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长期“缺钱”的女人,往往有这三个特点,并不值得同情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当一个人走入婚姻,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对于没钱的窘迫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努力赚钱,好好存钱,也就成为一个人的自觉和习惯。

当一个女人成为了家庭主妇,更加懂得了“一分钱掰做两半花”的窘境,努力赚钱,好好存钱,也就成为生活中的必须课。

但只要你稍微留心,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总有些女人,长期“缺钱”,哪怕原本是和我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她们却已经被我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之所以会是这样的结局,与她们的这几个特点分不开。

爱慕虚荣,穿着打扮花钱如流水,过日子却十分吝啬。

寓言《皇帝的新装》,让人们看到了在权贵的压迫下,人们为了保全自身,不惜“睁着眼睛说瞎话”,也让我们对一个痴迷华丽衣裳的“购物狂”有了深刻的印象。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爱“买买买”的女人,为了追求时尚的衣服、包包、鞋子,宁可把一日三餐缩减成两餐。

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是一颗极度爱慕虚荣的心。时刻想要把自己包装成“优雅”的样子,却在一开口时,就将自己的学识修养、眼界格局泄露无疑。

而真正优雅的女人,懂得不断地用丰厚的学识充实自己,在学习中芬芳自己的生命,用知识滋养高贵的书卷气质。

这种本末倒置的追求,不但掏空了积蓄,也掏空了人们对于其仅剩的好感。“做作、炫耀、精致穷”等标签日益明显。

赚得少,花得多,只要有进账,常常“寅支卯粮”。

工作中的女人,也是一道优美的风景,尤其是她们独当一面、攻坚克难,取得成绩的时候,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令人钦佩。

拼命工作的女人,深知赚钱的不容易。在消费上,更加懂得“把钱花在刀刃上”,衣食住行讲求物美价廉,追求品质,并不等同于“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而是量力而行,不乱花钱,也不给自己增添过多的压力。

但有的女人,想法却与之截然相反。她们在“提前消费”观念的指引下,只要手上有钱,就控制不住自己,想买就买,买不起了,就算借钱也要满足自己的购买欲望,并美其名曰“女人,就是要好好爱自己。”

赚一个,花两个,赚得多,也就花得多,赚得少,花得还是很多,日积月累,缺钱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理,要么是能够“吃定”身边的男人,仗着男人对自己的爱,有恃无恐;要么是对于未来的人生,没有长远的规划,过一天是一天,等到自己负债累累了,干脆破罐子破摔,要么欠着不还,要么干脆跑路,撕破脸不认账了。

讲究排场,眼高手低。

人们常说:“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意思就是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不要超出了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

尤其是到了中年,家底是厚还是薄已经渐渐成型。想要把日子过好,就要学会敝帚自珍,量力而行,不要妄想赚钱能“一口吃出个大胖子”,也不要为了讲排场,而“打肿脸充胖子”。

一个人若是眼高手低,动不动就要讲究排场,终究会拖垮自己。

我的堂兄和堂嫂子,在外打拼多年的夫妻,因为父母年老体弱,孩子上学不得已回到老家,两人没有了收入来源,要么去工厂打工,要么做回老本行,开小超市。

堂嫂子一心想开小超市,堂哥不同意,理由是村子里总共才一百来户人家,村口已经有两家小卖部了,生意那做起来。还不如去工厂做个流水线工人,熟练了的话,月薪也有四五千。

堂嫂子却认为,只要自家超市装修更好、货品更全,定能“后来居上”,便不顾全家人反对,开始“大手笔”开小超市。

当然,不到半年,堂嫂子就只能关店歇业,跟着堂兄进厂打工去了。只是,大半生的积蓄都花得差不多了,原本还有底气的两个人,又一脸愁容了。

很多女人,都是家中的“财政大臣”,会当家的女人,懂得把为数不多的钱财合理分配,让家人吃饱穿暖,干净整洁,有余有剩。

不会当家的女人,还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没有节约的习惯,也不懂存钱的重要。她们只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却从来都不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这样的人,只会被人耻笑,更不会被人同情。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