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趋同不变在Y染色体单倍群短串联重复序列上的反映
编者注:这篇文章写于2012-06-22,今天搜索此文时,发现已被新浪博客删除,而且连底稿也没有找到。有两位转载此文的博客也无法访问。幸得对博文网页做过保存。
此文内容,笔者一直视为“诺贝尔奖金级别”的科学发现。如笔者在总结自己在分子人类学领域的“第一次发现”所言:
Y-DNA上的短串联重复 (STR) 的重复次数值是具有意义的,本文发现在相同或相似环境中的共同或杂居人群,不同的Y单倍群在STR:DYS385a位点上具有趋同进化现象,即重复次数向趋同方向进化! 同一Y单倍群,分布范围越广,环境多样性越杂,该单倍群DYS385a位点多样性也就越多,反之亦然! 千年左右的扩散造成的STR突变可能还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
1 草原或游牧文化人群具有较低DYS385a?
通常我们认为北方游牧民族Y单倍群主要组成有N,C3,R,以及有争议O3系,而这里恰巧可以看到是这几种单倍群都具有相近且较低的DYS385a重复值:
(1)C3
385a=11为核心成分。 同时向低重复值10,9,8和高重复值12,13,14,17两端延伸,表明C3系生存环境较广,部分C3在与高重复值人群混居后,向12,13,14方向趋同突变。在12这个值上表现很明显。
与C3一样,N的DYS385a核心值也是11,且更占优势。385a=12的第二成分与C3系大致相当。 N具有385a位点多样性偏低,表明N系曾经生存环境相对单一,其在东亚大陆的扩散历史并不久远。
与C3,N一样, R在DYS385a的核心值同样是11。 与N一样, R在DYS385a的多样性低,表明其环境来源也比较单一,扩散历史较短。 东亚R在385a=13这个值占有23%的频率。
8例O3* 7例在DYS385a=13。 另外一个在DYS385a=16,可能是长期与高385a值人群长期杂居而形成漂变趋同进化的结果。
O3a-M324在DYS385a点的分布表现出了不对称的哑铃型,一个大头核心值是12,另一个小头核心值是14. 我们注意到O3a在日韩具有较高频率分布,核心值12以及向下的11可能是与日韩低385a人群长期混杂而向下漂变趋同进化的结果。 另一个核心14,可能是在中国腹地与高385a人群长期杂居趋同突变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O3a-M324在385a这个点大于14具有较高的频率的分布。
P201其下总和,总的看385a是以12和13为主 384a=14-16占有可观的比例 向更高值突变大有人在,但比例很少。
O3-M134在DYS385a这个点分布并不宽,且绝大部分为 385a=12,这与O3系普遍为13偏离,而与NCR草原系趋同,更有10%的11与草原系核心385a值完全相同。表明M134来源也比较简单,可能与NCR大致相似,其脱离385=13的O3大本营而与385=11的NCR长期杂居,导致其在385a这个点上向NCR趋同突变。这个观点与哈萨克奈曼部等一些北方民族主要Y为O3-M134也非常一致!
O3-M117在DYS385a的核心值是13,与O3系总的情况类似,而与NCR保持一定的距离。考虑到M117在蒙古人群中高频,而蒙古人群主要来自 于东胡系,且蒙古崛起只有千年左右,其13的385a核心值与NCR的11值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另外一个方面,M117可能也存在不低的南方族群,其大部 分也仍然保持了O3的385a=13。 同时有小比例向高385a突变,但比例很低。表明至少有部分M117曾经长期与“高385a人群”杂居而受到影响而趋同突变。
O1a系与O3一样,以385a=13为核心。 但是却向385a=12和385a=14两个方向演变,385a=12或许对应历史上华东O1系在汉人扩张南下后的演变。而385a=14可能对应O1独力向中原进发,与中原高385a人群杂居后而向高端趋同。 与O3-M117大于14的385a占有一定比例不同,O1a几乎没有大于14的385a,也显示了其相对的独立性。
O2b主要分布在日韩,上图是O2b的DYS385a分布,其几乎没有大于11的385a,比NCR还要低。 385a=10占据了O2b 90%,表明O2b人群生存及杂居环境曾经长期非常单一,也与O系分离年代可能很早!
上图是O2b1在385a位点的分布,与O2b非常相似,且更加单一
上图是东亚地区不分下游类型的Q在385a位点的分布。其没有低于14的385a,且385a=15占据了一半,显示了高385a特征。
目前所见,Q1a1在385a的分布只分属于15和16这两个高值。
O2*在385a位点上分布表现出与O3a*类似的哑铃型特征,只不过大头似乎是385a=15,与Q系主流相近。而小头是385a=13,与O系“标准型”相近,而与其日韩的兄弟支系O2b在385a=10核心形成鲜明对比。显示O2*应该是受到Q系影响,而在 385a位点上向上发生了突变。而385a=13仍然保留了其基本盘的影响。而曹操属于O2*的判断也证明O2*最晚在汉代已是汉人的重要成员。
D1的核心大头与Q和O2*类型也是在385a=15上,但是其分布从11-15比Q要广。 D1是藏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族的底层低频的成分之一。 之前我就根据D和E是近亲,就推测D很有可能是伴随Q一起从中东迁徙到东亚的。 385a趋同进化的一致性与我的推测也非常一致。
D2主要分布在日本,其在385a上大头却已向下移到了13,与其在亚洲大陆的兄弟支系D1 385a=15是大头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以前就根据D伴随Q扩散而来推测D2扩散到日本历史可能很短,远低于O2b。385a=13的D2显示了D2扩散到日本后受到本土O2b强势影响而向O2b 385a=10迅速趋同演化,个别已经下降到9。 与O2b没有大于11的385a不同,D2在385a=14,15,16上仍有一些分布,显示其与大陆D1共同祖先来源的特征。这种趋同演化的趋势是惊人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