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就让她在台湾吧”

是谁在特务的严密监控下,一枪击毙叛徒?

是谁战斗在敌人心脏,把绝密情报冒险送出?

是谁锦缎旗袍暗藏珠玑,上演真实版“风声”故事?

是谁受尽折磨壮烈牺牲,坚持让遗骨守盼祖国统一?

有这样一条战线,与党相伴而生;有这样一群人,毛泽东说革命胜利后也要给他们颁发勋章。隐秘,是他们的名字;伟大,是他们的追求。

“首先是心准,心准手才准”

1929年11月11日深夜,上海霞飞路上响起了枪声,枪战短促而激烈,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男人当场毙命。当大批法国巡捕和侦探赶到时,七八名枪手早已跳上一辆汽车,绝尘而去,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这场枪战成为了上海各大报纸的头号新闻,轰动了全上海。被击毙的人叫白鑫。2个多月前,由于他的出卖,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4人被杀害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而击毙叛徒白鑫的,正是中央特科行动科的成员。

白色恐怖下的上海,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捕杀。为了保卫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1927年底,中央特科设立行动科,又称“红队”,负责惩处危害党组织的叛徒和内奸,配合保护和营救中央领导同志,保障中央机关和各类会议安全。

1934年年初开始,国民党特务组织发动叛徒内奸提供红队的线索,对红队开展跟踪围捕。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红队十余名骨干被捕。他们遭到长期关押、轮番审讯,并被施以酷刑。1935年2月,时任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的田汉不幸被捕,与赵轩等红队队员关押在一起。田汉曾问赵轩,惩处叛徒为什么枪法能那么准?赵轩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政治问题,首先是心准,心准手才准!”

1935年4月13日,邝惠安、赵轩、孟华亭、祝金明4名红队队员壮烈牺牲在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军法处。孟华亭在留给战友的纸条上写道:“为了子子孙孙的幸福,我们尝尽人生辛苦。我们唯一的心愿是,我们要走正确的道路。斗争必须继续,这是我们唯一的遗嘱。”

“这一手厉害!是谁泄的密?” 

1943年7月4日,胡宗南已做好万全准备,计划在5天后按蒋介石部署“闪击延安”。这一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延安的电报,发信人是朱德。而电报的内容,竟然是“闪击延安”的行动计划。这让胡宗南大惊失色,直呼“这一手厉害”!

按照原定计划,7月9日进攻延安。为了确保行动的绝对保密,胡宗南十分隐秘地调动着各路人马,还专门命令各大部队在战前两天进入指定的作战位置。可是就在胡宗南认为一切都在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时,却在7月4日收到这样一份电报,令他进退失据。

胡宗南问,这是谁泄的密?他身边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熊向晖回答,应该把凡是能够接触到这个秘密的,从我开始都做调查,看谁有可能泄密,而且要不动声色。

当晚,胡宗南召开高层秘密会议,讨论这一仗到底该不该打的问题。7月6日,根据会议结果,胡宗南建议蒋介石,此时进攻实属不妥,为长久之势打算,停止行动。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把朱德的电报全文送交美英苏等国驻华大使馆,还分发给驻重庆的中外新闻记者,国际舆论一片哗然。7月7日,蒋介石电复胡宗南同意罢兵,“闪击延安”的计划就此破产。

事实上,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是中共党员。他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潜伏到胡宗南部队“服务”,做“闲棋冷子”,非到关键时刻不轻易发挥作用。就这样,熊向晖在胡宗南身边潜伏了长达10年之久未暴露,一份份关键情报经由他手发往延安,被毛泽东称赞“一个人顶几个师”。

藏在襁褓中的关键情报

1949年4月,南京城里暖春入暮。一天下午,位于孝陵卫的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来了一位优雅的军官太太,她穿着剪裁得体、做工考究的蓝旗袍,怀里抱着甜睡的女儿,来见自己的丈夫——中校作战参谋沈世猷。

这年,沈世猷和妻子丁明俊刚结婚两年,沈世猷清瘦英俊,身居国民党要职,妻子举止优雅,出身优渥,是众人眼中标准的高官家庭。

然而,沈世猷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名中共地下情报人员。他的“高官住宅”,则是南京地下党重要联络点,一份份颇有价值的情报,从这里被秘密送到党组织手中。

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结束,国共两方的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部被歼灭,退守长江以南,在长江沿线部署约70万兵力。横渡长江,解放全国的战役蓄势待发。隐蔽战线上,无声的较量也在同步进行。

沈世猷费尽周折,冒险拿到了党组织需要的江防图,但如何送出情报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问题。这一天,沈世猷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说想念女儿了,丁明俊一下子就明白了丈夫的用意。妻女来访,沈世猷终于有了走出总部大门的机会。一家人见面,沈世猷亲了亲女儿的小脸蛋,深情地将妻子搂进怀中——而在这一亲一搂之间,情报被沈世猷快速塞进女儿的襁褓之中。丁明俊带着情报穿过重重关卡,当天晚上就送到了党组织手中。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沈世猷随着国民党撤退到上海。他选择了继续隐瞒身份,为全国解放提供更多重要情报。

“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就让她在台湾吧”

1950年11月8日,28岁的女青年萧明华被杀害于台北马场町刑场。临刑前,她留下绝笔——“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就让她在台湾吧。”

萧明华,1922年8月出生于浙江嘉兴。1947年,她在北平上学期间,在朱芳春影响下,参加北平地下工作。1948年经组织批准赴台任教,与朱芳春以夫妻名义开展地下工作。他们在台组建“台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后改组为“台工组”),先后向组织报回了大量重要军事情报,受到高度评价。

1950年初,“台工组”逐步遭到破坏。2月6日,萧明华在掩护战友撤往大陆后,因身份暴露被敌人逮捕,遭受酷刑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萧明华写下30条“狱中纪事”,内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以明革命心志。受酷刑昏死后醒来,她对行刑的狱卒轻蔑一笑,而后说:“我是一个拥护共产党、拥护革命、支持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者!”

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萧明华不屑地倒掉壮行酒,并拒绝下跪,然后突然挣脱宪兵的挟持,奋力奔向沙丘顶部,昂首疾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行刑宪兵惊愕不已,随即仓皇射击,萧明华英勇就义。

1982年9月16日,萧明华遗骨被迁回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墓碑正面上方镶嵌着萧明华的照片,中间镌刻着“萧明华烈士之墓”,背面只有战友题写的三个大字——“归来兮”。

(0)

相关推荐

  • 深情回忆父亲罗青长:带走永久的秘密,留下了永恒的忠诚

    来源:旧报刊杂志剪辑 隐蔽战线上的元老级人物罗青长,在儿子罗振的眼中,或许是一位"于无形处建奇功"的家中长辈,但在我们的心中又不止于此--铭记前辈的种种牺牲.奉献,就是铭记共和国的 ...

  • 重点进攻延安的国民党两大军长都是谁,最终结局一死一逃

    1947年初,蒋介石不甘心全面进攻的失败,又改为对我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重点进攻的目标之一就是陕甘宁边区,我们的大后方.胡宗南集团出动大军,向我陕甘宁边区的核心延安发起攻击. 当时胡宗南手下有两个哼哈 ...

  • 【熊向晖堪称传奇的一生】

    [熊向晖堪称传奇的一生]1943年7月2日,胡宗南下达7天后进攻边区命令.两天后,胡宗南突然接到朱德电报,胡宗南大吃一惊,这个绝密情报自个身边都极少人知道,延安是怎么知道的? 副官熊向晖建议胡宗南指定 ...

  • 龙潭后三杰:翩翩佳公子 原是赤心人

    从左至右分别为熊向晖.陈忠经.申健.(资料图片) 1934年,陈忠经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36年,熊汇荃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7年,申振民考入北平师范大学.这3名风华正茂的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同时 ...

  • 进攻延安的部队中,发现军统头号电讯专家,地下党冒险寄信预警

    1947年3月9日,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开始,兵锋所指,正是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留下参谋长盛文镇守西安,自己则秘密赶到了洛川前线,准备对百余公里外的延安 ...

  • 同学情|回家乡时,他说带我去看看她吧!

    他回到家乡喝酒 因为是同学的儿子结婚 坐在一席的 也都是同学 酒酣正热时 他说总觉得少了一种 还有同学没来的气氛 美女同学说某某没来时 他说 嗯,正是她 记得上初三时 他就坐在教室的中排位置 而她就坐 ...

  • 消失了一年多,他带着42份给家乡的设计归来了!

    设计主创:石昌鸿 艺术指导:郭超 设计协作:李明灯.王忠.李小益.张堯.邬宁莉.冯雨薇 设计文案:唐明倩.李小益 内容编辑:唐明倩 如果你对设计师石昌鸿这个名字不熟悉,我先放几张他的过往作品,你可能会 ...

  • 粟裕为什么年少离家后再没回家乡会同

    粟裕为什么年少离家后再没回家乡会同 原创孔甲丙2021-04-24 21:00:05 中国人对于家乡的情结总是复杂又深沉,不论中国人在那个地方取得多大的成就,始终都有对家乡的眷恋.之所以说对于家乡的情 ...

  • 呼吁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回家乡打工吧

    一直有一个问题,想针对农民工兄弟做一个采访,我们离开家乡,去千里之外的城市打工,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背井离乡,干着最累的活,勤勤恳恳,到底为了什么呢? 家民工兄弟肯定会一致回答说,为了多挣点钱,为了孩 ...

  • 富春三小 五(3)班 应俊曦 || 二十年后回家乡(外一篇)

    富春三小 五(3)班 应俊曦 || 二十年后回家乡(外一篇)

  • 富春五小 俞子湲 || 《二十年后回家乡》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优秀作品选刊 二十年后回家乡 富春五小    五(3)班    俞子湲 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我在内蒙古工作也十多年了,因工作繁忙,不能回家乡,每当我看到家人.家乡景物的照片就不禁 ...

  • 袁隆平曾多次回家乡江西,留下这些珍贵影像

    5月22日中午13时7分,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的消息传到家乡江西九江德安县,家乡人民悲痛万分.德安县委县政府今天发去唁电,对袁老的辞世表示沉痛哀悼,致敬袁 ...

  • 在深圳看到这片菜园,想起以前田园时光的快乐,突然很想回家乡去

    在深圳的一些周边地区,像这样的小块菜地还是挺多的,有时候上下班经过,如果只看这块菜地,不看周围的环境的话,一定不会猜到这里会是深圳 看到这片菜园,偶尔会想起以前在家里过的生活,简直就是田园之乐 所以有 ...

  • 回家乡

    车轮变更着方向 走过一村又一庄 临近村口 看到了生养我的家乡 平坦的街道 变了曾经的模样 整齐的房屋 红瓦澄墙 农家小院 似在梦里芬芳 铁红的大门 干净的小院 一片祥和安康 一堂两屋 三间正房 套装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