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为什么要爱他人?

(二)关于爱他人
前面我们讨论了爱的教育,重点讨论了为什么要爱自己以及如何爱自己。接下来,我们讨论为什么要爱他人以及如何爱他人。
爱他人主要包括三种爱:亲爱、友爱和恋爱,也可称之为三种情:亲情、友情和爱情。与之对应的是三种人:亲人、友人和爱人。除此之外,完整的爱他人还包括爱邻居和爱一切陌生人。只是,对孩子来说,我们需要先从亲情、友情和爱情教育开始,然后逐步将亲情、友情和爱情扩展为完整的社会情感。
1.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
没有人能够完全拒绝社会交往,没有人能够遗世而独立。不参与社会交往和政治生活的人,离群索居的人,就是怪物。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参与社会交往的人,“非神即兽”[1]:要么是人中之神,要么是野兽之王。王者可以做孤家寡人、称孤道寡,但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社会交往兴趣,不仅自己会自闭、孤独、难过,而且会有反社会的倾向或危险。
也因此,当我们提倡“把人格教育作为第一教育”时,首先就是要发展孩子的社会情感或社会交往兴趣。一个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好,这当然不错。但是,如果我们教育让孩子仅仅只是学习成绩好,而且因此目空一切,鄙视他人,不尊重他人,那么,这就是教育的失败。既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这个孩子会为此付出代价,这个孩子无论在哪里都会迅速被人厌恶、被人拒绝。别人会因为这个孩子的存在而感到痛苦,这个孩子自己也会过得辛苦。
相比之下,如果某个孩子不怎么聪明,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如果这个孩子能够自食其力而且尊重他人,如果这个孩子能够与人为善、与人合作,给他人带来快乐,那么,这就是教育的成功。我们不反“智力”,我们不赞成“反智教育”,但是,我们更关注人格教育,我们更关注人格中的社会情感或社会交往教育。
为了发展孩子的社会情感和社会交往兴趣,我们需要重视孩子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在亲情、友情与爱情三者之间,西方教育传统似乎侧重友情和爱情,而中国教育传统侧重亲情。两个传统侧重不同,各有优势。亲情、友情与爱情哪一个更重要?这很难回答。最好将三者关联起来,寻找三者的内在关系。
2.亲情教育为什么是重要的?
亲情是建基于血缘关系的血亲之爱,其核心是父母爱子女与子女爱父母。有人说,不重视亲情的人是畜生。这不对,畜生也有亲情。大家可以去看一部电影《帝企鹅日记》,也可以去看看《狼图腾》,亲情是人类和其他所有动物的自然本能。
我们并不宣传“愚忠愚孝”。中国传统也并不宣传“愚忠愚孝”。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思路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相反,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
我们只是强调:孝心或天伦之乐原本是整个动物界的自然情感,不要破坏情感发展的自然规律。整个动物界都有美好的亲情,我们只要做的不破坏自然的亲情就行。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赞成“养儿防老”这样的逻辑。相反,我们更愿意承认,父母爱孩子,总是多于孩子爱父母。这并非因为父母之爱是无私而伟大的,仅仅因为,父母知道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父母爱孩子,意味着父母爱自己。父母将孩子视为自己的产品,而孩子不会将父母视为自己的产品。产品总是属于其制作者,而制作者却不属于产品[2]。这样看来,父母爱孩子,总是多于孩子爱父母,这就容易理解。
但是,承认父母爱孩子总是多于孩子爱父母,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对父母不讲孝道。“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养育孩子很辛苦,孩子应该有基本的感恩之心。父母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朋友,对父母之爱可以扩展为对他人对世界之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3]”若对自己父母的养育之恩无动于衷,则说明这个人对世上任何其他朋友或领导也会麻木不仁。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没有基本的爱心,他就不会有完整而真诚的友爱,也不会有完整而真实的恋爱。
正因为如此,重视“孝悌”精神成为中国基本传统和古风。中国传统教育的经典《尚书》就以“孝心”、“孝道”作为开篇。《尚书》难读,但第一篇并不难,它既是一篇政治哲学,也是一篇教育哲学。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尚书》开篇讨论的主题是“尧帝如何选拔接班人”,但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尚书》开篇的主题是“把人格教育作为第一教育”或“把人品作为选拔干部的第一标准”。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如此看重孝悌之爱?因为孝悌之爱可以扩展为对他人的友爱以及对权威的忠爱。《论语·学而》的说法是:“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中国传统教育将天伦之乐当作培养社会情感的基本途径。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美好的亲子关系美好的天伦之乐将如何影响孩子的友情和爱情。
3.友情和爱情教育为什么是重要的?
友情与爱情很近。友情一般指同性之间的亲密伙伴。爱情一般指异性之间的亲密伙伴。
友情之所以重要,主要因为朋友总是因志同道合而相互亲近,可以从朋友那里看到自己。认可朋友,就是认可自己。朋友给自己带来相互合作的安全感,也带来情感交往的归属感。
爱情比亲情、友情更浓烈。恋人之爱之所以浓烈,不仅因为有身体欲望在起作用。“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4],还因为彼此将对方视为自己最好的精神伴侣或灵魂伴侣(soul mate)。
即便在幼儿园、小学,我们也要重视友爱和恋爱教育。没有绝对的“早恋”这个说法。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是美好的古典爱情[5]。古人认为“两小无猜”是美好的事情,不会认为两个人太小,没有资格谈恋爱。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鼓励和鼓动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就谈恋爱。我们只是强调:尊重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自然规律,不要压抑,不要破坏孩子情感发展的自然规律。
这个自然规律是:先有亲情,然后有友情。有了亲情与友情作为奠基,爱情就会水到渠成,不会纵欲、失礼,更不会性冷淡、情感冷漠。相反,如果缺少美好的亲子关系及其情感依恋关系,孩子就不会发展出美好的友情和爱情。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现代心理学的印刻实验值得关注:这个实验不仅证明亲情、友情与爱情有内在的关联,而且提醒家长:3岁前后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期。错过了关键期,孩子一辈子都不会有正常的情感。
奥地利科学家洛伦茨在研究中发现,刚出生的小动物往往追逐它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情感依恋。比如,在小鹅出生的当天,如果让一只母鸡在前面晃动,那么,这群小鹅就会整天依恋这只鸡妈妈而不再理睬它们的鹅妈妈。洛伦茨把这种依恋现象称为“印刻”(imprinting)。[6]
洛伦茨在另外的研究中发现,3岁之前尤其是半岁前后是孩子“情感依恋”印刻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如果发生在“育儿所”或“孤儿院”,婴儿会开始把某个护士当成母亲并与之建立联系。而这种萌芽状态的关系却因护理人员的日常换班被摧毁。他会对情感寄托逐渐失去信任。最终,失去情感寄托的孩子会放弃母亲依恋。从此,他便拒绝来自所有同类的情感刺激。他会将自己的脸转向墙角,其中有些孩子会变得自闭或走向死亡。[7]
也就是说,婴幼儿在建立情感依恋的关键期如果遭遇多次失败,就会彻底放弃情感依恋的尝试。其实,即便到了青少年甚至成年期,人在多次遭遇打击之后,也会发生“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绝望心理。成人的连续失败导致“习得性无助”与婴儿因依恋失败导致自闭隐含了共同的心理学原理。[8]
洛伦茨发现的印刻现象在另外的心理学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并发展新的方向。与洛伦茨所做的禽鸟印刻实验相比,哈罗(Harlow H.)的猴子印刻实验给教育学带来更加直接的警示。
哈罗将刚出世的小猴隔离起来, 给小猴子提供了两个替身妈妈而离开自己的亲生母亲。一个替身妈妈由铁丝做成,可称“铁妈”。铁妈的胸部安装了一个可提供奶水的奶瓶;另一个替身妈妈由绒布做成,可称“布妈”。这两个“妈”都保持恒常体温。
研究发现,小猴子更愿意依偎在布妈身边,即便去铁妈那里吃奶,吃奶之后,也立刻回到布妈身边。猴子用自己的行为证明“有奶便是娘”的传统观念可能是错的。当遭遇惊恐时,小猴子会紧紧抱住布妈寻求安全。对小孩子来说,“娘”意味着爱抚、柔软、温暖的陪伴。[9]
后来,小猴子长大了,哈罗将猴子带回猴群,恢复猴子的群居生活。哈罗发现,这些在替身妈妈身边长大的猴子对异性没有任何兴趣。即便采用人工受精,使一些猴子怀孕、产子,这些猴子也没有基本的母爱行为。她们不喜欢甚至虐待自己的孩子。[10]
印刻实验提醒父母和老师,孩子的情感以及学习是有敏感期或关键期的。孩子在敏感期或关键期之内会快速有效地建立情感上的亲密关系或学习某些知识或技能。但是,如果错过敏感期或关键期,孩子的情感本能或学习潜能就很难被发展出来或被彻底丢失。
哈罗的猴子长大之后为什么没有正常的情感?原因就在于,猴子在其情感的敏感期,没有实现正常的依恋“刻印”。奶虽然也是基本的生存条件,但是,孩子并不认为“有奶便是娘”。对于孩子来说,还有比奶更重要的生存条件。孩子除了需要奶,更需要情感依恋。
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享受足够的母爱,如果孩子小时候缺少柔软的亲吻、抚摸、拥抱、呢喃、游戏或陪伴,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就可能变得孤独、自闭,就可能对任何亲密关系表达不信任,甚至对异性没有任何兴趣。
在孩子3岁前后,最好适度放松,让孩子享受更多的自由、宽松、爱,让孩子接受父母的拥抱、抚摸和亲吻。3岁之后,逐步引导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到了9岁前后,才开始正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做事的能力。
相反,如果让孩子在3岁前后就接受严厉的管教,如果没有让孩子与父母建立亲密的情感依恋关系,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就可能发生严重的情感危机。
华生是美国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风云人物。在1928年出版的《婴儿与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中,华生对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提出警告:父母永远不要拥抱和亲吻儿童。[11]
华生的理论影响了很多家庭,也影响了华生的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从没有想过亲近父母,因为那是一个禁忌。后来,华生的两个儿子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一个儿子自杀,另一个儿子则精神崩溃。华生的女儿多次自杀未遂。华生的儿子的女儿(华生的孙女)后来也自杀身亡。华生女儿的女儿(外孙女)则患有抑郁症,常有自杀的念头。[12]
除此之外,洛伦茨和哈罗等人的印刻实验给教育带来的启示是:
第一,父母最好亲自陪伴孩子,没有人能代替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自己的带孩子自己带,不要把3岁之前的孩子交给保姆或远方的爷爷奶奶。培养情感的最好途径是和孩子一起吃饭、睡觉、说话、游戏、游玩。也不必过早地让孩子分床睡觉或独立生活。如果孩子过早地展开独立的生活,他可能因为没有享受足够多的依恋情感而变得焦虑、冷漠。某些孩子之所以在青少年阶段依然保持“抱着布娃娃”睡觉的习惯,可能与小时候没有从父母那里享受足够的拥抱、爱抚有关。
第二,不可过早地让孩子学习书本知识或过理性的生活。如果孩子过早地学习书本知识或过理性生活,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变得孤僻、冷漠。比如,父母可以在孩子3岁前后就让孩子跟数字打交道,采用游戏或艺术的方式让孩子玩数学游戏,让孩子尽早建立数感。但是,不可让孩子过早地沉迷于数学。如果孩子在3至6岁就痴迷于数学,父母倒需要警惕孩子对真实的生活失去兴趣。如果孩子在3至6岁已经迷上了数学,父母最好做两件事,让孩子有所补救。一是带孩子到户外运动。二是带孩子参加必要的亲友聚会或同伴聚会。以足够的户外运动和情感交往来冲破孩子封闭或自闭的倾向。
第三,不可让孩子过早、过度地玩电子游戏。手机以及电子游戏类似哈罗的“母爱实验”中的“铁妈”。孩子长时间跟铁妈在一起,他长大之后,就可能孤独、自闭甚至对同伴对异性不感兴趣,他长大之后,到了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可能对异性不感兴趣,他会拒绝恋爱、拒绝结婚。
总之,3岁前后的关键教育之一是情感教育。在这个阶段,父母最好给孩子提供柔软、温暖的陪伴而不让孩子从父母那里感受到僵硬、疏远或冷漠。培养孩子的独立品质是需要的,但对于3岁前后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发展到独立生活、独立做事的年龄。
强调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并不意味着3岁之后,情感教育就不重要。相反,3岁前后的情感发展模式,会成为人的终身现象。
比如,3岁前后,孩子会“认生”。即便到了成人阶段,人也会“认生”:只与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人交往,拒绝与那些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人交往。
比如,3岁前后,孩子向某个人发出情感依恋的信号之后,如果那个人不理睬孩子,对孩子冷漠,那么,孩子就会将自己的情感依恋的对象转向他人。如果孩子发现周围所有人都不可靠,他就会将视线转向墙角,逐渐“自闭”,拒绝与任何人建立情感依恋关系。这个情感交往模式同样也会伴随人的终身。即便到了成人阶段,在对某人示好而多次遭受某人的冷遇之后(热脸贴上冷屁股),成人会放弃对此人示好而另寻新欢。
因此,强调3岁前后是人的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有两个意义:一是在孩子3岁前后,父母要亲自陪伴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发展出正常的情感依恋关系。二是将陪伴进行到底,最好的爱,就是陪伴。

参考文献:

[1]详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9.

[2]这个观点主要受亚里士多德的启发,详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

[3]详见:《孟子·尽心上》。

[4]详见:《礼记·礼运》。

[5]详见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6]详见:李长氓.印刻:心理学上的新见解[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3):116-118.

[7][奥]洛伦茨.人性的退化[M].寇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63-164.

[8]详见:[美]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33.

[9]详见:[美]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08.

[10][美]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08-310.

[11]详见:[美]D. 舒尔茨,S.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叶浩生,杨文登,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97-298.

[12]详见:[美]D. 舒尔茨,S.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叶浩生,杨文登,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98.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