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渔民江中捞出一块“废铁”,卖了65元,专家:估值至少3亿
文物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很高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虽然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有不少的墓室遭到了盗墓贼的光顾,有不少文物都因此被盗走。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愤慨,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就算文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一定能认得出它们的价值。
重庆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一座山城。它有着沉甸甸的历史底蕴,在这里曾经出土过许多的文物。比如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姓陈的渔民,在重庆的嘉陵江上以打渔为生,每一天的工作都十分的繁忙。
有一天,他还像平时那样,在江边撒网打渔。当时他感觉渔网特别的沉,于是当他慢慢把渔网拉上来的时候,却发现网中有一块“废铁”。看样子铁块挺重的,拿去卖也应该值一些钱。于是渔民就把“废铁”给带回家。经过称量,这块铁疙瘩高度75厘米,重量达90KG。
由于这个东西放在家里也没有什么用,又不像鱼一样能吃,所以他决定把铁疙瘩送到废品站卖,换几十斤猪肉吃。最后这块铁铁柱子卖出65块的价钱,在那个年代,这一笔钱已经不算少了。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月只有二三百元。只有一些个别的企业,收入才能够达到现在的近千元。
当时铁柱子在捞上来和被送到废品站去卖的时候,都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消息。此事也传到当地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立刻去到废品站,以200元的价格,将这个铁柱子给买了回去。在专家经过研究以后,他们发现,这所谓的“铁疙瘩”就是2000多年以前,在汉武帝时期用来造桥的铁柱。
在铁柱上 ,还有符号出现,这些符号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鸟篆文”。专家当然也这件文物定了价值:至少值3亿元,现在这根铁柱被收藏在四川博物馆中。只能说,幸好工作人员发现得早,否则这件文物的命运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这件文物也跟考古人员研究秦史带来很大价值,在秦汉时期,因为冶炼的技术并不是这么成熟,像这么大体积的铁制品真的很少见,就算经过河水这么多年的浸泡,也没有被侵蚀消失。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已经相当的幸运。保护文物,就等于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这对于新一代的人来说也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