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辨证论治之我见 【中医针推外治版】

为了使经脉病证辨证论治系统化,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论病证概述。①本经内属本脏(腑)的病候辨证(即内循行于脏腑,属络关系);②本经外循行于形体肌表的病候(即外循行线,经脉所过的病候反应);③相关脏腑组织器官病候辨证;④本经的经筋、络脉的病候辨证。辨证思想和内容即以阴阳、虚实、寒热为主要内容,揭示经脉病候的内涵。经脉病候辨证论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对此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的资助下,进行了系统研究,编写了《经脉辨证论治》一书,针灸辨证论治的研究已初步完成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
  (1)针灸经脉病候辨证论治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四个方面的证候根据中医经典著作、后世100余种针灸著作及散藏在中医著作,经过梳理、总结归纳、系统分类,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而编著,将过去分散在100余部著作中的经脉病候形成系统而完整的论述,体现出经脉病候的广泛性、具体性。其次是体现在“理”上的从中医理论观点出发,用虚实、寒热为辨证纲要进行辨证。因经脉本身即分阴经与阳经,一般循行于脏腑为里证,循行于体表的可体现为表证。这在病候分析中已很清楚,因此只用虚实寒热四纲辨证,即可反映八纲的内容。
  在辨证论治内容上强调“经”的意义,是病证分类的依据,分十二经病候、奇经八脉病候。在取穴上首先取本经之腧穴,正如《针灸大成》中说:“宁失其经勿失其穴”,说明“经”是针灸学中很重要的组成内容。穴位是气血从体内通于体表的穴道,是病邪入侵的门户,也是治病用针调节的要道,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门即指腧穴,神指正气,客指邪气。即腧穴是正气循行的路径,如出入有门,外邪也可以从此出入。因此,针刺主要部位是穴位,以此调节正气和排出邪气之门户。用穴可以组方,但是针灸经典名方很少,不如《伤寒论》的名方组成比较固定合理,且千百年来应用有效。针灸处方很多很杂,但称名方者,后世应用者甚少,因而只能用穴位组成而代之。最后,针刺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手法,或称针法。古今针法涵盖面很广,上自《内经》下至明清及今日,针法不断创新再发展,而且又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其进步较快,但其关键在疗效,因而也是论治中的重要方面。医学教育网
  (2)增补了大量经脉病证、症状。今以《帛书经脉》、《灵枢》、《经脉辨证论治》三部著作,做一简单比较,说明经脉病候的增补情况:①马王堆出土文物《帛书经脉》中记载的经脉病候,以手太阴肺经为例: 一本《足臂十一脉灸经》指出:“臂手太阴脉……其病,心痛,心烦而噫,皆灸臂太阴脉”(3症)。二本《阴阳十一脉灸经》指出:“是动则病:心滂滂如痛,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厥”(3症)。“是臂太阴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脘痛,心痛,四末痛,瘕为五病”(5病)。即《足臂十一脉灸经》有3症,而《阴阳十一脉灸经》有8个病症。②《灵枢·经脉》“肺手太阴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5症)。“主肺所生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7症);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尿色变”(6症)有11症。共有16症。③《经脉辨证论治》症状:内循行肺的症候:呼吸不利,喘、咳胸闷;水道不利,水湿泛溢,浮肿,小便不利;肺魄不安,恐惧多梦(9症)。外循行于形体肌表病证、症状:胸痛、缺盆中痛、肩背痛、上肢内侧疼痛、掌中热;经气厥逆,经气绝(7症)。手太阴相关脏腑病候:胸胁满痛,胃肠失和,呕逆便泄;肾经失和,阴股、髀、踹、骨行、足痛(10症)。经筋病候:手大指不能握固,举腕困难,手拇指转筋,拘紧疼痛,胁下积块;络脉病:手锐掌郁热,胀痛(7症)。共有33种病证或症状,较《灵枢》有较多增补。如果再加上虚实寒热四个证型辨证,其症状更多。说明深入挖掘经脉病候的重要性,但经脉实质病候尚不限于此。
  (3)扩展了经脉腧穴的主治范围及实用价值。针灸学从其历史发展来看,是比较古老的一门学术,经典著作《灵枢经》又称《针经》,是一本内容比较完备的针灸奠基之作,无论从经脉学说、刺灸法、临床应用,都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内经》中有180多种病证,但用中药治疗的只有13方,而且药味不多,其大量病证都是用针灸治疗,或取其穴或取其经。但这种内容一直沿用至今,未有显著发展,其经脉病候与腧穴主治作用,又缺乏系统的梳理,与客观病症的临床应用很不相应。有的经脉功能又与脏腑功能不相一致,因而给深入挖掘经脉与腧穴的应用,留有很大空间,有待积极发掘与研究。医学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只有深入挖掘理论深处的奥秘,开展实践医疗的应用研究,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腧穴的主治作用,过去存在严重的缺欠。如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主治功能严重脱离治疗小肠本经腑的病证,《腧穴学》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对小肠经诸穴的主治病证的小结中说:①治疗神志病;②主液病;③疮痔痈肿;④头面病;⑤发热。而无治疗小肠腑病的腧穴,存在本经腧穴主治与本脏腑病证脱节的严重倾向。主治神志病的腧穴有:前谷、后溪治癫狂痫,腕骨治惊风,阳谷治癫疾发狂、妄言奔走,支正治癫狂易惕、惊恐悲愁、好笑善忘,小海治痫发羊鸣。有六穴治多种神志病,但小肠经并没有主神志的作用。而且小肠(腑)的分清别浊、消化吸收功能也没有表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欠缺。在大肠经也存在这样问题,如手阳明大肠经有20个穴,涉及调理肠腑功能的只有3个穴,即合谷、上廉、下廉。这也不能使经与腑的功能相适应。在我们编著的《经脉辨证论治》中,小肠经的19个穴中,有15穴治疗本经腑病,发挥了本经穴治本经腑病的优势。其中最多应用的是后溪(6次)、肩贞穴(5次)、阳谷穴(4次)、支正穴(6次)、小海穴(7次)、听宫穴(7次)、翳风穴(4次)、前谷穴(4次)、少泽穴(4次),共应用过15穴72穴次之多,说明本经穴的主治范围有较多扩大,提高了腧穴的临床实用价值。如治疗小肠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腹胀、腹痛、腹泄等病候,就应用5穴,即后溪、腕骨、养老及下廉、小肠俞。如后溪配合谷有理肠胃之气机、止泻止痛的作用;后溪配天枢和上、下廉,四穴相配,有调肠胃气机,升清降浊,消胀止泄,治腹泻的作用;腕骨治腹泻属于热证者,可清热增液理肠导滞,和下廉配合,清热利湿,治湿热下利;养老和足三里配合,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这就突出本经穴治本脏(腑)病的特点,这是此前针灸文献缺少记载的。
  综上所述,经脉病候辨证论治的研究工作相当重要,经脉辨证与脏腑辨证二者有着同等的地位,二者都不可偏废。经脉病候辨证论治也同样强调理、法、经、穴、术。理即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法即针灸学的治法、治则;经即经脉,经脉即包括体表循行也包括内脏联属;穴即强调经穴应用应与经脉功能相一致;术即强调针刺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