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点评》(5)
“群英诗会”第三辑作品选评
“群英诗会”第三辑作品题材丰富,咏物写景、时令感怀、生活时事、咏史怀古、嘤鸣酬赠兼而有之,不仅内容含量大,而且写作手法多,值得一品。“群英诗会”追求“三味”作品,即“情味”“趣味”“真味”;拒绝“三体”作品:一是空喊口号的“老干体”,二是油滑俗气的“皇皇体”,三是满腹牢骚的“愤青体”。现选评以下不同题材的作品,以飨读者:
一、咏物篇
咏物贵在“物外之意”,诗人所写之物乃为表情达意之载体,或借物抒怀,或借物喻理,拓展出更深层次之意味,方才耐人寻味。第三辑诗会的咏物作品较多,如刘道平的《五指树》、韩开景的《柿子》《归雁》《丹枫》、李恒生的《紫溪山枫叶》、闫宝林的《陌上秋草》、程源红的《山里红》、隗合明的《芦花》、明廷辉的《秋日银杏》、郑登平的《牵牛花》、遥知不是雪的《路灯》、董万英的《藤蔓》、童心的《丹菊吟》、秋水伊人的《咏葱》、范诗银的《浣溪沙·红果树》等等。现选评以下三首:
紫溪山枫叶
李恒生
不与春花浪漫同,从无薄幸媚姿容。
为君独放相思色,一任秋风寂寞红。
英子点评:
在诗人笔下,“枫叶”是相思情怀的载体,全诗没有细致描摹枫叶的形态,完全以拟人手法写成。枫叶既不似春花浪漫,也从不薄幸媚俗,而是在秋天默默独放炽热的情怀,一个寂寞而专一的痴情人如在眼前。枫叶,或许就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吧。秋天是多情而寂寞的,外在的萧瑟挡不住内在的火热。转结笔力不俗,情感真挚深沉,尤喜。
山里红
程源红
万物萧疏霜意浓,删繁就简对寒风。
莫言秋老无花发,且看一弯山里红。
英子点评:
此绝起承描写秋天萧瑟的景象,做好铺垫,转结宕开,忽见气象,突出山里红是秋天一道亮丽的风景。全诗没有围绕山里红去写,而是以萧疏之景反衬山里红,不写山里红,却能想象出山里红的形象来。虽然“删繁就简”为现成语,在诗中形容万物于秋天逐渐凋零的样子,转结用语也较熟,但这种反衬的咏物笔法还是较为巧妙的。
浣溪沙·红果树
范诗银
香榧丝间红豆青,欣然拍作手机屏。山回峰转有云鸣。
滴水观音听滴水,天星邀月数天星。有缘无份是人生。
英子点评:
红果树的花期是5-6月,果期是9-10月。此时正值果期,然词人见到的却是青色的红豆,于是欣然拍下。“山回峰转有云鸣”似有天外之声,然作者以景蕴情,不作解语,含义隽永,并为下片铺垫。过片单句互文,对句工稳灵动,且极富禅味。“有缘无份是人生”一语道破:这就是人生!从来就没有完满的人生,遗憾是人生唯一的主题。此语人人知晓,却无人写之。作者由观红果树引发人生感慨,道尽人生之理,是为深刻。
这三首咏物诗,其一以枫叶红渲染炽热的情怀;其二以山里红点缀萧瑟的秋天;其三以红豆青表现无奈的人生,各具特色。
二、节令篇
诗人们喜欢应景而诗,如果只为应景而写,则不足取;如果即景生情,亦容易出佳作。本期诗会亦有不少关于节令的诗篇,如胡文汉的《中秋赏月即兴》、清云和赵元席的《立冬》、蒋月华的《暮秋》、罗震雷的《入冬即题》、陈镇的《寒衣节》、结缘的《入冬情怀》、田幸云的《霜降》等等。现选评以下两首:
暮 秋
蒋月华
几番风雨叶铺廊,衰草衔秋月凝霜。
好在菊华留倩影,平添静雅满园香。
英子点评:
此绝通过落叶、衰草、霜月、菊花等景物表现了暮秋时节的典型特征,用词准确形象,布局合理,章法有致。起承渲染出暮秋一派萧瑟的景象:以“铺”字突出落叶之多;以“衔”字表现衰草之不屈;以“凝”字凸显月之寒冷。“好在”进行大逆转,让人眼前一亮,菊花的静雅之态如在眼前,馥郁之气沁人心脾,以点带面,很好地完成了暮秋的全景图。
寒衣节
陈镇(河南)
纸烧忧思炮驱寒,跪向坟头问母安。
惟愿天公少阴雨,遥知地府晒衣难。
英子点评:
寒衣节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此绝紧扣“寒衣”之意,表达了对逝去母亲的关心与怀念,情感朴实真挚。首句的“纸烧忧思”化无形之思为有形可烧,次句以情贯之。“惟愿天公少阴雨,遥知地府晒衣难”构思奇巧,点点牵挂尽在字里行间。个觉“炮驱寒”稍显生硬。
三、写景篇
寄情山水历来是诗人所爱,不同的景点往往会触发不同的情思:星汉的《游海南火山口》将海南火山口自比,道出“老去人生也如我,再无怒火向天冲”之趣语;王健强的《亚龙湾过江龙索桥》由过桥道出“身行三尺窄,目远一心宽”之哲语,耐人寻味。另外,周济夫的《文昌霞洞公园》、张治龙的《再过炭子冲》、蒋小华的《玻璃栈桥》、田子的《堤上行》、吴宗绩的《登九华山》、马建华的《己亥寒露游重庆四面山》《己亥秋游溧北青龙洞》、胡文汉的《春日携妻上五指山有作》、刘庆霖的《过奥林匹克公园》、岂有豪情的《登百望山》、林玲的《晚秋即景》、李静的《鹧鸪天·大竹春行》、如梦令的《秋登云雾山》等等,均有可圈可点之处,现选评以下三首:
再过炭子冲
张治龙
青瓦泥墙生薜萝,我今于此又经过。
牵肠最是塘前柳,垂下丝绦挽逝波。
英子点评:
此绝将诗人再过炭子冲的所见所感不着痕迹地表现出来,讲究章法,安排得当。起句写景,次句叙事,转结借景抒怀,以“塘前柳”见证炭子冲的变迁,足见巧构。“牵肠最是塘前柳”化唐·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之句,反其意而写;“垂下丝绦挽逝波”想象奇特,“挽”字化无形之光阴为有形可触的“水波”,亦见沧桑。
登九华山
吴宗绩
万缕流霞抹翠峰,数声啼鸟落花红。
登高不必沉吟久,一听禅钟韵自工。
英子点评:
九华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登高必吟诗,已经是不成文的规矩了,然此绝打破了登高咏怀的一般写法,将佛教之山与诗韵有机结合在一起,意味深长。起承写景,“抹”字拟人形象,“数声啼鸟”以量词“声”来看,应是“数声鸟啼”,为格律计而做倒装。转结奇巧,九华山的禅钟带给诗人以灵感和禅理,写出的诗章定是如禅钟一般悠远深邃。如此,巧妙地赞美了九华山的内涵。
过奥林匹克公园
刘庆霖
风住秋林淡淡香,择条幽径漫徜徉。
夕阳带走地平线,明月来观水立方。
龙穴曲同湖暗合,鸟巢大到树难藏。
当年火炬依然在,似有光分万里疆。
英子点评:
此律构思独特,用语新颖,巧妙嵌入了奥林匹克公园的典型景点,运用拟人化的形象笔法描画出奥林匹克公园的特征,给人以美的享受。首联交代过奥林匹克公园的时间为秋季,“住”字将无形之“风”化为有形之个体,“徜徉”足见悠然情态。颔联将时间设定为黄昏至夜晚,以富有情趣的语言道出所见之景,尤其是“夕阳带走地平线”的反向写法,品之见奇。颈联继续写景,借“鸟巢”之名写“树难藏”,亦见巧思。尾联振起,“似有光分万里疆”很有分量,更见精神。
四、时事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及时反映时事,亦是每一位诗人的责任所在。本期诗会的时事篇目不多,主要有胡文汉的《陈寅恪先生辞世五十周年有题》、黄采军的《观开国大典原声视频并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虽然均是十月份的事件,但距今时间不长,且作品笔力不俗,故选评一首:
观开国大典原声视频并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黄采军
云程迈古上高楼,旗卷初心大写秋。
星火燎原风着色,湘江蹈浪雨飞舟。
春来和域频添喜,梦抵盘山直卸愁。
鸿远之声凭底气,尧年磅礴主沉浮。
英子点评:
此律重在大处着笔,道出自我观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充满激情,显得大气豪迈。诗以“云程”“高楼”起笔,“大写秋”道出开国大典高昂的气势、自豪的情感及建国的时间,豪迈顿显,与结句的情感基调亦相合;颔联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典故及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浪遏飞舟”之句,语式灵动,“风着色”将感觉性的“风”转化为视觉可感,形象入味,以典对典,厚实不失灵动;颈联写祖国建设的春天已经来到,全国上下一派和谐的气象,喜事频添,人们的生活卸下了忧愁,整联没有一句政治标语,句式错落;此中二联以两个阶段彰显出祖国的巨大变化,字字生情。尾联化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谁主沉浮”句,大气浑然,抒发由衷的赞美之情,然不觉生硬,“凭底气”这一时语用得恰到好处。全诗章法有致,用语鲜活,情感丰富。
五、怀古篇
寻访古迹,目之所及,难免心生怀古之情。本期诗会的怀古作品主要有风清的《双墩文化之刻符》,以“七千年事不模糊”高度赞誉了淮河流域文化;陆压道人的《过君平故里》以“仰止清风无限意,江村延佇动吟讴”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汉隐士严君平的崇敬之情;范诗银的《浣溪沙·过涿州》用典无痕,笔法委婉,“长安泪眼望长缨”巧以重字对接,沧桑感顿显。现选评周达的《黄州赤壁》:
黄州赤壁
周达
三楚风光聚此丘,我来凭吊对江流。
平生为口忙于事,今日携壶醉入舟。
俯仰之间应有得,清闲而外更何求。
当头一片东坡月,依旧无声守住秋。
英子点评:
此律笔法娴熟,语式错落灵动,感慨深沉。首句交代黄州赤壁的地理位置,次句写自身对江凭吊。颔联转入写自身忙于生计,无暇来此,今日饮酒怀古一番。颈联寓理,尤以“俯仰之间应有得”耐人寻味,得什么?作者隐去不说,而在对句道出“清闲而外更何求”之句,说明自身平生忙于碌碌红尘之中,“清闲”最是难得,有这份清闲,别无所求,从而表现淡泊的情怀。尾联最是精彩,用典无痕,“东坡月”用得极为亲切自然,此地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吟咏赤壁的一词二赋而闻名遐迩,这片千年之月“依旧无声守住秋”,余味悠然。虽然中二联句式灵动,寓理深刻,个觉与题目《黄州赤壁》偏离了,或可题目改为《游黄州赤壁感作》。个见仅供参考,有待商榷。
六、感怀篇
第三期的感怀作品比较多,或直接感事,或借景抒情,笔法灵活,主要有陈显赫的《夜静思》、海空的《秋伤》、程菊仙的《寄远》、野鹤的《偶感》、李恒生的《秋夜闲吟》、包德珍的《即事》、张治龙的《深秋雨中望岳麓随想》、徐天安的《人生抒怀》、曹新频的《秋吟》、放空心灵的《无题》、张金英的《新雁过妆楼·我与月亮有个约会》、董万英的《瑞鹧鸪·秋思》、轻拈落雪的《水调歌头·遣怀》、竹影扫尘的《金缕曲·远思》等等,现选评以下三首:
偶 感
野鹤
嗜虚过重天机浅,水静方能见底深。
竹影扬尘空费力,花香风送不劳心。
英子点评:
此绝首句点题,直接抛出讽喻对象——沽名钓誉之人。此类人再怎么掩饰自身,美名其曰“不爱虚名”,其实他们的做派早已经暴露了“天机”,是无法掩饰其真实的目的的。次句与之对比,寓理于景:有功底的人从来不会心思浮躁,诚如静水一般,默默做学问。转结以“竹影”喻爱慕虚名之人,以“花香”喻真才实学之人,两相对比,勾画出图名者枉费心机之狼狈样,赞扬了真才实学之人无需徒劳宣传,自会声名远播。虽然首句稍显直白,但全诗讽喻有加,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读来痛快。
即 事
包德珍
常将粉饰托丰姿,妄下工夫与世宜。
尘影不知回首处,涂香只在上台时。
荒山有月空明路,好酒无朋怎泛卮。
昨夜寒风来得甚,眼前折杀岀头枝。
英子点评:
题为“即事”,即是从某一事情生发感慨,而这种感慨在作者笔下显得极为含蓄隐晦,细品方知其含义深刻。首联总起点题,暗指某些内在空洞之人总喜欢粉饰一番,以“丰姿”示众,实际上是“妄下工夫”。正如写诗,其实是做人,先学会做人,才能写好诗。如果把工夫花在其他地方,是写不出好诗来的。颔联笔法犀利,讽喻此类人已不知身处何方,对句将其伪装披露得入木三分。颈联寓理,揭示此类人会因此失去很多朋友,毫无共鸣。尾联如寒风一般刺骨,将爱出风头的花枝讽刺得令人战栗。话说“枪打出头鸟”,此处却是“风打出头枝”——没办法,自找的!全诗含而不露,辣而不腻,是一道好菜!虽然颔联的“尘影”“涂香”初看词语结构不同,略微不工,然“尘”亦可作动词用,即便作为形容词,此宽对更见灵动。
人生抒怀
徐天安
平生志趣那方寻?得见奇书胜获金。
翰墨飘香承玉露,诗词写意寄冰心。
闲来案上三行字,兴至窗前一曲琴。
最爱河山游不足,凭谁把盏话晴阴。
英子点评:
这是作者诗词人生的真实写照,结构合理,语式灵动。首联设问起笔,对句突出奇书乃人生之宝。中二联铺展自身爱好,颔联紧承,道出诗书如同玉露,滋润心田,让人心胸澄澈;颈联道出写字与弹琴亦是人生乐事。然作者最爱的是游览大好河山,共话人生阴晴。从诗中足见作者的志趣是高雅的,个觉语言熟了些,缺少个性。
七、日记篇
从古至今,诗人往往以诗词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生活随感其实就是一种日记。本期诗会里,有很多生活小记写得自然真切,姑且称之为“日记篇”。如光荣的《读写诗日记》、张金英的《己亥初冬于幸福酒楼为包老师饯行有作》《包德珍老师11月12日离琼有寄》、张友福的《偕妻晚步》、蒋昌典的《飞水漂流即兴》、包德珍的《与书房暂别》、李静的《卜算子· 衡山听琴》、张金良的《浣溪纱·中秋前夜听雨》等等。现选评以下作品:
偕妻晚步
张友福
一
但把身心俱放轻,重温鸟语带欢声。
云花灿灿红成片,火了诗情火爱情。
二
步调同来志趣同,已将欢意寄松风。
诗心邂逅斜阳里,挚爱存储岁月中。
英子点评:
这两首小绝主题一致,语言活泼,抒写了志同道合的夫妻间真挚炽热的爱情生活。尤其是“火了诗情火爱情”“步调同来志趣同”这种有意重字的笔法,不仅形成回环之美,而且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虽然两绝浅显易懂,但不失为记录生活情趣的上乘之作。“欢声”“欢意”虽不在同一首诗里,但写诗还是尽量避免近义或重意为好。
卜算子· 衡山听琴
李静
抹动是春风,勾落空山雨。飞瀑鸣泉弦上流,挥袖云来去。
但识指声清,应解心中趣。渺渺希声一曲终,月在松崖处。
英子点评:
这首小令以虚实相生法将琴师的高超技艺和自身听琴的感受表现了出来,层次分明,语言典雅。上片以虚笔写出琴师的娴熟琴艺,“抹动”“勾落”用得贴切形象,“飞瀑鸣泉”比喻琴声,更增流动之美感,“挥袖云来去”足见琴师抚琴的潇洒之态。下片写听琴感受,尤以“月在松崖处”这一景语作结最是入味,很好地衬托出琴声的美妙与听众的陶醉之态,真乃余音袅袅。相较而言,“应解心中趣”显得实了些。
另外,项文谟的歌行体《黄梅魂》亦见笔力;王念俊的《过金堤河见白鹭》有景有物有情,“轻风弄水绿花开,片雪殷勤天上来”将清波荡开的样子及白鹭飞落的姿态描写得形象空灵,美得醉人。因篇幅所限,其他题材就不一一列举了。诗会点评纯属英子之言,不当之处还望诗家词长海涵!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曾担任全国诗赛评委并点评获奖作品,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海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琼苑》执行主编、《中华诗词》《诗刊》特约评论员。
《英子评诗》微刊第十四期
撰稿、编审、制作:张金英
“英子评诗”公众号设置英子评诗、英子视点、名家风采、 诗家风采、词家风采、诗词人物、琼苑新声、嘤鸣酬赠、群英诗会等栏目。
微信号:yingzipi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