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晓春发表文章撼动物理学基础,广义相对论不能描述行星椭圆运动
爱因斯坦弯曲时空引力理论彻底崩盘!
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
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所长梅晓春2021年5月在加拿大《物理学论文》(Physics Essays)杂志上发表一篇重磅文章,证明广义相对论的行星与光的运动方程的常数项存在严重的错误。广义相对论只能描述太阳系中天体的抛物线轨道运动,不能描述椭圆和双曲线轨道运动,广义相对论对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的计算变得没有意义。广义相对论并没有预言太阳引力场中光的偏折是牛顿引力的两倍,爱丁顿等人的实验验证纯属无中生有。
运动方程是一个物理学理论的灵魂与核心,行星的椭圆轨道是一个正确的引力理论必须能够描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广义相对论不能描述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这个理论就变得一钱不值,爱因斯坦弯曲时空引力理论彻底崩盘!引力的几何化描述方式不得不被放弃,目前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发展方向将被逆转,二十一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序幕由此拉开。
众所周知,按照牛顿引力理论,与时间有关的行星运动方程中包含一个常数项。当该常数项小于零,等于零和大于零时,运动方程分别描述天体的椭圆轨道,抛物线轨道和双曲线轨道。因此这个常数项在运动方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进行严格的讨论。
然而爱因斯坦根据弯曲时空引力场方程推导与时间有关的行星运动方程时,对这个常数项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讨论,而是直接假设这个常数项小于零。由此得到广义相对论对牛顿引力理论的修正方程,并用这个方程计算水星椭圆轨道运动的近日点进动,得到百年43秒的结果。就认为广义相对论得到实验观察的验证,不但比牛顿引力理论更精确,而且把引力变成时空弯曲效应。
梅晓春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的静态球对称施瓦西解和黎曼几何的短程线方程,严格证明这个常数项必须等于零。否则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与牛顿引力理论在弱场条件下不能达到一致,广义相对论就不可能成立。由于不能描述椭圆轨道运动,用广义相对论计算水星近日点进动就变得没有意义,百年43秒的计算结果也就无从谈起。
与行星运动方程的情况相反,梅晓春证明广义相对论的光的与时间无关的运动方程少了一个常数项。加上这个常数项后,用该方程计算外太空恒星发出的光在太阳系中的偏折角,得到的根本不可能是现有广义相对论认为的1.75秒。而是牛顿引力预言值0.875秒的,数量级在10的负五次方的微小修正。
梅晓春指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爱因斯坦假设光在引力场的运动满足条件dS=0。这个条件不但破坏了引力场中短程线的唯一性,而且会导致光的与时间有关的运动方程和与时间无关的运动方程互相矛盾。
除此之外,按照广义相对论的与时间有关的运动方程,光在太阳引力场中受到的是排斥力,而不是引力。光的偏折方向与实验观察到的方向不是相同,而是相反的。在地球上观察,太阳发出的光是蓝移,而不是红移。所有这些都与实际观察不一致,说明广义相对论的光的运动方程也不可能是正确的。
梅晓春的文章最后简单讨论了广义相对论的水星近日点进动和光的引力偏折实验检验问题,指出前者没有实际意义,后者则完全是虚构的。
事实上,对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实际观察值是百年5600秒,远大于广义相对论计算的百年43秒。进动主要来自其他行星对水星运动的摄动,以及观察者所在的地球参考系的章动。用牛顿引力理论计算这两种效应,可以解释5557秒。其中532秒由其他行星的摄动引起,地球参考系的章动导致5025秒,只剩余大约43秒无法解释。广义相对论只解释了43秒,物理学家就认为广义相对论比牛顿理论高明。
问题是,用广义相对论根本不可能计算出由摄动和章动引起的百年5557秒。广义相对论甚至不知道怎么计算其他行星的摄动,更不用说计算地球自转引起的章动。这两个问题的计算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广义相对论的能力,至今没有任何人做过计算。
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多体运动,问题极其复杂。牛顿引力理论不得不采用很粗糙的近似方法,来计算其他行星对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影响,误差可能大于百年43秒。因此,广义相对论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计算结果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意义。
爱丁顿等人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通过对日食期间星光偏折的观察,声称结果与广义相对论预言的1.75秒一致,与牛顿引力预言的0.875秒不一致。梅晓春和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黄志询教授仔细研究了爱丁顿等人当年发表的观察报告,发现爱丁顿在测量和数据处理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爱丁顿观测了11个恒星光的偏折,但只取其中的7个来做统计平均。这7个恒星中,有3个的偏折方向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方向相反,4个与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偏折方向相同。说明爱丁顿观察到的实际上只是涨落现象,不可能通过这种测量,对牛顿引力和爱因斯坦引力进行区分。
为了得到广义相对论的结果,爱丁顿采用加权统计的最小二乘法,随意调整参数来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进行拟合,得到与广义相对论一致的结果。事实上采用这种统计计算方法,只要调节拟合参数,也可以得到与牛顿引力理论一致的结果。
在爱丁顿之后,还许多人进行过多次日食期间光线偏折的测量。如G. F. Doewll, C. R. Davidosnza1920年在澳大利亚的测量,Burton F. Jones等人1973年在毛里塔尼亚欣盖提沙漠的日食测量。以及1969年之后F. M. Ryle,A. B. Fomalont 和R. A. Sramek 等人用射电干涉仪对类星体无线电波的偏折测量。
虽然这些测量的精度有较大的提高,但都没有认真考虑太阳表面气体对光和无线电波的偏折的影响。同时所有这些实验都需要采用了最小二乘法,或某些非常复杂的统计方法,通过调整拟合参数来与广义相对论达到一致,结果并不是唯一的。
因此可以说,至今为止的太阳引力场中光的偏折测量实验实际上并没有证实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事实上,如果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结果本身是错误的,怎么可能被实验证实呢?
梅晓春论文的结论是,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引力理论是依靠想象建立起来的,不可能与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牛顿引力理论达到一致。引力的描述必须回到平直时空的动力学方式,通过对牛顿引力理论的改造进行重建。
事实上,当前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中遇到的重大困难,都是由引力的几何化描述引起的。此前梅晓春在美国《现代物理学杂志》上已经发表一系列论文,指出为了解释Ia超新星的高红移,宇宙学不是采用正常的多普勒红移公式,而是采用弯曲时空引力理论的度规红移公式来做计算,导致需要大量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来平衡宇宙学方程。
如果采用正常的多普勒红移公式和牛顿引力公式做计算(同时考虑洛伦兹公式的修正效果更好),就不需要宇宙中含有70% 暗能量和21%暗物质的假设。宇宙学中的暗能量、暗物质、宇宙年龄和哈勃红移常数等所有疑难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由于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引力理论,现代物理学中出现种种的奇谈怪论,比如时空扭曲,奇异性黑洞,白洞和虫洞,时间倒流,时空互换和宇宙加速膨胀等等。加上各种各样的超弦和超膜理论,把现代物理学变成玄学、星象学和各种奇谈怪论的大杂烩。
梅晓春这篇论文的发表,意味着这些假科学和伪科学被彻底扫进科学历史博物馆,现代物理学必将再次迎来清澈透明的未来与天空。
梅晓春发表论文的中英文名称与网址:
1. Mei Xiaochun,The Precise Calculations of the Constant Terms in the Equations of Motions of Planetsand light of General Relativity, Physics Essays,2021, 34 (2), p.183 ~ 192,https://physicsessays.org/ browse-journal-2/product/1861-9-mei-xiaochun-the-precise-calculations-of-the-constant-terms.html
2. 梅晓春,广义相对论的行星与光的运动方程中常数项的精确计算,https://www.doc88.com/uc/doc_manager.php?act=doc_list&state=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