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郡·泗水亭·泗水国·泗水县
泗河,一条古老的河,一条比炎黄子孙的血脉的流动更悠久的河,积淀着太多的古老的东方文化元素!泗河古称泗水,禹治九水之一,明朝始称泗河。泗河文化在历史上的影响有多大,有多深,这是值得挖掘的丰富宝藏。仅仅地名,古往今来,因泗河而得名的就不在少数,世所罕见。
泗水郡,因泗水穿郡而过得名。秦始皇并天下,划定三十六郡,泗水郡为其中之一。辖区位于今天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四省交界处,大致有徐州市、宿迁市、淮北市、宿州市、鲁西南部分地域,领16县,郡治相县。公元前201年,汉废泗水郡,因开国皇帝刘邦是郡北部沛县人,改称沛郡。
泗水亭,位于江苏省沛县。亭是秦汉时代政府最基层的组织,设于交通要道处,十里一亭。职能负责治安,缉捕盗贼,接待使者,传递朝廷文书。《史记·高祖本纪》说:“高祖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刘邦38岁任泗水亭亭长,在这个小职位上竟然干了八年之久。为纪念刘邦“龙飞”此,早在西汉,汉二代就建起泗水亭和高祖碑,班固曾作《泗水亭碑铭》。当今,江苏省沛县县城建有一处泗水亭公园,公园内新建泗水亭,亭为两层阁楼,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书写“泗水亭”匾额,重刻了班固碑文。
泗水国,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从东海郡分出3万户,设立了泗水国,将自己的侄子刘商封为泗水王。刘商把位于泗水畔的凌城,定为国都。泗水国人口十几万人,属地大致在今天的江苏省的宿豫区东部、泗阳县一带。西汉末年,王莽称帝,泗水国被废。泗水国共有六世国王,历125年。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一度恢复了泗水国,时间很短暂。泗水国的存在已被考古所证实。2002年南京博物院发掘泗阳县境内三庄汉墓群泗水王陵--大青墩墓,出土了九辆马车和刻有“泗水王口”汉隶的椁板。
泗州,设置于公元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辖地大致在今天的盱眙县、明光市、泗县、泗洪县一带,相当于地级市,辖县多达七个,少至三县。史志称泗州:“江淮险扼,徐邳要冲,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必争”。州治泗洲城,原址在宿豫区郑楼,后因洪水,于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53年)迁于临淮县,今江苏省盱眙县北。泗州城南临淮水,西靠汴河,“山水朝拱,风气凝萃”,是唐宋两代漕运中心,商贾云集,辎铢喧闹,辉煌千年,有“水陆都会”之名。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河夺汴入淮,千古名城遭到灭顶之灾,淹没于洪泽湖底,“永为鼋鼍之窟”,民间流传着水母娘娘沉泗州的传说。泗州州治迁至虹县县城。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泗州。古泗州城已经沉没湖底300多年,考古专家正在挖掘部分泗州城遗址,也许将来可以开发为水中游古城的旅游区。
泗县,泗洪县,泗阳县,当今这些以泗字开头的县,自西而东,均在洪泽湖以西以北,为古泗水的中游流域。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全县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总人口90万人。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西与泗县接壤,北与泗阳县为邻,全县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总人口102万。泗阳县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全县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人。该县倾力打造“泗水古国、杨树之乡、运河新城、宜居家园”的城市名片,对我们启发很大。
泗河的发源地在山东省泗水县。泗水县总面积为111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2万。公元591年,隋朝开皇十一年,撤卞县,合并汶阳县,改称泗水县,隶属鲁郡。撤并前,县境西部为汶阳县,东部为卞县。后来,泗水县一度废置,然后复置,县名沿用至今。泗水之县名的历史不算很长,但泗水之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虞夏为徐州之域,商为卞明国,周秦为鲁卞邑,西汉置卞县。泗水县位于沂蒙山区西边缘,地势东高西低,泗河自东向西,穿境而过,流入曲阜市,再向西进入兖州市。中国的河流自西向东流淌的居多,反向的较少,老百姓说:孔子门前水倒流。
古诗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一条泗河串起了无数熠熠闪光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