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考黄埔军校能说的秘密
1924年,国共合作开办黄埔军校,当时全国进步青年都流传一句话:到黄埔去。大家如果仔细研究黄埔军校前6期的学员籍贯就会发现,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湖南地区,“无湘不成军”,除了湖南人骨子里面有军人基因以外,还和湖南人通融智变是有一定关系的。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个我们湖南籍郑洞国将军考黄埔军校的故事。
湘军名将旧居
黄埔军校前几期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湖南,而来自湖南又有一个特点就是会集中来自一个县区,这是因为当时在军阀统治下的湖南,出去当兵吃粮和自己人在一起是相对安全的。来自湖南石门的郑洞国将军和几个小伙伴也一起从湖南赶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但是当郑洞国千里迢迢赶到广州的时候才听说黄埔军校的报考截止时间已经过了。当时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像来自湖南醴陵的陈明仁上将也是过了报名截止时间,只好先去广州的一个讲武堂,后来讲武堂和黄埔合并才入的黄埔军校。
郑洞国将军
出门靠朋友,乱世之中最可靠的朋友还是自己的老乡,于是,郑洞国就去找已经考上黄埔军校的湖南老乡想办法。一个就是不死可以封元帅的王尔琢,王尔琢也是湖南石门人和郑洞国是真正的老乡。另外一个是黄鳌,黄鳌是湖南临澧人,临澧就在石门旁边,也是非常近的老乡。还有一位也是临澧的 贺声洋。当时 王尔琢、黄鳌、贺声洋都已经报名考上了黄埔军校,后来的郑洞国过了考试截止时间。
这下几个人聚在一起想办法,最后还是黄鳌想出了一个办法。原来 黄鳌 投考黄埔军校的时候担心一次考不过,于是报了2个名,结果一次就考上了,剩下的名额可以让给郑洞国用啊,于是郑洞国就用黄鳌的名字去考黄埔军校,结果一考就考上了。这下麻烦了,进了黄埔军校一点名2个黄鳌,郑洞国主动找到黄埔军校教官说明了实际情况,最后把名字改了过来,才有了我们后面大家熟悉的著名战将郑洞国将军。
这件事情笔者认为可以看出2点:1、湖南人在外面还是很团结的,特别是老乡之间的事情。2、湖南人做事是会动脑子的,总是会聪明的留条后路。之前有人在讨论中国哪里人最能打?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湖南人没有参加的话。
下面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这个故事中的四个主人翁,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四个湖南老乡。
郑洞国 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去世后受到两岸共同追悼。
郑洞国
王尔琢 湖南省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王尔琢
黄鳌 湖南临澧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7年冬,黄鳌被中共中央派回湖南,担任省军委书记,领导组织新的暴动。1928年被派往湘鄂边贺龙部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1928年9月8日,在石门一场激烈的战斗突围中,正在指挥撤退的军参谋长黄鳌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6岁。
黄鳌
贺声洋 湖南临澧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军长,1931年,在扩大化的“肃反”运动中被错杀。新中国成立后,贺声洋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贺声洋
(2021年5月21日,整理于深圳飞扬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