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起326条迄381条)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胡希恕注:厥阴病,即是半表半里的阴证,津液虚则引水自救,故消渴;上虚则寒自下乘,故使气上撞心;热为寒隔,故心中疼热;上热下寒,故饥而不欲食;蛔迫于下寒,因上于膈,故食则吐蛔。半表半里不可下,而阴证更不可下,若误下之,则利不止。

胡希恕按: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证情复杂多变,若阳热证,还有口苦、咽干、目眩的共性,但亦不免失之空泛,须合柴胡汤证观之,乃可看清少阳病的概要特征。至于阴证,更难做出明确提纲,以上所述,亦只是对照少阳病的各症说的,即如少阳病,因热则口苦、咽干,而厥阴病,因虚故引水自救;少阳病,实结胁下,则胸胁苦满,而厥阴病,以膈气而虚,则寒自下乘,故气上撞心;少阳病,只是热烦,而厥阴病,则心中疼热;少阳病,由于热郁,故嘿嘿不欲饮食,而厥阴病,上热下寒迫蛔上膈,故食则吐蛔。这种对照说法,虽然说明了厥阴病的一些证候表现,但厥阴病的变化,并不限于此。

冯世纶解读:后世对厥阴病争议最多,而厥阴病的提纲更是争论的焦点。胡希恕先生对此也沥尽心血,明确指出,厥阴病为半表半里阴虚寒证,其特点是上热下寒。我们受胡希恕先生的启发,通过临床实践,有了初步体悟,认识到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是厥阴病之一,同时通过应用本方及乌梅丸等体会到,表阴证可从汗从表解,里阴证可从吐、下解,邪有直接出处,半表半里阴证则无直接出路,故最易寒郁化热,因多呈上热下寒之证,消渴也不是实热的消渴,又从“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及下条的“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认识到,厥阴病的消渴不是真正的消渴,只是上热下寒的形似消渴,及虚则引水自救之虚渴。而厥阴病的概念的主要特点应该是:除有类似于少阳病半表半里证候外,尚有“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上热下寒两大特点。

另外,理解厥阴病和少阳病,还要联系经方的形成史看,即经方的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即以八纲为基础理论,而最先认识病位的是表证,继则为里证,认识表证及里证亦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后来逐渐才认识到半表半里病位,因此至汉代《伤寒论》(确切说是论广《汤液》)成书时,对半表半里的认识难免不充沛,对少阳病及厥阴病认识欠清晰。胡希恕先生提出用排除法,正是遵循了经方发展史,正是说明了六经来自于八纲的发展史。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胡希恕注:脉虽微而见浮,则病有从阴转阳之象,故为欲愈。若但微而不浮,则为阴寒虚候,故为未愈。中风如此,伤寒亦可类推。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胡希恕注:厥阴病,若其人渴欲饮水者,则可少少与之佳。

胡希恕按:厥阴之渴与少阴同,均属虚故引水自救使然,多饮停蓄,当有厥利之变,故虽渴欲饮,亦宜少少与之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