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写古体诗的两个误区(一)口水化
现代人写古体诗容易落入两个误区。
一种是口水化。很多初学者以为写古体诗只要字数符合,能押韵,或者进一步符合格律要求就是古体诗。受现代白话文语言影响,遣字用词都是大白话,表意也是直来直去,简单粗暴。这样写出来的诗,即使符合格律规则,也只能算是口水诗或打油诗,又叫顺口溜。这些人实际上处于写诗的初级阶段,还没有理解遣词表意需由浅入深的道理。古体诗字数有限,要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需要文字上十分凝练,表意上含蓄婉转,结构上精巧呼应,这样写出来的诗读起来才会感到优美、流畅、回味无穷。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就是语言优美流畅,意境生动高远的一个代表,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如果改成这样:
太阳落山了,河水向东跑,
要想看得远,就要站得高。
这就是大白话口水诗了,完全失去了原诗的意境和美感。
再看这首诗:
一颗杏子树,两个大丫杈。
未挂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诗中前两句直白描述,毫无诗意,是典型的口水诗,而后两句就完全不同,使用了比喻、呼应等修辞手法,使得其意境一下子就变得含蓄生动并富有寓意,读起来有回味感。同一首前后不同的用字遣词,对比非常明显。
因为诗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写诗就要用诗性语言,即诗家语。所谓诗家语,是诗人用含蓄、形象、跳跃、夸张、凝练、音乐性的语言表达自己主观情志的诗语。初学者应着重克服大白话直白表述,由浅入深,使用诗性语言。
如杜牧的赤壁怀古: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使用了联想等手法,生动有趣。
再举笔者的一首《相思曲》为例:
长夜难眠意未消
相思满屋怎关牢
离人不敢开窗望
残月如钩风似刀
诗中使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突出了恋人异地思念之情。
关于现代人写古体诗的另一个误区,请看下一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