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北京这么近,为什么还要在天津设立直辖市?

天津,现在的位置是古代由黄河改道前由泥沙冲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县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时黄河改道南移,天津海岸线固定。最迟至战国时期,此处已有先民劳作生息。

西汉时期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三岔河口”成为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朝时期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等物资北运的水陆码头。海河曾是宋辽的“界河”,南北为宋、辽分治。宋朝在海河以南设立许多军事据点,如南河、沙涡、独流等,以防辽军南下。金朝在三岔口设立军事重镇“直沽寨”,当时天后宫附近已形成街道。

元代海漕开通,直沽成为漕运枢纽,为此在大直沽专设了接运厅和临清万户府并修建粮仓,兴建天后宫。1316年,在直沽设“海津镇”,是当时的军事重镇和漕运中心。明朝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同其侄建文帝争夺皇位,在此渡河南下夺取政权。

永乐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正式下诏赐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筑城设天津卫。随着人口增加商业发展,明廷在天津陆续设官衙、建学,或将外地官、衙迁津理事。清朝天津先后改卫为州,升州为府。“天津”二字保持此名至今。

天津名称的历史由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

诗词之说:“天津”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的诗歌中,他在《离骚》中写下了“朝发轫于天津兮”这一昂扬的诗句。

星官之说:“天津”的名称来源于星官名“天津星”,《隋书·天文志》在记载“九坎东列星”时记载:“尾亦为九子箕,亦曰天津”。

河名之说:“天津”源自河名“天津河”,《金史·河渠志》中记载:“通济河创设巡河官一员,与天津河同为一司,通管漕河闸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隶督水监”。

赐名之说:可见天津当地被称为“天津”由来已久,后由明朝皇帝朱棣以皇家身份又赐予该名,为“天津”一词的内涵增加了皇室成分。民间亦从而广泛流传天津又意为“天子津渡”,是明朝皇帝朱棣夺取帝位成功,始发于渡过沽河,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明朝文人李东阳的《重建三官庙碑记》,碑记里注有:“天津象征天子车马所渡之地”的词句。

1860年10月,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西方各国先后在天津设立英、美、法、德、日、俄、意、奥、比九国租界,使天津逐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晚清时期,天津的军事、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亦称“北洋新城”。

民国时期,1928年6月,设立天津特别市;1930年6月,天津特别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同年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平迁至天津,天津直辖市改为省辖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天津恢复直辖市。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1月,解放军胜利解放了天津。

在1949年至1958年2月这段时间里,天津市为直辖市。此时的直辖市只有北京,上海,天津这三座城市。天津能够成为直辖市,这与它的经济实力是分不开的。后来,1958年2月,因天津良好的工业基础,被并入河北省,河北省会迁往天津,时间长达八年。

1967年1月,因各种原因,河北省遂将省会迁回保定,天津市再次恢复为直辖市并保持至今。

天津只能是直辖市而不能做河北的省会,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地缘因素。从地缘上来说,天津的定位就如同明朝时它的名字“天津卫”,就是要拱卫京畿的。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天津必须保持足够的独立性,而不能与河北连成一体,对北京形成合围。

假设天津划归河北,成为河北省会,那么天津既有港口,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腹地,如果与成都、郑州、武汉等省会城市类似,倾全省之力发展大省会,在人才、资源等各方面势必会和北京产生激烈竞争。因此,天津的定位只能是直辖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