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是我的「强提醒」又是我的「拍一拍」。



- /
/ -

微信这个举动看起来只是改变了视频号的一点点功能,但实际上是在尝试完成其目前所获得的用户流量池的更好变现。大家都爱看抖音,而抖音就是短视频、竖视频,张小龙大概是觉得既然微信有这么多存量用户,根本就不需要再开什么微视(毕竟微视做得也是多少钱都砸不出水花的样子),直接像是小程序一样嫁接在微信的界面中就能够完成微信向短视频、轻视频方向转变的目标。而且,微信不仅是要完成和抖音一样的视频信息流式的用户内容体验,还要根植于微信的朋友关系,让用户的内容与熟人社交、强连接发生交叉——「朋友在看的我也爱看」。不仅是利用算法的热门推荐给予用户个性化的信息获取,更是直接加码用户的社交圈,从圈层传播的角度来为用户提供内容。
这是微信和抖音、快手的不同。
但是说实话,微信这7788的与其弄这么多,不如提高一下进入视频号&看一看的程序开启速度?毕竟人家Facebook在2017年的时候就明确表示,确保用户留在Facebook消息流中,将惩罚页面加载速度慢的网站。微信的看一看和视频号打开速度真的太慢了!你这样会被Facebook吃掉的!
* 英国卫报表示,用户等待网页加载的平均时长,在 2012 年的时候是 9 秒,而到 2016 年的时候只有 2 秒。Facebook消息流团队产品经理格雷格·马拉(Greg Marra)表示,这样做符合用户的需求。他透露,在Facebook用户向平台提交的反馈意见中,页面打开速度慢是最大的问题之一。他表示:“在链接加载速度很慢时,用户会非常沮丧。”科技咨询公司Aberdeen Group进行的调查显示,如果页面加载速度超过3秒,那么近一半的网站访客就会离开。[1]
回到正题,今天不走吐槽班的前台表演角色,做回正正经经的搞学术搞分析的。微信在17号搞了那么多有的没的更新,最受人关注和引发又一阵迷因(meme)传播的莫过于就是「拍一拍」功能了。在「拍一拍」刚上线的时候,作为互联网冲浪老人本班深刻地体验了一回什么叫做「后喻文化」和「并喻文化」以及「害怕错过」的FOMO心理。
* 后喻和并喻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提出的概念。前喻文化是晚辈向长辈学习;后喻文化是长辈向晚辈学习;并喻文化是发生在同辈人之间的知识交流。
* FOMO(害怕错过心理):Fear of Missing Out是由牛津大学教授Andy Przybylski最先提出,意指网络用户害怕会错过社交媒体上发生的大事小情,因此感到焦虑和不安。
刚被朋友教会了怎么使用「拍一拍」,转头就要戴上老花镜去手把手地教花总怎么搞出「拍一拍」功能。
在对「拍一拍」的热情逐渐消减和看腻了「你拍了拍王总」+「你被王总移出群聊」这种段子之后,今早正在和选题斗争,在咕咕的边缘群魔乱舞的我不禁沉思:微信上线「拍一拍」,到底是何居心?
张小龙:一个我永远无法猜透的男子。
👇🏻
👇🏻
👇🏻
  微信「拍一拍」究竟拍出了些啥  
大部分的时候我都很爱微信,毕竟不管是从生活还是工作上的角度来说,一个便捷的即时通讯工具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何况微信里还包括这可供自我形象展示的朋友圈。但是在小部分时间里,我讨厌甚至厌恶着微信,尤其是当所有人都在互相「拍一拍」,而我喜欢的弟弟却连这种大家都在借着机会拍拍喜欢的人的时候杳无音讯。
所以「拍一拍」第一个拍碎的,可能是我们这种憋着暗恋的姐妹的心。
开玩笑。
👆🏻
// 等弟弟微信时的我本人 //
🗣 拍一拍的用户需求 🗣
微信的「拍一拍」功能其实特别像是我们线下平常聊天时的场景:你和你朋友在交流,但是他/她走神了,你就拍拍他/她——“嘿朋友,你有在听吗?”
对于人际传播的动机来说,除了获取相应的环境信息以作出行为反应外,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建立与他人的社交关系,以此达成社会资本的获取以及促成社会协作关系的生成。
而线下人际传播与线上相比最明显的一个区分点便是「无法摒弃和忽略的不在场交流」。
一方面,网络媒介自然是促成了空间距离的消失,数字化技术让因物理空间而形成的人际隔阂得以在虚拟社会中被弱化。文字、语音和视频通话,甚至是VR聊天,似乎让个体间的对话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愈发真实,地域的限制也更加微不足道。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中的人际交流却永远无法模拟出真正的线下交流情景——触碰、感知和根据周边对话的场景、肢体动作来更清晰地判断交流的情境——而根据梅洛维茨的观点,情境恰恰是人际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作出行为反应的依据。
「以往我也讨论过关于线上和线下人际传播的一些异同点 🔗  聊聊人际传播这个考点 各位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拿来参考一下。」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一个产品或者是功能被开发出来必然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分析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功能规划👉🏻完善产品功能的UI(界面设计)、IxD(交互设计)以及PD(感知设计)👉🏻投入市场。
所以这个「拍一拍」功能的出现肯定不是张小龙先生一拍脑袋闲着无聊或者是为了给大家枯燥无趣的生活凭添点乐趣搞出来的。虽然很多人在吐槽「拍一拍」既无用又无聊,颇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性质,而且还容易造成 “本来想要看看弟弟的朋友圈,结果因为紧张失误手抖变成了「你拍了拍“弟弟”」”。
*没关系 什么大风大浪我都遭得住*
从人际传播的角度来说,「拍一拍」功能其实满足了用户对于面对面的线下聊天想象。用「拍拍」的功能模拟实际的人际触碰关系,一是丰富了聊天方式,更好地模拟线下对话——嘿!兄弟!有在听我说话吗!;二是能够起到一种提醒的作用,促使聊天的另一方无法采取「延时对话」的方式回避谈话;三是搭建了一次与高语境文化相契合的传播情景。
在美国人类学家霍尔的表述里,高语境文化是一种(high-context culture)以更多的隐藏编码信息、非语言信息的含蓄表达方式,在中国、日本等东亚地区较为常见。讲的大众化一些,就像是在酒桌上最先接受敬酒的必然是辈分或身份最高的对象,这些是隐藏的编码信息,包括敬酒时敬酒者的杯沿不得高于被敬酒者的杯沿,这是一种非语言信息的表达。
「高语境文化主要依赖于人们思想预先设定的、先入为主的程序来传达信息,如许多不成文的传统习惯,不言而喻的价值观和社会普遍公认的行为模式。而低语境文化,它强调理性和逻辑,也就是以理性的做法为基础,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通过明确的语言传达清晰的信息。(汪聪,2015)」
所以,「拍一拍」其实并不鸡肋,对于不知道怎么开口的人来说,「拍拍你」正在取代「你在干嘛」、「在吗」,变成当代一万个不知道怎么迈出聊天第一步的社恐的契机。
「拍拍你」不是一种「拍你」的信息传递,它的「隐藏编码」是「你为什么不找我」以及「我还挺想你的」。
或许,我既可以把暗恋变成一种「强提醒」,也可以把它化为轻轻的「拍一拍」。无论是被动地等你还是主动地找你,说到底都是我想你却不敢烦你的自我博弈。

👇🏻
👇🏻
👇🏻
  微信「拍一拍」究竟拍出了些啥  
🗣 「拍一拍」的人性化趋势 🗣
媒介环境学派有几个比较知名的学者,麦克卢汉、波兹曼、梅洛维茨,还有就是保罗·莱文森。前面几个人之前的推送里讲的都比较多了,什么「媒介即讯息」(The Media is The Message)又「媒介即按摩」(The Media is The Massage)的麦克卢汉先生的文字游戏,又或者是波兹曼的「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悲观地感叹媒介技术的消极影响和梅洛维茨的「消失的地域」(No Sense of Place)探究媒介情境的变化和人的行为变迁之间的关系。这些内容或多或少都曾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表达的就是一个比较类似的核心观点——媒介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技术,能够改变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
莱文森也挺出名的,只不过之前我们倒真没怎么提过他。他在1979年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媒介的人性化趋势,认为媒介进化和演进的规律是为了更加适应人类的感官生理特性。据此他给出了媒介人性化发展的三个层面:一是媒介的使用功能将会越来越符合人类感官愉悦的要求,媒介外形设计越来越符合人性化审美需求;媒介必然朝着人类传播的方向进化;媒介必然朝着不断消弭时空障碍的方向进化。
这次的「拍一拍」可以说是一场值得彭兰教授再次写进「新媒体用户研究」第三部分的赛博延伸。通过一个小小的功能,达成了用户具身性在网络中的进一步呈现。微信从见到你的文字聊天到语音、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再到今天的「拍一拍」所延伸出的具身传播模式,正是应了莱文森的那句话:
“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像人,技术在模仿、复制人体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
👇🏻
👇🏻
  「梗文化」的隐藏流行性  
开头的时候讲了一个词叫做「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拍一拍」这件事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微信功能的更新升级,对于大多数来说,有或没有这个功能本身都不妨碍其使用微信,这不是一个所谓的「刚需」或是「硬性需求」。如果不是大家都在玩着「拍一拍」的「梗」,或许很多人根本就不会在意微信的一次软件升级。
这是典型的「害怕错过」心理。
而我们害怕错过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怕错过一次「梗文化的流行」——玩不了这个梗,那你就不配做最酷的冲浪选手。
马克思·韦伯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认为,在经济利益之外,声誉、权力、生活品位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同样参与了阶级的划分。与之相似的是皮耶·布尔迪厄在《区分》一书中所谈到,不同的阶级总是通过摆弄各自的规则和行为方式推演出一套作为区隔不同群体和圈层的壁垒和标志体系。
///
惯习所产生出来的行为方式,并不具有严格的推演规则性,它总是在与变动不居的各种情景的遭遇中确定自身,遵循一种含混不清的实践的逻辑,与日常世界关联。这就比如游戏的参加者,既要遵从游戏规则,又总能自由发挥一样。因而,它是创造性的,能体现想象力(Bourdieu &Wacquant ,1998 :157 - 186) 。
///
今天我们讲的可能是FOMO,但是害怕错过的真正本质是什么呢?说到底不就是害怕自己被这个社交媒体的流行所抛弃,毕竟,有文化的地方就会产生圈层隔阂。「梗文化」创造出的就是「梗圈层」,被这种圈层和文化所排挤在外的,就是所谓的「落伍的人」。
最后,大家只能像是布尔迪厄所说的,想要进入游戏,想要融入圈层,就必须接受圈层/阶级中的各种游戏规则和价值设定。想要不被「梗」所淘汰,就必须融入「玩梗」的群体——你拍拍我,我拍拍你。
而「梗」什么时候会被抛弃?大概就会圈子/阶级的人已人满为患,大部分的群体都已对这个「梗」了如指掌之时,圈子/阶级中的规则制定者又会开始创造新的规则和价值——新「梗」又出现了。
大概就像是英国贵族为了彰显自己在美国资产家面前的身份尊贵性,创造出一套又一套的社交礼仪和下午茶规范来划分出自己的阶级地位一样吧。「网上冲浪者」也正在「用梗」划分阶级。

最后
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
愿意第一时间和你分享
「拍拍你」的人

参考文献:
[1]Facebook将惩罚加载过慢网站页面,提高消息流速度;新浪科技;2017.08.13
  晚 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