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体中,“机油”的润滑作用很重要

在短板理论的年代,我们都知道一个桶的盛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板来决定的,但是时代发展很快,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能力和手段高度发展,一个组织的最大产出,再也不受最短的木板的制约,而是由长的木板们来决定,更严谨点说,是由长的木板们的协同效果的优劣来决定的。

道理很简单,在木桶理论里,所有木板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所以短板就制约了水量。但换个思路,不是一只桶,而是一个水池,板短了,用水泥砌墙,木头堆里混了一根橡皮管子,只要橡皮管子足够长,能直接接到大水池了,源源不断供水,连“盛水”这个命题也就不存在了。-----你可以展开来使劲地想。

但关键是,当集合在一起的,不再是属性单一的木板,而是各种各样的材料,甚至有砖头水泥橡皮管金属棍等等,如何把他们各自的能力发挥好,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一个组织里,一定有这样几个部分组成:拿主意的人,执行的人,还有一些协助执行的人。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一个说法叫“加强中台”,大概就是指第三种职能而言(可能是人力、后勤,也可能是技术支撑平台等等)。

撇开作业层面的中台概念,单说说人文层面,因为一个公司的人文(做事风格和习惯),更多地靠中台来营造和维系的。

拿主意的人,这个角色通常具备雷厉风行的特色。但是人毕竟都是人,雷厉风行就难保有不好把握尺度的地方。如果中台,一味地唯上,以“老板这样交待的”为由,不问青红皂白,强制执行-----往往为了展现执行力强,会加码实施。加码实施这种现象,在很多机构,都被看做是好事。但实在是值得商榷。

举个不很恰当的例子说,如果老板盛怒之下,说把谁谁家房子给烧喽,执行层也不折不扣地去执行,甚至加码,把人家里还有一头老牛也顺手杀了,这不是在打着“听老板的”的旗号,把老板给害了吗?在这方面我真的十分佩服润公他老人家,他总能敏锐地发现一些人“打着我的旗号反对我”。所以,真正聪明的拿主意的人----从历史堆里去找吧----总是对那些一味地把自己的指令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执行的人们,持警惕态度。

举两个大家公认的润公和周公之间的相知、相护持的例子吧。

一个例子是在转战陕北的时候,被刘戡追得烦了,润公火了(领导有发火的权力的),叫在路上插上自己“由此向东”的牌子。当然这是不妥当的,如果换个人,一定极力劝阻,结果会闹得不可开交。但周公(在这里可以看作是决策者的辅助,也可以看作中台,因为具体执行的是警卫员)让警卫人员插上,等部队过去了,让后续人员把牌子收掉。润公有没有看到这一幕?我想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太默契了。甚至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有周公这样能周全安排的人在,润公才可以胆大放心地适当地发发脾气,如果身边没有一个能把事情处理周全的同伴,不就有问题了吗。

同样的例子反过来也存在在润公和周公之间,只是角色换了。新政协召开之前,冯玉祥将军在归途中因火灾事故离世,周公盛怒于保卫工作没做好,大骂下属“猪脑子”,这时候润公闻讯赶来,悄悄地做手势把惶恐不安的保卫系统的人员请了出去,他与周公单独谈(电影《建军大业》片段)。这个把人请出去的动作,和人们离去的场景,毫无疑问周公是看到的,要是换个人,说不定会说,“别让他们走,我还没骂够呢”,那就小孩子脾气了。

有默契的聪明人之间,经常会有刹车(刹车就意味着反向用力),并且相互明白对方的刹车的含义,能理解对方的善意。这要求处在事情的主导的一方要有胸怀,在踩刹车的一方要有把握周全的技巧。

有的人与人之间相处,就是觉得愉快,哪怕是争吵,也是愉快的,我想就是有了这样的默契。

我最喜欢的是那种可以有观点的不同,甚至可以争论,但在人格上相互尊重。比单纯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愉悦得多。

我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中,发现这样一个惯例:越是崇尚不唯上的团队,相互踩刹车的现象越普遍,因此事情“搞到不可开交”的机会越少,所有人热心投入的比例也越高,反之,当“老板让我”这句口头禅盛行时,热情普遍低落,相互之间成为交易而不是护持。当然,在这里头,最可怜的是那个被称为“老板”的人。据我看,一个人如果完全不靠外力,自己把事情能做周全做妥当的比例是不高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都在靠周围的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在周围气场和频率牵引着,修正我们的行为和避免可能要发生的错误。这种来自外界的对我们有益的气场、频率有时候可能不是以我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我们都在自己做好学生的年代,体验过老师的慈眉善目、循循诱导,也体验过有的场合老师的暴跳如雷,直言厉斥。在大乘佛教里总被塑造成慈眉善目、甚至是女性形象的观音菩萨,在金刚乘里却又往往呈现忿怒相,为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台就是润滑的机油,它的质量好坏,决定了一台机器的运转质量,和运转寿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