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死了

《鱼堂主-评判思考》日更第839天

你好,我是鱼堂主。

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那些普遍的价值观正在面临冲击,越来越多普世的共识正在瓦解。

特别是大学教育,过去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现在变成了商场,学校成了任人挑选的商品。

不再追求批判性思维和复杂的推理能力,只剩下一个目标让学生满意。

学生没有因为接受教育而变得更聪明,反而整体上更愚蠢了,从这个角度上看大学教育已经死了,只剩下满足个人获得学习服务的商场。

人是怎么在无知中膨胀,又在膨胀中变得更加无知的呢?

答案就是:大学教育。

1、大学教育死了

说一个前几年,闹的特别凶的一个例子:

2015年的万圣节,一所大学舍监的妻子,也是该大学的老师。

她说:如果少数族裔觉得有些万圣节服装冒犯了自己,可以选择无视。

整体看这就是一个很平常的提示而已,但这句话让校园炸了锅,学生们痛骂舍监,说:“你的职责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一个家一样的地方……你懂吗?”

舍监回应说:自己不同意这个说法。

学生骂得更凶了,说:“那你为什么要接受这个职位?谁雇了你?你应该辞职……”

最后,学校出面向学生们道歉,舍监的妻子辞去教职,舍监本人也辞职了。

这个学校,叫耶鲁。

稍微有点逻辑常识的人,看这次争论都能看出问题核心。

如果有分歧可以通过讨论来说服对方,你觉得是舍监的职责是什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理由是XXX,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沟通过程,不管是拿出法律文件,还是学校职责说明都可以进行讨论对不对。

但是耶鲁这群学生,根本不给人家申明的机会,而是立刻反问到“你不同意我说的,那你为啥要接受这个职位呢?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不同意你说的,就不能接受职位。这些学生天然的默认自己就是正确的,我说你工作职责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这不是蛮横吗?

如果在旧时代,你有武力说服别人也就算了,偏偏自己啥权力没有,就靠聚众闹事迫使学校屈服,这就是蛮横且无知。

这种思维方式的简单化和暴力化才是反智主义的根源。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痛批耶鲁学生的做法:

“大学可不是一个保证让你开心的地方,如果你要的是这么一个地方,走,回家去,抱着你的泰迪熊,吮吸你的大拇指,直到你准备好上大学。”

这,说的是美国的高等教育。

2、为什么教育变质了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扩招,扩招后没有那么多学生,能达到学校招生标准怎么办,学校的办法就是降低门槛。

学校要维持运转要赚钱,就硬生生把教育变成了生意。

当教育变成生意事情就好办了,过去有能力考上才能上的大学,现在变成了只要给钱,阿猫阿狗都能上大学。

这个时候学校就从教育变成了买卖,不再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复杂的推理能力,而是跟别的买卖一样——让客户满意。

完全市场的学校为了让学生顾客满意,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成人乐园。更好的宿舍、更好的食堂、各种课外娱乐活动,最重要的是更低的学业要求。

特别是最近几年流行的给老师打分的方式,用学生的满意度来判断老师的好坏,这不是瞎扯淡。

学生有这个能力那还当什么学生,直接去做老师不好吗?

学校也知道学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就在一些看的见的地方让学生打分。

老师讲课风格怎么样啊?

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吗?

老师有让你上课的时候感到愉悦吗?

被学生拿住命门的老师们,哪里还敢管学生,当然学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变成了大爷。

如果学习成绩不好,是老师水平的问题,学生看老师的眼光,也从过去崇敬变成了挑选。

每次给老师打分就跟选妃子一样,某某老师衣服穿的太邋遢了,某某老师身材影响我上课心情,这样的环境还指望他们学个什么玩意。

最近几年网上爆出不少老师上课的视频,新东方老师上课最刺激,讲一个知识点要接着讲个段子跳个舞,每个英语老师同时要是一个相声演员。

因为教育成了一桩买卖,因为顾客永远都是对的。

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好坏对错的标准,不再由逻辑、事实和老师的学识来决定,而是由学生的好恶来决定。

学校从一个教育学生理性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的地方,演变成了成人托儿所。

在学校学生都是对的,学生永远是可爱,学生永远是最厉害的!

这就是学校教给学生们的一切。

塔夫茨大学的教授丹·德雷兹内就说:

“大学的目标就是用愚蠢的方式阐述愚蠢的观点,然后通过与同学和教授的互动,知道自己有多蠢。”

3、学生把变蠢当做荣耀

学校不仅把学生教蠢了,学生也开始把愚蠢当荣耀。

学生把学校当商场,老师变成了随意挑选的商品,觉得老师讲的不好还可以写评论举报。

这个进一步把愚蠢加大,自己成绩不好不看自己是否努力,转而责怪老师能力不行。由此来推卸自己应该努力的责任,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不就跟一个小孩摔倒,爸妈用手捶地,替他出气不是一个道理。

成年人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

就是你明白了,这个世界不再以你为中心了,没有人像爸妈一样永远围着你转了,该自己承担责任了。

我讨厌你,所以我离你远点儿——这是成年人之间交往的规则;

我讨厌你,所以你必须消失——你要是这么行走江湖的话,那你爸妈必须得永远跟在你后面,随时替你捶地了。

当大学教育变成一门生意,对所有人开放之后,大学生们不但普遍变蠢了,更严重的是,他们还因此而洋洋自得。他们误以为,他们越是蛮横无理,就越是强大。

特别是网络社会聚焦了,大批的反智言论,它们像蝗虫一样聚集在一起,看到不顺眼的就疯狂围扑上去将其剿灭。

罗翔教授发了一句感慨勉励自己,在网上被骂到退出微博,张文宏说早上不能喝粥,有人说喝了一辈子粥了,为什么现在不让喝。

还说人家卖国,这样愚蠢的言论天天出现在网络,看到一个个向自己屈服的人,让他们更加沉浸在对无知的崇拜之中。

无知并不是问题,但是以无知为荣、以无知洋洋自得,甚至以把无知当作美德,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4、懂一点比无知更可怕

现在资讯发达了,教育普及了,普罗大众都以为自己变聪明了。

以为自己懂一点的患者,在指挥医生开药。

“大夫,我觉得最近走路没有力气,给我打几个吊瓶吧”。

以为自己懂一点的家长,在指导老师怎么教育孩子。

“老师,你没听说过皮格马利翁效应吗?我们家孩子说2×3=7,你也得夸他真聪明,一天至少三次,听见没?

网络信息发达可以便捷的获取信息,会让人产生一种幻觉,拥有知识自己就是专家。

实际上,知识本身不等于专家,更重要的是知识背后的研究方法,思想方法,但网络给了人们盲目的自信。

很多人拿着一个理论名词,就开始到处显摆自己多牛X,你问他,这个理论是什么含义,能用来解释什么问题,你对类似的某个理论怎么看?

他啥都回答不上了,反而会拿出网上搜来的案例反驳,不就是XX理论吗?这叫啥子知识嘛,骗小孩的吧?

网络是给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不是给我们认识世界的结论。

创造这样认识世界的能力,绝不是谷歌一下或百度一下所能达到的。

渐渐的人开始失去思考能力,只能对一些极端观点进行条件反射一样的接收。

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有人摇铃铛它们就流口水。

而有思考能力的人,已经被群众搞怕了。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向公众解释的职责。

这是一个知识膨胀,智识退化的时代。

··················读书·思考·行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