋国之前,晋景公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孩,两个小孩在那里商量着,一个说:“来的那个人是个名医,一定会伤害我们的,我们应该往哪里逃呢?”另一个说:“别怕,我们逃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那个地方,看他能拿我们怎么办。”

医缓到了晋国,诊断了一番后说道:“你这个病没有办法治疗了。你的病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这个地方靠近心脏,又不能艾灸,针刺又刺不到,服药也无济于事,没法治了呀!”后来晋景公果然不治身亡。现代医学研究亦认为,心脏的区域禁灸。

艾灸故事二:鲍仙姑施灸治病还美颜

故事时间:晋朝;故事主人公:葛洪之妻鲍姑

葛洪祖师是道教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医学家,他留下的《肘后备急方》更成为当今人们用以治疗疟疾的典籍之源。但很少有人知道,葛洪其实并不是独自修道,他的妻子不但是一位同道修行者,更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医学家。

葛洪之妻姓鲍,民间多称鲍姑或鲍仙姑。是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她经常跟着丈夫在罗浮山炼丹行医,给老百姓治病,岭南—带民众尊称她为“鲍仙姑”。

鲍姑行医采药,足迹遍及广州、南海、惠阳、博罗等地。她医术精良,一丝不苟,擅长针灸,以专治瘤与疣而闻名。是医学史上记载的灸法治病第一人。鲍姑的灸法取材于当地出产的红脚艾,其对治疗赘瘤与赘疣有明显效果。

书载:“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传言,凡是鲍姑用红脚艾帮人治病后,不但灸到病除,更能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也正因为此,人们便把此种红脚艾称为“鲍姑艾”。

关于鲍姑用红脚艾治病,还有一则非常美丽的传说:

这一日鲍姑归来途中,见有一女子在河边边照自己的脸边流泪。鲍姑上前一看,才发现姑娘脸上长满了褐色的赘瘤,她因此病而被人鄙弃,更难于嫁人。鲍姑问清缘由后,随即从药囊中取出红脚艾,搓成艾绒,用火点燃,轻轻地在姑娘脸上熏灼。灸后不久,姑娘脸上的赘瘤全部自动脱落,从此变成了一个美貌少女。

艾灸故事三:常灸气海护阳气得长寿

故事时间:唐朝;故事主人公:柳宗元的堂兄柳公度

《旧唐书》记载,唐代书法家柳宗元的堂兄柳公度,活到了80多岁 ,要知道在唐朝,人的平均寿命都没有超过40岁,能活到80岁绝对是高寿了!

别人向他请教养生之术,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简单来说,他的养生秘诀就是:经常艾灸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的地方,与之相邻的“关元穴”,以及上面的肚脐“神阙穴”,和后背与肚脐位置对应的“命门穴”,这几个穴位都是跟人体阳气息息相关的重要穴位。

从西医角度来说,这里是血管最丰富、血流最缓慢的地方,如果受寒,盆腔的血流会变得更加缓慢,不仅影响了盆腔内的器官功能,还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的畅通。这也是为什么,仅仅只是艾灸气海穴的柳公度,就能长寿的重要原因,因为他抓住了中医养生的关键:保护阳气。

艾灸故事四:药王喜灸足三里年过百岁

故事时间:唐朝;故事主人公: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 由于养生得法,享年百余岁。考察他的医学思想和养生理念,是融摄了古代中医(主要是《黄帝内经》)、道家思想、儒佛理论等于一身,进而创新出独具特色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

孙思邈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七岁就学,日诵千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

后来孙思邈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18岁开始他便立志从医。40岁之前,孙思邈的疾病经多方医治无果,因此他开始寻求艾灸疗法。经过深刻研究和验证,证实了艾灸的养生祛病功效,孙思邈开始使用艾灸为自己调理身体。

据说孙思邈经常是“艾火遍身烧”,他尤其爱灸足三里穴。到了90多岁高龄,仍能“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在年过百岁之时,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因孙思邈有功于医道,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多次召见了他。

艾灸故事五:江洋大盗年过九十精神好

故事时间:南宋;故事主人公:江洋大盗王超

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叫王超的军人,退役后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盗。他年轻时遇一得道异人,传授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超按此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盈润,后来犯案被抓,被判死刑。

临刑的时候,监官问他:你这么高龄,身体还这么好,有何秘术?王超答:师傅教我每年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灸施灸千柱。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土成砖,木成碳,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

艾灸故事六:艾有参之功,参无艾朴实之德。

故事时间:明朝;故事主人公:李时珍的父亲

李时珍生长在一个医学世家,从小就跟父亲上山采药,耳濡目染,最终跨度几十年,写成著作《本草纲目》,一定是离不开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李延文毕生研究两种中药,一个就是人参,一个就是艾草。

研究完艾草以后就写了本专著《蕲艾传》,研究完人参后,写了一本专著叫《人参传》,写完《人参传》和《蕲艾传》之后,他把这两种中药做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艾有参之功,参无艾朴实之德。意思是说,艾草有人参回阳救逆、补气补学、升阳举陷的作用,而人参没有艾草朴实惠民、普世传播的实用价值。

艾灸故事七:日本家族灸出6位长寿老人

日本《帝国文库》中有一段记载,说元保十五年九月十一日,永代桥的换架竣工仪式上,要推举几位长寿老人从桥上走过,最先走过的是三河水泉村平民百姓满平和其一家三代的六位长寿老人。

其中满平242岁,满平妻221岁,满平子万吉196岁,万吉之妻193岁,满平孙万藏151岁,万藏之妻138岁。人们自然十分惊异,纷纷询问“汝家有何术?能长生若是耶?”

满平笑而答曰:“惟有祖传三里灸耳”,三里灸,是艾灸的一种,指“足三里”穴位,据记载这种方法是唐代我国著名文化使者鉴真大师东渡后,传给日本人的。

艾灸故事八:艾烟善寻水源,祛湿效果好

在古代行军打仗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就是说,一个部队的粮食跟水源直接决定它的军心。古代行军,粮食可以随身携带,那水怎么办呢?如何在附近寻找水源?古人就把艾草集中起来,燃烧艾草,由于艾火的性是向下的,能够自动找水,于是派士兵在方圆十里的范围内找,看到哪里有烟冒出来,就在那个地方向下挖,就能找到地下水。所以中医说,艾灸的时候,燃烧的灸火可以自动找到体内的水湿,将其驱逐出去,从而起到调理身体,治病健身的功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