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手记(一):徜徉在汉字的内核里
我从来没想到,普普通通的汉字,竟然能够被王鹏伟老师讲得如此妙趣横生,令与汉字打交道多年的语文教师们听得如醉如痴。
王鹏伟老师是“东北派语文”的典型代表,因其学养深厚,在语文教学上造诣颇深,著述甚丰,所以,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的他,在中语界声名素著。我久闻其名,多观其文,受益甚多。没想到,此次培训,开讲教师竟然是王鹏伟老师,余心甚喜。
今近观其人,言谈举止间,王鹏伟老师颇有学者之风。坐在主讲席上的王鹏伟老师,鬓染秋霜,发白如雪,但与之相抗衡的,仍有一半如墨黑发。若只观鬓发,王鹏伟老师略显老者之态,可是,当视线下移,看其面容的时候,你会发现,王鹏伟老师似年只逾不惑而已。
讲座开始了,王鹏伟老师安然静坐于前,培训学员肃然默坐于后。当大屏幕上显示出他的讲座题目时,我是颇为惊奇的。《基于汉字的项目教学》,题目中的“汉字”二字是毋庸解释的,而“教学”一词也不难理解,但“项目教学”却令我颇费思量。何谓“项目教学”呢?和汉字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疑问,我开始了我的聆听。
“现在的汉字教学,人们更多的关注汉字形式上的问题,很少关注汉字的内容问题。”开讲之后,王鹏伟老师指出了当今汉字教学的一个现象。是的。现在,对汉字的学习,人们只停留在让学生记住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其意为止,对汉字的历史,对汉字的演变过程很少涉及。所以,在汉字教学中,识字和写字的效果并不明显。
王鹏伟老师说,现在,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中学阶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这是对学生的最低要求,可是,就是这个最低要求,还有许许多多的学生达不到。这种硬性的识字与写字,并不是最好的识字教学的方法。
我也觉得,学生单纯的记诵生字生词,是很浪费时间的。有时,在进行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把所学生字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以加深记忆,学会运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何在呢?通过王鹏伟老师的讲座,我领悟到,要学好汉字,就必须对汉字的构成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才好。
王鹏伟老师从汉字的起源谈起,指出汉字的特点: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表意兼表音的“意音文字。随后,王鹏伟老师,这位汉字演变的引路者,导引着学员们进入了汉字世界中,开始了一次美妙的汉字之旅——
王鹏伟老师说:世界各国的文字都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汉字(黄河流域)和埃及圣书文字(尼罗河流域)、古代苏美尔文字(两河流域)、原始埃兰文字(今伊朗胡齐斯坦及伊拉姆省)和克里特文字(爱琴海地区)等,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都经历了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过程。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上述古老文字或废止,或变成表音文字,而汉字则从象形走向表意兼表音,沿用至今。所以说,汉字是世界上现存唯一表意兼表音的“意音文字”。
一张张图片在王鹏伟老师的讲述中闪现在我的眼前,我随着图片的闪烁进入了那一个个神奇的地方。我既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也对这些文字的消亡感到惋惜。是的,时代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但,有时候,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语言和文字是沟通古今,沟通世界的桥梁,研究汉字,王鹏伟老师是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功德事。
在王鹏伟老师的讲述中,我愈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像一粒尘埃。而这种感觉,也让我学会了细心聆听,在聆听中,我的知识库得以丰盈,我的思想得以深邃。从王老师的讲述中,我知道了——
1.甲骨文的特点是刚劲有力,瘦劲、峭拔,方笔多,圆笔少,露锋多,是因为,其所用书写工具是刀,写在硬物上所致。
2.商朝时就出现了毛笔,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把字可在龟甲和兽骨上。可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只是在祭祀的时候用而已。
3.假借字是同音假借,借而不还。于是,就加速了更多文字的出现。
4.在当今键盘输入、语音输入的情况下,汉字已经没有简化的必要了。
王鹏伟老师所讲的这些,有的,我不知道;有的,我不熟悉。而今,在聆听中,它们都走进了我的脑海中。汉字的演变讲述完后,王鹏伟老师做了一个小结:
1. 汉字演化趋简,表意特征逐渐模糊;
2. 甲骨文已经储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法,形声占20﹪,至小篆80﹪;
3. 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规范化运动,是古文字的最后一站;
4.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变破坏了汉字的形意关系,削弱了汉字的象形特征;
5. 汉字简化的利弊:易写(简化)不易识(解意)——识字从象形开始。
听着王老师的娓娓叙说,我想到了当今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是识字,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是阅读。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识字,可是,上了中学,学生还是认不全小学所学的汉字,甚至,有许多学生连拼音都不会标。原因何在呢?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简化汉字破坏了汉字的表意功能,而认识事物首先是要明其意,才能记于心。书写是简单了,可是,却让学生不容易理解所学汉字的意思,导致到了中学,普遍性地,学生的理解能力降低了。
而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它也是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
从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始,华夏五千年的风云变幻,在小小的汉字的演变中,得以一一地呈现。当时的生活场景和观念意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社会风俗。都藏在一个个美丽的方块字中。
王鹏伟老师说,汉字自古至今,坚守了自己独特的表意性,始终没有隔断同文化的联系,所以说,对汉字构形的文化解读,对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定的适用性。
由谁解读?作为语言文字的传播者,语文教师是汉字解读的首选者。
怎么解读?语文教师要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以研究者的身份,研究汉字,把汉字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说到此,王鹏伟老师终于把汉字和语文教学联系在一起了。
他说:积累古文字知识和古代文化知识,是学习古诗文和古代历史的基础,也能为传承古代文化奠定基础。为此,应该重视汉字教学。说到此,王鹏伟老师说,你们别看我说话声音大,可我在决策上并没有话语权。幽默的语言中又蕴含着深深的无奈。尸位素餐者充斥于天地间,令埋头做事者无计可施。
怎样进行汉字教学呢?王鹏伟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 从象形入手,由字形推知字义:集中识字;
2. 从独体入手,掌握汉字构造:字族识字;
3. 从造字法入手,体认汉字造字规律:字理识字;
4. 正篆比照,识篆写简;
5. 从文字构造窥探古代生活;
6. 从文字载体窥探古代文化。
为了使学员们理解六点策略,以便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王鹏伟老师又对之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在阐述中,王老师旁征博引,联系实际,借助图片,展示历史资料,让学员们听得兴趣盎然。汉字是简单枯燥的,而王老师的讲解是生动形象的,汉字,在王老师的讲述中熠熠闪光。
得有机缘听王鹏伟老师讲座,在汉字的内核里徜徉,窥见汉字的本真,我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