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这海报,让多少人错过了豆瓣9.5
最近一条热搜,让不少网友感叹「次元壁破了」:
#原来爱因斯坦还给陈独秀求过情#
爱因斯坦,陈独秀,两个人看起来毫无交集。
这是怎么一回事?
1932年,陈独秀被捕。
爱因斯坦得知此事后,给蒋介石拍了一份电报。
称陈独秀是东方的文曲星,请求给予释放。
实际上,不只爱因斯坦,英美哲学家罗素、杜威也都为陈独秀求过情。
这令网友感到十分意外。
但历史上这么神奇的中西交集还不只一处。
一百多年前,还有一群中国学生远赴重洋。
与大作家马克·吐温谈笑风生,比邻而居。
他们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他们的传奇故事,同样值得刷爆热搜——
幼童
这套央视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5。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张海报。
模糊不清的人脸,整齐划一的服装,给这张海报平添几分恐怖感。
甚至让许多网友误以为这是一部恐怖片。
别被吓退。
其实这张海报中的人物,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孩子。
他们在一百多年前创造了历史。
当时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大清留美幼童。
还记得中学历史书上的这幅图片吗?
书上那短短的半句「选派留学生深造」,就是这一百多位幼童的一生。
故事开始于1871年。
饱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欺凌的清政府,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
派遣幼童留美,师夷长技以制夷。
幼童的选拔标准很严苛,涉及年龄、性格、容貌等各个方面。
甚至连名字起得不好都要家里现改一个。
尽管如此,依然有120名幼童被选出。
他们离开家乡,开启了自己15年的异国生涯。
接下来的故事,他们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异域风情,总是那么的新鲜。
初到美国,幼童们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他们四处参观,惊叹于刚刚发明的电灯和电话机。
时代的洪流让清王朝走向覆灭的边缘,而这群孩子却意外地触摸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他们的人生注定和其他孩子不同。
人到异乡,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吃穿住行。
幼童们被分配到新英格兰地区,这里是美国的教育中心。
坐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三大顶级名校。
而且,大文豪马克·吐温一家也刚刚搬到这里。
和现在的很多留学生一样,幼童们也住进了不同的寄宿家庭。
生活条件中产以上,比很多本地儿童都要好。
他们无需上街做工,不用为生活所困,只需专心学习。
不过,更大的难题也随之而来——
初到西方的幼童们,如何融入当地生活。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社会对中国人并不了解,甚至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幼童们因此经受了很多异样的眼光。
由于他们体型瘦小,还梳着长长的辫子,所以经常被搞错性别。
就连《纽约时报》的报道都闹出了乌龙:
「昨天到达旧金山的三十位中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都是优秀的有才智的淑女和绅士。」
幼童们常会因此而感到窘迫。
每次出门,还总少不了被本地孩子追着喊「中国女孩」。
渐渐地,他们开始改变发型,偷换西式服装,试图融入当地人。
孩子们的适应力强,慢慢也习惯了美国的生活。
外语也难不倒他们。
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就从语言学校毕了业,令美国人诧异不已。
当地的美国报纸称:「中国学生确实是美国青年的榜样。」
按当地习俗,每一届中学毕业生都要参加讲演会。
凭着口才和思想,中国孩子们成了这场讲演会上的明星。
幼童中的梁敦彦,发表了名为《北极熊》的演说。
犀利地讽刺了当时的某些种族歧视论调:
「这场战争中最荒谬的一个说法是,土耳其人是亚洲人,因此他们不许呆在欧洲。以此推论的话,那么美国人都应被赶回欧洲,而俄国人自己英国从亚洲被驱逐出去。」
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掌声。
他还应听众要求,再次上台致谢。
这是这所中学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情形。
而同年毕业的幼童蔡绍基,在讲演中说:
「中国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终将醒来并注定会骄傲地屹立于世界。」
身在异乡,这些孩子们依然惦念着祖国。
但还远远未到到他们的归期。
之后,这群幼童会升入美国当地的大学。
其中有22位被顶级名校耶鲁大学录取。
一个个大清幼童,长成了风华正茂的留美青年。
他们像当地的年轻人一样,上课、约会、恋爱。
他们热爱自然科学,博览人文社科,离四书五经越来越远。
有些人还信仰了基督教。
见到这般景象,清政府的保守派官员坐不住了。
他们只想让幼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愿看到他们身上的改变。
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幼童们的学习和生活,被安上了条条框框。
不准学习钢琴、美国的地理,或是英文诗歌。
还要每三个月回到留学事务局,学习中文。
背不下来就会被那里的教员惩罚。
在幼童眼中,这些教员远没有学校的老师们和蔼可亲。
因此,他们把留学事务局称为「地狱楼」。
要知道,自由的种子早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越是被限制,就越是要挣脱。
他们迫切地想逃脱留学事务局的管束。
有人选择去当反叛的先锋。
谭耀勋就是其中之一。
在某个寻常的一天里,他剪掉了头上的辫子。
结果当然是引来了留学事务局的暴怒。
他被提前遣送回国。
但就在被遣送的火车上,谭耀勋选择了逃跑,并且宣称和留学事务局脱离关系,留在了美国。
这一举动无疑给留学事务局,还有远在大洋彼岸的朝廷敲响了警钟。
况且,当时美国颁布了《排华法案》,华人处境进一步恶化。
种种因素下,清政府决定将幼童从美国撤离。
当时的幼童中,有一半已经就读于美国的各个大学。
但在这个暑假后,他们再也不能与同学们相见。
他们的西方之旅到这里只能前功尽弃。
被迫与美国的亲友告别,踏上回国路。
这些幼童们当然高兴不起来。
他们带着惆怅和无奈,试图重新适应这片已然陌生的故土。
回忆起刚回国时的情形,幼童中的黄开甲这样说道:
「我们身着旧金山中国裁缝的杰作,也许很难被时髦的上海人看上眼。我们的神情举止在他们眼中一定像一群怪物。」
他们长着中国人的面孔,言行举止却是西方人的模样。
被当时的老百姓当做异类。
甚至被《申报》形容成不入流的混混:
「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
对于这些幼童来说,就连回自己家,都变成了一件难事。
毕竟他们的容貌不似幼时,也早已忘记家乡方言。
比如黄开甲就被家里的仆人拒之门外。
这群幼童年少离家。
在国外时,意气风发。
回国后,却成了「过街老鼠」。
但他们的故事远还没有结束。
壮志未酬的少年会向国家和人民证明自己。
回国后,这群少年便各奔东西。
当中不少人被分配到学校,重新学习知识。
由于已经在国外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五年的学制。
毕业后,他们被分配到福建水师。
其中就有薛有福。
薛有福与其他幼童一样,虽然离开了美国,但依然思念着美国的人和事。
薛有福曾给自己的女友凯蒂写了一封信。
「你那里现在一定是冰雪交加,而此处正是春暖花开,我真想你能来此和我共享快乐的季节。」
可就在此时,马江海战爆发了。
结局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
仅仅过了不到一个小时,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薛有福和舰船上的另外三位留学幼童,用他们的死证明了他们的忠诚。
当时的《申报》也慨叹:
「打仗均甚出力,惜以孤掌难鸣,未克大展其技。」
从那之后,凯蒂再也收不到薛有福的回信。
算起来,这一年本该是薛有福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之年。
除了留在国内的幼童之外,也有人选择辗转回到美国。
李恩富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美国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以顶尖成绩从耶鲁毕业。
1887年,出版了回忆录《我在中国童年的故事》。
这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本英文著作。
书中,李恩富用生动的文字,塑造出正面的华人形象:注重礼节、珍惜时间、辛勤劳作……
令许多西方读者重新认识华人。
也使他成为美国知识阶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不久后,李恩富与当地名门望族的千金喜结连理,成家立业。
他本可以享受安乐的生活,优越的社会地位。
然而他却选择了最为艰难的一条道路——
以笔为矛,为同胞的生存权益而抗争。
当时是美国排华浪潮最为激烈的时刻,甚至有人高喊口号:「中国人必须滚开!」
李恩富正面硬刚,写下一篇题为《中国人必须留下》的檄文。
言辞犀利到什么程度呢?
不仅指出了华人劳工被歧视、被压迫的处境。
更对美国所谓自由平等的理念发出质疑:
「看看现如今的美国人是如何对待其他人种的吧,人们难以想像这个国度,在她诞生之初,亚伯拉罕·林肯将其立国之本归于自由。它靠着对其他民族的欺压而膨胀,这就是他所谓的自由吗?靠着建立在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压迫掠夺之上的自由吗?这个共和国如今和它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了多远?我们只需看看他们通过的《排华法案》即可。」
结果可想而知。
李恩富失去了婚姻、孩子和家庭。
而他在美国的呼号也只能是无疾而终。
失去一切的李恩富,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
1943年,李恩富逝世的5年后,美国废除了持续61年的《排华法案》。
如今,亚裔反歧视运动复兴,声量渐强。
大洋彼岸,正有许多同胞延续着李恩富的遗志。
看完这部纪录片,鱼叔明白了它凭什么能拿到9.5的高分。
因为它让这群鲜为人知的人物,重新活了过来。
它带着敬畏之心,补全了教科书上未能言尽的那段历史。
留美幼童的一生,几乎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打从出海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背负着一个国家沉重的命运。
几经沉浮,满目疮痍。
多得是身不由己的时刻。
但他们的热血从未冷却,从未放弃青云之志。
有些人战死海上,为国捐躯;
有些人身在异国,笔耕不辍。
在波谲云诡的时代激荡中,他们一次又一次做出了无愧于心的选择。
这些小小年纪就远赴重洋的孩子,最终都长成了参天大树。
无论身在何地,都在为中华之崛起,奔走呼号。
上左起:梁敦彦、容尚谦、史锦庸
中左起:吴仰曾、康赓龄、曹家祥
下左起:潘斯炽、周寿臣、黄耀昌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了中国各行各业的先驱。
在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他们当中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还有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
没有他们的奋斗,就没有我们如今的生活。
知史明智,行以致远。
向先辈致敬,吾辈当自强。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