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你的海岛,我的情】◆丁丽萍

作者简介

丁丽萍,笔名:萍水相逢,居纽约上州,山东烟台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留美, 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是一名工作时尽心尽力,闲下来喜欢写写画画,种花弄草的人。文章散见于海外版(副刊),及其它多家公号平台。
-你的海岛,我的情-

你的海岛,我的情

1. 美丽的龙须岛

我的一个同学说她重访过龙须岛,最近还听到另有几位嚷嚷着想去重访。这勾起我一些深埋的记忆。人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事儿使你永远不忘,可偏偏这难忘的事儿有时会被以后发生的事儿一层一层地压在记忆的深处,只有在有了什么合适的因子才可能激活它,这时你会恍惚觉得那好像是在上辈子发生的事儿,这可能就是对恍如隔世最恰当的解析吧。

龙须岛,不是一座孤立的岛,它是一个三面环海,一边连接着陆地的半岛,它在胶东半岛的尽东北角上。那里有好几个自然村,有一个成山头。据说始皇帝曾在那里填过石头,他要在那个海峡里填出一条路,走到对岸的朝鲜去。当年,我记得那山顶的角上有一块巨型的石头,上面刻着"天尽头"三个大字,据说是始皇帝所赐。陪我们参观的那位当地人指着悬崖下的几块巨石说,那些石头是始皇帝扔下去的。那悬崖下风急浪大,那几块石头在那墨黑的海水里时隐时现,越加显得神秘莫测。

2. 学农四十五天

那年的三月,烟台的天气初暖乍寒,我们英语系的师生一行四十五人乘坐着两辆敞篷汽车来到了龙须岛去搞社会实践,那时候称这种活动为学农,我们要在那里住四十五天。

学农刚开始的日子里,我被安排到炊事班做饭。俗话说,兵马未动,草粮先行,为全系师生做饭,那是比较有脸面的。我是个不会出风头,话少的人,在此前我从没做过饭,更不用说是为这么多人做饭了。我至今没弄明白,当时我是怎么中了我们王辅导员的法眼,竟被选为做这等重要的事儿。

后来我自己证明了我做饭还是不行的,在伙房里没过上几天,就被下放到班里同其他人一起统一行动了。

其实这对我来说是件好事儿,已经过去的那些天我失去了许多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听其他同学回来讲他们分组或夜晚家访,或参加村民大会,结束后回到住处的路上,一群学生,风华正茂,一起照着手电筒,吹着海风,或沿海边慢行,间或急穿山沟小路的热闹情景,心里很是羡慕。

3. 生平第一次出海

卸任炊事员重任后,我第一次参加集体活动是跟着一艘海军汽艇出海。龙须岛是海防重地,那里有海军驻守。那天我们小组的活动安排是体验军队生活,子弟兵们说要带我们出海巡逻。

我现在已记不清当时我在的那组是几个人,只记得那天在汽艇上的人有我,王慧洁,徐福先。那汽艇比较小,三个军人加上我们几个站在上面,比较挤。生平第一次乘船航行在广袤无垠的大海里,同行的同学都很激动。记得那天天气晴朗,那汽艇被开到了较远的大海中,它行驶中在身后的海面上翻起一条长长的白浪花,煞是壮观。我们在汽艇上站着,时而望向远方,时而环视周围,军民一家,大家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年轻真好!  一帮年轻人乘艇出海遨游更好!

不好!此时眼观六方的那位海军战士突然喊道。我们惊慌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有一艘渔船向着我们的小艇开过来了,那是一条机动渔船,比这海军的汽艇大了许多倍,它开动的速度很快,眨眼间竟离汽艇很近了。这时那位海军战士拼命地挥动着双手喊渔船躲开,就在我发愣的瞬间,渔船已经靠过来了,这时那喊话的战士的一条腿不知怎么被一条绳子缠着了,我搞不懂到底是因为渔船还是气艇的拖拉,他眼看不是要被拖到大海里,就是那腿要被截断,我们都使劲地拉着他的衣服,或扯着他的胳膊,而他是痛地大喊大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徐福先举起一把斧子砍了下去,我吓得闭上了眼睛,我认为他那是要砍断他的腿。砰的一声,徐福先把斧子剁在艇舷上,斩断了那节缠着那位战士的那根很粗的绳子,一场危机解除了,海军战士保住了他的腿和命。

后来听王辅导员说,那天驻军领导曾到渔船所属的村里问过责,那渔村的领导赔了礼道过歉后,给出了发生这等事故的理由是:因为当时那渔船上的渔民们看到汽艇上有女子,很好奇,想靠近仔细看一下,他们说因为当地自古以来是没有女子出海的。真TMD给的好理由!

4. 海糜鲜呐

龙须岛是我们英语系好几届学生的学农基地,当时选择去这个渔村学农,估计除了其他因素,有人一定是把那里有顶新鲜的海鲜这个因素放在考虑之内的了。

那里没有农学,我们就只有学渔了,我们随渔民的船出海捕鱼。轮到我们组出海那天,海上刮起大风,我们乘坐的那只小机动渔船被吹得像一片树叶一样几乎是翻滚着地摇晃,我们几个人都晕船了,而我更是被晕得七荤八素的。

回来的路上,风停了,一路风平浪静的。随船的那位年纪大点儿的渔民为我们做饭了,他做了一餐只有打鱼的人才会享受得到的美食。他先从船舱里拿出来一条我叫不上名字的鱼,和一个盛有扇贝和几个大对虾的盆子,他把鱼斩成段后,从海里舀上一瓢水冲洗了一下后,扔进了一个铁锅里,又从海里舀了半瓢水倒进锅里,就开火煮了起来,他没洗那扇贝和大对虾,他直接扔进另一口铁锅干煮开了。

一会儿两锅食物都做好,我们先吃了鱼,再吃扇贝。他看我吃扇贝时,要去清理那肉上有点儿像泥土样的东西时,他说:"好殆啊,海糜仙呐",胶东话:“好吃的,海泥鲜啊!"听他的话,我带糜吃下去了,是很鲜美的。

那天我们每人吃到了一只大对虾,在那个年代这是很了不起的了。因为当年上级有规定,大对虾不是用来吃的,是国家用来换外汇的。那位做饭的朴实善良的渔民对我们说,他那天宁愿要违反规定,也要我们偿一下那新鲜的大对虾,否则他怕我们今后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吃到了,人世间这么好的人让我碰到了,造化啊!估计四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去了龙须岛定会有吃不了的大对虾,可当时没有谁能料到的。

那天我吃到了从来没有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顿饭,直到如今,我再也没吃到过那么好吃的东西,希望再去龙须岛时能寻回当年尝过的美味。

5. 脚踏两只船

我们在龙须岛的宿舍就在山脚下紧靠海滩的几间茅草屋里,那些屋子很有特色,它们的屋顶很高很尖,上面盖着很厚的海草。晚上躺在床上听着海风伴着海浪拍击海岸的节拍,很快就能使人进入到香甜的梦乡。

每天在晨曦中,师生们接山涧渗出的清水洗涮完后,会三五一帮的来到海边的沙滩上闲聊玩耍一阵子。

有一个早晨我们走得稍远一点儿,来到了那泊了一些小渔船的一个小港湾。那天一起过去的人有好几个,印象深刻的有丘老师和徐福先二位。怎么我又是和他徐福先在一起,天地作证,我对美男子的他可真是没有产生过一点儿男女情素,估计他对我也不会有什么爱恋的想法,他是二班的,平时我不记得我俩曾单独说过一句话的。可就是这么巧,这次偏偏又是他让我记住了。

那时节的海水还是很冷的,但还有人蹲着把手伸进水里玩,受本性驱使,有几个胆大的男生在泊着的小渔船上自在地跳过来跳过去,现在看来他们可能是为了引起女生的注意,那也未可知。我本是蹲在岸边在用手戏水的,突然听到扑通一声,接着看到丘老师一步闯入海水里,抓起一只胳膊拉起来一个人,他又麻利地用另一只手拔出了那人还叼在嘴边的一支香烟,嘴里咕念道:“都湿了,还能抽!”被拉起来的那个人是徐福先!他刚才玩得太过惬意了,一时疏忽,竟脚踏两只船,两船向外移动开时,他来不及挪腿,接着就一头扑倒进海水里,成了一只落汤鸡。这大冷天的,难为他了!

6. 我的情

四十五天转眼即过,我们要打道回校了。跟我们一起来的老师、辅导员和系书记,都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他们轻车熟路。知道要带什么回去。在最后的几天里,我们住所地的门前晒着一串串的鱼干,海米虾,我还看见孙书记往一个口很小的坛子里塞小虾,他说他要做虾酱。也不知他从哪儿捣鼓来的那么个又丑又旧的坛子。

作为学生的我没有什么鱼干,虾酱要带的,可我能带走我的情。那是我心里对龙须岛的眷恋之情,是对龙须岛我所新结识的朋友的纯洁的友情。在那里的四十五天里,我经过了和遇见了好多使我感动的人和事。最难忘的是那个开始时陪我们参观成山头的那位当地人。在我们快要回校的前几天,我们组去一个村参加劳动时,我偶然遇到了他。那天我们和渔民们围坐在一堆海草边上,扒拉着从里边捡爬虾,他正好就坐在我的旁边。他当时没有认出我来,可我一眼就认出他。那天我们俩边干活儿,边东南西北地聊了好多好久。他说想请我去他家让他太太做爬虾吃。临收工时,他问我是否可以给他留个地址,我们今后可以通信,我高兴地答应了。遗憾的是我没有去成他家吃他太太做的爬虾,更甚的是,我们从此再没有见过面。

我回校后收到过他写给我的信,他给我寄过一大包晒好了的海带,还给我寄过晒干了的海米虾。我也曾按时给他回过信,并给他寄过奶粉之类的付食品。我曾每次在回他的信中邀请他带领全家来烟台玩,可他没有成行。后来我们虽然没有联系了,但我一直记得他这个龙须岛人。

我把对龙须岛的情带了回来,藏在心里直到如今!

(0)

相关推荐

  • 散文《雪——暴雪》丁丽萍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北美的冬天又长又冷,在漫漫的冷天里这里的人们像冬眠的动物似的只能躲在屋里,尽量不暴露在露天;外边实在是冷,除非无奈,没人 ...

  • 当代散文‖【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路明

    作者简介 路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90后文学爱好者,章丘区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和摄影,喜欢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来记录生活.诉说情感.热爱生活,写下的是文字,记录的则是人生.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q ...

  • 当代散文‖【平淡如水师生情】◆刘敬森

    作者简介 刘敬森,山东曹县人,曹县作家协会重点作家,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青年作家协会理事.生于乡土,长于乡野,淳朴民风,默化成长.常以细微之心去歌颂生活的美好.时有作品见诸报端及网络平台.其中散 ...

  • 当代散文‖【苦楝树,师生情】◆刘敬森

    作者简介 刘敬森,山东曹县人,曹县作家协会重点作家,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青年作家协会理事.生于乡土,长于乡野,淳朴民风,默化成长.常以细微之心去歌颂生活的美好.时有作品见诸报端及网络平台.其中散 ...

  • 当代散文‖【这,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季】◆丁丽萍

    作者简介 丁丽萍,笔名:萍水相逢,居纽约上州,山东烟台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留美,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是一名工作时尽心尽力,闲下来喜欢写写画画,种花弄草的人.文章散见于人民 ...

  • 散文《不是故事的故事》丁丽萍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有一天晚上,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小女儿说道:"我需要每天看看电视,最起码是看看新闻,我除了要随时了解形势外,还要保证 ...

  • 散文《过生日》 丁丽萍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农历十月二十九日,是我的生日.我到办公室工作了半天,中午回到家后,到屋后那片僻静的林子里去散步了. 我喜欢那片树林,那是一 ...

  • 当代作家‖【教授文后留言记】◆丁丽萍

    作者简介 丁丽萍,笔名:萍水相逢,居纽约上州.于上世纪80年代末留美.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副刊),及其它多家公号平台.  教授文后留言记   自从我 ...

  • 当代作家‖【缅怀我的舅舅】◆丁丽萍

    作者简介 丁丽萍,笔名:萍水相逢,居纽约上州.于上世纪80年代末留美.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副刊),及其它多家公号平台. -缅怀我的舅舅- --谨以此 ...

  • 当代作家‖【忆父亲】◆丁丽萍

    作者简介   丁丽萍,笔名:萍水相逢,居纽约上州.于上世纪80年代末留美.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副刊),及其它多家公号平台. 忆父亲 父亲节是一个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