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学我没忍住掐了他,现在心情很不好

发布时间:2021-02-26 
文: 心乐土咨询室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原文标题:“孩子不想上学,我没忍住掐了他,现在心情很不好。”「提问咨询师」第8期

@读者 小希

我家孩子今年3岁,上幼儿园在门口不想进去。

我开导他,一开始我情绪挺好的。

可我怎么说他都不听,我只能硬着头皮把他抱进去,听他哭的撕心裂肺

之前我从来没打过他,但是今天实在没忍住。

我掐了他一下,看着他疼的揉揉自己的小胳膊。

回家之后,我很揪心。

我知道回来也许他自己会忘了我掐了他。

可我还是觉得好后悔

怎么会这样,我不硬抱进去怎么商量也没用。

孩子情绪不好,我也不好了。

总是这样,我现在内心怎么这么不坚强


值班咨询师

@徐笑凡  心理咨询师(心乐土·上海)

朋友,你好,

从你的文字里,我能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用心与牵挂。

作为妈妈,我们总是希望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各种难关,但有时候孩子仍有难以解决的问题,会让妈妈感到无力与受挫。

在对孩子管教的问题上,希望下面的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01

去接纳自己的情绪

在帮助孩子处理情绪之前,妈妈们可以先尝试去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人的情绪是非常细腻复杂的,会有很多层面。

感受自己的情绪,这需要非常多的耐心。

比如说孩子不听话,作为母亲的情绪可能包括,对孩子的不满愤怒,对自己无力处理好问题的责怪,等等……

觉察自己是改变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可以努力地去尝试接纳自己的情绪。

作为母亲,我们的愤怒不满,我们的脆弱无助是合理可以接纳的。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17条母亲恨孩子的原因。

1.婴儿不是她自己心中设想的那样; 

2.婴儿不是童年的游戏,不是父亲的孩子,不是兄弟的孩子等等;

3.婴儿的出生一点也不具备神话色彩;

4.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

5.母亲生孩子是为了安抚自己的母亲,因为她需要一个孩子;

6.婴儿伤害了她的乳头;

7.婴儿是无情的,对待她就像对待一个下等人,一个不须付报酬的仆人,一个奴隶;

8.从一开始就只好爱他,爱他的排泄物,以及爱他所有的东西;

9.他总是设法伤害她,周期性的咬她;

10.他表现出对她的幻想破灭;

11.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就把她像桔子皮一样扔掉;

12.婴儿起先一定是支配性的,他被保护免于偶然事件,生活必须以他的速度呈现;

13.最初他一点也不知道她所做的,或者她为他所做的牺牲;

14.他怀疑她,拒绝她的好食物,使她怀疑自己,却和他的阿姨吃得很好;

15.度过一个糟糕的上午,一起出去,婴儿向一个陌生人微笑,陌生人说:“他难道不可爱吗?

16.如果她从一开始就抛弃或疏忽他,她知道他将永远报复她;

17.他使她兴奋,但也使她感到挫败,——她不能吃了他,也不能与他性交。

但这并不代表母亲不爱孩子。

爱与恨都是情感的不同维度,是同时存在并会相互转换的。

接纳自己的情绪,首先不要对自己过度苛责。

母亲对孩子的敏感关注确实很重要,但人无完人,生活中难免也会有给到孩子一些挫折的时候。

而这些挫折,并非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给予孩子爱,但又不需要完全满足完全完美,这就能帮助到孩子。

02

共情与复盘

在体验觉察自己的情绪后,我们也会更敏锐的理解他人的情绪。

孩子3岁,正是和妈妈情绪链接最深的时候,但要离开妈妈去幼儿园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我们是否捕捉到他的紧张、或是不舍、或是依赖?

当我们体验到孩子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去和孩子反馈这些情绪:

“妈妈知道你很不想离开妈妈,妈妈也很想你”

“你很害怕,新的环境里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好陌生,好担心,是吗”

这种对于孩子情绪的捕捉和通过语言描述来反馈的方法,我们称为“共情”的一种方法,对于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当孩子处在紧张的情绪中,道理是很难听进去的,其实这方面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是一样的。

那什么时候适合讲道理呢?

在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中,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到安全时,我们可以继续共情孩子:

“今天在幼儿园怎么样了呀?”

“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情呀?”

“真不容易啊,可以勇敢的进入幼儿园。”

让孩子的情绪进一步平缓后,我们可以继续回顾早上进幼儿园的场景,进行复盘,讨论孩子的不愿意,不配合,妈妈的着急,一起来协商以后怎样能够更好的去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这时候的协商,也为下次的进入幼儿园做好铺垫。

但同时,妈妈也要准备好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复问题。

但我们也耐心的去接纳,陪伴孩子去适应,同时也接纳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有的不耐烦、担心、沮丧……

在情绪调整平稳后继续去协商、处理,让自己做一个“GOOD ENOUGH MOTHER”(足够好的母亲),而非完美妈妈。

能做到这里,你已经很棒了!

但愿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祝好

作者介绍:原文作者心乐土咨询室徐笑凡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三点一弯钩,组成了“心”这个字,让我们一切从心出发。
责任编辑:小鲸鱼  烊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