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努力很贵,不要轻易浪费
你身边有没有那种,看起来很努力但出不了成绩的人?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是我们寝室乃至我们专业最勤奋的人。
她每天的生活都被学习充满,机械地抄写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每一句话,然而成绩却并不尽如人意。
除了本专业的课程内容,她还热衷于考取各式各样的证书。
直到考研前夕,她还报名了其他考试,占据了很多复习时间,以至于最后考研也名落孙山。
她是一个被自己的努力废掉的人。
真正成功的人,不只信奉“我只要足够努力,就能成功”。因为,努力,不是迈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01 没有目标的努力
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周末好友来家里做客,他上个月刚晋升部门经理,我想象中他应当是意气风发的样子。
没想到他看起来憔悴了好多,一坐下来就开始吐苦水。
说原来做经理这么累,这两个月他没有一天是12点以前睡觉的,还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处理不完。
我问他,到底都在做什么这么辛苦呢?
他说,他手下有30个员工,每个人的工作内容都要他亲自安排。他本身是因为技术过硬被提拔的,所以看到手下人的技术错误,就忍不住指出来。
如果有员工因为技术问题影响项目进度,他就更着急了,会加班帮团队把内容赶出来。
以至于根本没有太多时间思考管理问题,领导问他团队近期的人员培养策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他都是一头雾水,还要再利用下班时间恶补管理学知识。领导对他很不满意。
说完他就瘫坐在沙发上说,我都这么辛苦了,怎么还是这种结果呢?
我问他,如果你要画一幅百鸟朝凤图,你是先分配布局,在画布上确定画面的大致轮廓,还是直接开始画一只鸟头呢?
他说,当然是先确定布局啊。
我接着说,你的部门就像一幅画,过去你的工作只是作画人之一,只要画好一只鸟可能就算完成任务了,但现在你是整幅画的计划者,如果眼睛还只盯住一只鸟,再辛苦也画不出一幅好的作品。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面对长大后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马飞时,父亲马皓文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而盲目努力的人,就像没有靶子而盲目地拉弓,就算每天有千百次箭羽飞出,也比不上他人正中靶心的蓄力一击。
努力,因为目标的承载,而具有意义。
没有目标的努力,只是原地踏步的重复,难进一寸。
如果现在的你和我那位朋友一样,发出“我已经足够努力,为什么还不对?”的疑问,请先停下努力的脚步,问问自己靶心在哪里。
这样努力,是为了完成怎样一幅画作,是为了射向哪一块靶心?
当你在深夜为了给PPT找一个完美的字体而熬夜时,请问问自己,我这样努力,是为了明天能在演示中拿下客户的单子,还是无目的的专注细节?
有目标的努力,是成长道路上的助力器。
没目标的努力,是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02 别让假努力废掉你
记得去年底在一个学习社群中,有一位小伙伴这样复盘自己的2020年:
今年初我立了8个flag,实现了6个,包括课程学习、读书、拿证等等,成绩总体还是满意的。
这时有人问她:完成了这么多事,那你一定成长很多吧!
她却有点迟疑地说,工作什么的就那样吧,也没感觉有很大变化。
其实有很多年轻人都深陷在这种明明完成了很多计划却感觉成长甚微的迷茫中。
他们每天上下班路上必然要听书或者听课,手机里没有几个知识付费会员都不好意思出门。
业余时间都在参加各种训练营、读书会、培训班,朋友圈里每天总有可以打卡的内容。
但一年折腾下来,却没有感觉到自身有切实的变化。
我的朋友圈里就有一位学习达人,每个周末,他都游走在不同的线下培训课程中,平时的朋友圈内容要么是某个训练营打卡,要么是某个课程复盘。
前段时间他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他每天都在朋友圈里打卡学习进度。
在结营后,身边的朋友问他,写了几篇文章呀?发出来学习下。
他回复道,嗨,我还有一个课程同时学习,太忙了,还没正式写长文呢。
学习过或者尝试过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一篇长文考验的是作者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对话题深度的思考,对素材的积累等等诸多方面功力。
为什么每天都在学习却感觉成长甚微?
因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留在舒适区的“努力”,每天打卡学习的“假努力”掩盖了不愿意突破自己的“真懒惰”。
粥左罗曾在一篇公众号文章中提到,有一种思维误区是“试图通过线性努力获得线性增长”。
每天在写作营打卡就是一种线性努力,这样的努力只会在刚开始让你获得些许收获感,之后就难有成长,进入瓶颈期。
真正一直在成长的人,是不断走出自己舒适区突破自己卡点的人。
当他们进入瓶颈期后,不会继续重复之前的努力方式,而是去挑战自己,做让自己阻力重重但向着目标前进的事。
他们的成长曲线是一次次突破认知的过程,如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水般,推着他们往更高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