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传说(迁安)
#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河北文旅看图识景##2021就看国际庄#
“老马识途”是几千年来广为流传的成语,语出《韩非子·说林上》。原文为: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相传,春秋时期,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应燕庄公之邀,率师北上,东渡濡水,讨伐山戎。在打败无终、令支两国之后,继而伐孤竹。孤竹城山戎首领答里呵,设计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城计”,城中兵民都逃往山中藏匿,从而引诱齐军中计,误入迷谷。当时地形地貌与现在不同,迷谷附近尽是沙石之地,草木不生,人称旱海。是时又遇大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四处茫然,咫尺不辨。此时桓公大惊:“似此绝境,如何得出?”管仲献计曰:“臣闻老马识途,可使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宜可得路也。”桓公依其言,择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弯弯曲曲,遂出谷口。齐桓公率军随老马走出旱海,复攻打孤竹城,消灭了孤竹城山戎守敌。这就是“老马识途”典故的始末。
“老马识途”具有典型的历史记忆性,她用朴素的语言,艺术再现了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在一次征伐战争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最终化险为夷、大胜而归的遭遇,几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增添了平民百姓的生活趣味,更是凝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无可替代的文本,可以通过类似“老马识途”的民间成语故事了解、考察历史进程,增进历史知识和人生智慧。
石碾
“老马识途”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其发生地,不是平原、不是丘陵、不是湖海,而是山峦叠嶂、地形复杂、沟壑纵横的天然“迷谷”,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该故事的固定地域性,不能随意加以复制。时光荏苒,日月如梭,2600年前发生“老马识途”的“迷谷”之地的山川、沟谷、原野、滩涂已变,与当下迁安的地理地貌不同,如今的“濡水”,即滦河,由西北流向东南穿越迁安市辖区全境,在迁安南部转了个弯,即由北向南流转为由西向东流。在转弯处的右岸有几处山谷,由谷口进、沿谷内西行,随山势而渐升,蜿蜒且崎岖,沟壑多支叉,这些山谷俗称“迷谷”,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兵家必争之所,留下了丰富的战争遗址和故事传说,周围许多古迹尚存。现在,在迷谷之东北3里许,有一村庄叫“迷谷村”;在该村之东北5里许,尚有孤竹城遗址;在迷谷之北不远,有“迷谷寺”遗址;在迷谷西北5里许,龙山山腰石壁上尚存齐桓公浮雕像;在雕像下50米处,尚有齐桓公凿开的“龙井泉”,井水至今仍清冽可口;在龙泉井北50米处,有龙泉寺遗址;在与迷谷相对的滦河东北地区,三座山上曾分别埋葬着孤竹国长、次、少君;在孤竹城遗址北滦河河心小岛上,有孤竹老君庙遗址;在迷谷近处的小山上,曾发掘一商代古墓,墓中出土的商代青铜鼎在迁安市博物馆珍藏。所有这些古迹似乎还在向后人们娓娓道说着那些遥远的故事:“蚁能知水马知途,异类能将危困扶。”“老马识途”和“蚁穴知泉”都出自齐桓公征伐孤竹国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先民观察自然、利用自然现象为自己服务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素材。
马蹄印
“迷谷”残碑
“老马识途”,作为语言艺术的民间文学,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塑造了从善如流的领导者形象—齐桓公、智慧过人的下属—管仲,描述了征伐孤竹国这一历史事件的始末,表达了普通民众的心声和愿望,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民众来说,“老马识途”脍炙人口,世代相传,其独特的语言美、内容美,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百姓的心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老马识途》被历代文人墨客以多种艺术形式呈现,最早收录在《韩非子》一书;其后唐代大诗人杜甫《江汉》一诗中有“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清代黄景仁《两当轩集》有“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明朝费宏《十二日早发良乡复雨》有“老马识途空有志,寒蝉抱叶欲无声”诗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吉林出版了绘画版连环画;可以随时搜看网络动画版的《老马识途》。随着文字、图画、音响、电脑等媒体的涌现介入,其传播空间得到了空前拓展,更加强有力地传播着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着其孕育的历史、艺术价值。
蚂蚁泉
(转自:唐山地方特色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