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泥土里升起来的云朵
新疆棉花,泥土里升起来的云朵
(图片来自网络)
一
南方,已经花满春枝,新疆,是杏花羞答答在稍稍温暖的地域率先开放。
依然是乍暖还寒的天气。
冷的时候,你会记起棉花的好吗?
棉花,洁白的,柔软的,挨着你的肌肤,你一定倍感妥帖,倍感温暖。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新疆棉花近日突然成了一个高频率出现的词儿。
记不清是在哪篇文章里边得知,齐白石一幅《棉花》图的题款:“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但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悸动的感觉却至今难忘。
小时候,母亲在灯下为我们做棉衣、棉裤,棉鞋。我在一旁帮忙。依照母亲的要求,把从商店里边买回来的轧成片卷的棉花,一点点撕开,让它们重新呈现蓬松的样子。
我喜欢把撕好的棉花,轻轻地贴在脸颊,感受它的柔软,温暖。甚至一遍遍畅想,这棉花长在地里是什么样呢?问母亲,母亲也无法说清楚,只是叹道:一棵棉花从发芽到长大开花,结成果实,再开成棉花,不容易呢!
二
也许是“的确良”、“涤纶”、“尼龙”这些看起来很炫的棉布替代品涌进我们生活的时候,棉花悄悄退隐到了不为人注意的角落。
当人们饱受脱衣遭受静电惊扰之后,棉花,又重新被捧到手心里边欣赏了。到底还是这些在田野里饱食了阳光的棉花,让人觉得暖意满满,不像那些所谓的“布”总是和人的肌肤有着不可消除的疏离感。
三
真正认识棉花,是自己成为教师之后,带着学生到团场连队参加“支农”劳动的时候。
春天的阳光,朗照着蒸腾着泥土气息的条田。用来保温和保墒的塑料薄膜,反射着耀眼的白光。先钻出土的棉苗,张开两片旗帜般的嫩叶;刚刚萌芽的,还是一截嫩黄色的茎,那带着叶芽的头还在土里没有钻出来呢。
学生们,每人都带一把铁钩子。来到偌大的棉田后 一字儿在地头排开,一人一行,用手中的铁钩子,挨个将有棉苗拱起的塑料薄膜勾破。这个过程叫做“放苗”。如果没有及时把薄膜勾破,把棉苗露出来,随着渐渐升高的气温,棉苗就会闷死。
仅仅干了六天”放苗“的活,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脸部皮肤变得粗糙黝黑,嘴唇皲裂如同棉田边上那些白杨树的树皮。和种棉农户攀谈,得知一株棉花从播种到收获,至少要摸50多遍!
棉花,一生两次开花。第一次开出粉白或者嫩黄的花,藏在绿色的叶子中间很不起眼。第二次就是花落后结出的棉桃,在秋天炽热的阳光下成熟绽放,雪白的花儿,哗笑在风中,成片成海。
新疆团场的秋天,摘棉花,就是最显眼的主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曾经一趟趟火车专列从各地接来摘棉大军,赶在雪落之前把棉花抢收归仓。
感谢时代的飞速发展,如今有了采棉机,一块需要人工采收几天的条田,很快就可以搞定啦!
四
看到朋友圈里边有人用一首小诗写棉花。诗歌的题目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云“。
我非常认同。
谁说不是呢?新疆棉花,就是泥土里升起来的云朵。长日照,少阴雨的独特气候,使得棉花绒长,绒密,不打结,不成块,轻软干爽。山南海北的人都喜欢用新疆棉花做被褥。每逢秋季,邮局,快递站,打成包准备寄出的网套,轧成卷的棉花,都堆成了小山。
记得有一年,南方竟然经历了下雪的冬天。在南方生活的妹妹一家,就是盖了我寄给他们的新疆棉被,才扛过了奇冷阴湿的冬天。
曾翻阅过关于新疆棉花的资料,新疆棉花品种优质,棉花种植技术成熟,地域广阔种植规模化,就保障了棉花的品质。据说新疆的棉花,纤维柔长,可达33到39毫米。强力高,适合纺高支纱。
新疆棉花,这泥土里升起来的云朵,不由你不向她投出青睐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