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39号作品】 楊正松:雲飘雾绕的故乡
雲飘雾绕的故乡
楊正松
我的家乡重庆市秀山城,她由山峦重叠平阳盖,峰岩叠嶂的南腰界、川河盖,连绵起伏的群山围成。她自古已来有名副其实的小成都之称,我家乡就偎依在她的北面,巍峨的平阳盖,黄杨扁担之乡的芭焦村。
清晨的平阳山脉在朝阳的映衬下,山颠云飘雾绕,时隐时现,壮观极了,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我坐着奔驰在婉延曲折上盖的汽车里,一心期待与改革开放,扶贫攻坚托颖而出的久违的故乡重逢。恍惚我又回到了童年,那时的故乡是明清年代酉秀必经之道,街上低矮的木房,屋檐下寥寥无几的小买店,街的周围大多是土墙茅屋。我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在这里听到过神奇故事,神迷传说。经历过六十年代饥荒煎熬,文革波澜壮阔起浮不平的人身蹉跎岁月。经受过改革前清贫,也住过改革前的茅屋土房,看到了文革中土家苗族儿女不畏艰险勇猛奋斗的精神。看到过黄杨扁担唱响全国真诚的喜悦,改革开放、扶贫攻坚的巨变。听过那“东有凤凰展翅,西有石头将军照大平,北有美男子射箭,南有美女放牛”的神秘的传说。生活在家居桃竹间,夜来笛声欢的悠美居欲中。这些需在记忆中,但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那口古井和那棵古老的柿树。井口由四块大石板合成,由于长年的日晒雨淋,桶击瓢撞,布满细密的凹凸皱纹,每一处皱痕无不显示出岁月的苍桑,井口的绢绢细流,孱孱唱着一首不老的歌。古树呢?粗壮的树杆称出四季绿黄的伞,紧紧阿护着古井。扫井的花白胡子杨四爷爷坐在井边,讲着一个我儿时永远听不懂的故事。看着他手中的焊烟冒出一搂搂刺鼻的青烟,在空中慢慢升腾,索绕,久久不愿散去。井边呢,一群玩童光着屁股,在小溪里嘻笑戏水,五颜六色的蜻蜓,蝴蝶,在他们头上舞蹈,唱着一曲婉转动听的歌瑶。来打水的土家儿女呢?总要和杨四爷爷拉上几句家常,然后担起清凉的水,唱着黄杨扁担之歌,悠扇悠扇的离去。这样一幅水墨写意的画卷定格我的记忆底片。
到了,到了,眼中升腾的雾,婉如一群舞姿的仙女,羞愧的退到了山腰,山间的杂草杂树,湿漉漉,水淋淋,带着一串串耀眼的珠子,扑来一阵清凉。街上行人很多了,有婷婷玉立,含苞欲放的少女,提着菜篮走进超市,有白发苍苍的老婆含着笑意答理着别人的问候,满载而归的走出超市,那张老汉和周老头手里拿烟斗笑盈盈地走进了茶馆。年轻的村民们早也去了地头田间,耕耘着他的希望。看,村童赶着老黄牛,缓缓地走在田埂上,弯曲小径,是他婉转清新的歌喉铺就的乐章。飘洒在一垄一垄的梯田间,他一路奔跳着将手中的竹枝轻轻地落在牛的背上。更有土家儿女在田里耕耘着,水田中犁出浅浅的浪花,幽黑的土地在解说着下一季的台词。此刻,在那悠悠的石板路,小巧灵珑的土家苗簇吊脚楼,六角的土家花灯,还有时代强烈宣画,都掩映在笑开的桃竹中,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像,我穿过时光的流年,走进了我熟悉的故土,缭绕着搂搂吹烟,静静的升腾,然后在微风中消耗了最后的气势。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不远处彭云的女儿悠闲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手里的针线在穿梭,她正在刺绣土家儿女的宏伟蓝图,不经意间,大约是银针扎破了手指,她朝四周看了看,悄悄地吮了一下,头低下来作偷笑状,谁知道呢?或许,这如花似玉的姑娘是给恋爱着的人穿针引线。这定格在我故乡的画框里,不由让我想起了我们多少山村人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一如既往地固守着我们古老生活方式。在云飘雾绕中,远山变换着美妙的身姿,隐隐约约看不清,但我认为恰是它的妙处。突然山颠传来土家儿女的山歌,那婉转动听的山歌回荡在群峰峡谷中,让人不禁想起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不见高歌人,只留下漫山遍野悠杨的歌声久久回荡。
我又一次走进那早也被自来水代剔的古井,古井依然在那叶枝茂盛古老的柿树阿护下唱着那支歌瑶,奏着时代的强音奔向远方,似乎在诉说一个云飘雾绕的黄杨扁担之乡的改革开放,扶贫攻坚的故事。
我轻轻走过故乡的土地,捧起清凉井水,故乡,是改革开放成就你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是扶贫攻坚成就你的美丽画卷。故乡,我想对你说:我永远属于你。
水细流,山重叠,云雾绕,山颠云飘雾绕,出山的孩子回到童年的故乡了。
作者简介 楊正松:重慶市秀山縣溪口鎮芭蕉人,出生於1952年10月。1974年在秀山三中高中畢業。於1992年考入秀山師範學校,畢業後相繼在芭蕉·楓香小學任教。2004年,評為重慶市小學高級教師。曾於1992年在中央教科所《教育文謫週報》社,北京三面向科學研究所發表論文《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必須做到“三加大”“一實現”》並獲全國論文三等獎。1985年作品《淚》獲廣西《太陽花》小說一等獎。1985年至1990年曾擔任“廣西《太陽花》雜誌社特约寫作員。”2015年作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壯士暮年心不已》發表於重慶《雁之聲》。于2012退休。《母校我看你来了》在2020年在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赛中获一等奖。《托起孩子的明天》于2016年发表于重庆《雁之声》 。《梨花思》于2021年3月发表于《胶东散文年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