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木本:国字号非遗传人话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综述

望江挑花是望江县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

望江挑花艺术相传始于唐代,是历代望江的土著族代代相传的传家宝和护身符。女性基本在10岁以前就耳濡目染,并在长辈和邻里的传授下开始学习,这是必修课,也是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最好途径,又是别人谈论你的话题,还是农闲打发时间和自娱自乐的好方法,也是女性们相聚交谈的共同话题,更是出嫁时的必备。所以一代一代人通过家族和环境以及习俗的影响,使望江挑花得以传承发展,以致越来越精美。

望江县三面环水一面负山的地理环境,历史上交通不便,外地人往来很少,本地也没有什么大户人家,所以望江挑花艺术始终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基本是以楚风楚韵,简洁明了,几天就可以完成一幅作品,没有看到大幅耗时数月、半年以上的作品。尤其是头巾上的挑花,简单得让人称绝,仅挑两条二方连续的装饰花纹,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技艺和文化语言,以及欣赏习惯和文化的认同,这是望江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虽然没有大幅精致的挑花作品传世,但朴素自用的挑花作品和亲友相互馈赠的挑花小件,还是当地土居族家家必须具备的,它是望江的特色文化,也是望江女性的象征。出门劳作和走亲访友,女性的头巾是必须配戴的,当地曾流传一句顺口溜“家住望江县,头上搭块片。”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了当地的共识,在徽派织绣中,望江挑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代表,是望江县人民的骄傲。

望江挑花艺术的归类是艺术类,艺术里又归美术,美术里又归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传统美术里又归刺绣,刺绣里又分为挑花。挑花里也有分类,大的分类有湖南挑花、湖北挑花、安徽挑花、苗族挑花,其实各地也基本都有挑花的流传。有相似点,有不同点,尤其是各地的传统文化元素、欣赏习惯和文化的认同。从针法应用上、色彩选择上、图案设置上、图案寓意上,望江挑花和合肥、怀宁挑花、芜湖挑花皆有区别,但更多的是相似,除芜湖挑花受外来文化影响大些外,安徽各地的挑花大都以青白素色为主,彰显徽文化韵味。

望江挑花艺术在图案的设计上,讲究的是美学思维,大多使用的是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并且规范严谨的花中套花构图给人产生一种韵律美。从挑花制作上,讲究的是正反成趣的手工技巧,以及让人捉摸不透的双面效果。使望江挑花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项传统美术,也是一项手工技艺,得手、脑、心并用才能完成一幅好的作品。

从事望江挑花艺术的人,光懂传统文化不懂挑花技艺不行,懂得挑花技艺不懂当地的传统文化也不行。两者的互通融合,形成了当地的文化共识,使得望江挑花在艺术上讲究的是点、线、面,黑、白、灰的图案构成,文化上讲究的是象形、会意、同音通假的寓意。所以,创作望江挑花的艺术作品,既要了解本地的传统文化,还得有一定的手工技艺,当然还得需一定的时间,静下心来,悟出道理,产生灵感,才得以完成一幅像样的称得上好的作品。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望江县还普遍应用望江挑花作品作为头饰、衣饰和家庭装饰,讲究的是艺术和实用相接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的工艺技术出现,人们随潮流涌动,对新东西目不暇接。再则,少年时都得上学,青年时都得打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没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所以传统费时费力、慢节奏的挑花工艺自然就被丢弃一边。年青的不愿学,学了也不能养家糊口。年大的眼睛看不清纱纹,原有的技艺也逐渐丧失,使得望江挑花技艺很快的走向低谷。不再作为家族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记忆的必须,也不再是望江县女性的传家宝和护身符了。加上望江挑花艺术看似简单,实则繁杂.不是一般人一看便知、一学就会、随意而能为;其工艺效果看似土俗.实则不凡;其色彩单纯而不单调,图案看似笨拙实则清秀;可谓是古朴中寓高雅.粗犷中见大方,细心观察,方觉内里乾坤大。它的原创性、本真性和传承性,不花一定的时间、精力,很难得到其中奥秘。这也给一般人学习望江挑花增加了难度,使掌握全面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失传断代仍然是岌岌可危。

对望江挑花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一直以来也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关心。原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赖少其在1982年出版的《庐阳花布》中说了四件事,“第三件,就是望江民间挑花没有继续搞下去,我是非常抱歉的。望江县委曾全力以赴,原准备筹办一个民间挑花展览到北京展出,结果没搞成。在第二次整修安徽厅时,我们将望江挑花设计、制作成沙发靠垫。安徽厅经常接待国宾,如果有随同来访的总统夫人、主席夫人,当她们用手摸着挑花制品的时候,就送她一件,这是最好的艺术品,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让她带回去,既宣传了安徽人民创造的艺术,又连接了友谊的纽带,两全其美。可惜这事没办好。以后我看还要把它搞好。”

陈毅在观看庐阳(合肥与望江的简称)花布进京展出时指出:“从民间艺术中寻找优良传统的表现形式,加以选择提炼,并向观众介绍,这个工作方向是正确的。”

笔者虽然生在望江,但祖籍枞阳,是父辈逃荒迁入望江县华阳镇的金盆湖,开垦长江冲积带(当地称为洲上),因每年受洪水影响,当地土著人都住在相对较高的丘岗地带(当地称为乡下)。望江挑花是当地土著人保存的文化,并世代相传。当然我也就没有挑花的家族传承和环境的影响,对望江挑花也是一无所知。1978年我在安徽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在望江县文教局文化股工作,知道了县文化馆和各区文化站都在协助省群众艺术馆做望江挑花的调查、收集工作。后来知道了省里在1979年、1982年,两次由省群众艺术馆和省美术研究室设计挑花图案,由望江县鸦滩镇的挑花能手挑制,将望江挑花用到了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作为装饰。这对刚走上工作单位的我感到很好奇,很想了解。在查遍所有可查资料,没有丁点望江挑花的文字记载和图案,仅在1979年安徽省群众艺术馆和安徽省工艺美术研究室出版的《望江挑花》小册子中,了解了一点望江挑花头巾(当地称为游花首巾)上的二方连续图案,也没看出太多的神奇,文字更是简单的叙述。后来了解到各地都有挑花,安徽省就有合肥挑花、芜湖挑花、怀宁挑花,也都出了小册子。再后来了解到安徽各地也都无全面掌握挑花技艺的传人。

于是,本人有意借工作之便,在乡间走访健在的挑花艺人,收集点滴的失传记忆,回来反复练习与研究,并进行文字整理和图案绘制,试着做一些挑花小件,开始了对望江挑花失传的记忆及技艺的探究。1998年,笔者试着写了一篇《也谈望江挑花》,刊登在安徽《文化周报》上,当年也被收录在1998年《望江年鉴》上,开始了望江挑花的对外宣传。

1999年,我在《安徽日报》上看到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重新装潢的消息,试着给省政府写了一封请示信,想再次用望江挑花作为安徽厅的装饰,没想到得到了批复。当时已是春节临近,在首家望江挑花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协助下,我们紧急行动,我承担绘图、公司备料,2000年正月初二,在县委高度重视和鸦滩镇全体领导以及各乡镇文化站的全力配合下,开始了全县收寻挑花能手突击挑制,于2000年中央两会之前完成了全部任务,这是县、镇领导和望江的部分文化人以及挑花艺人的通力合作,谱写了望江挑花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成就了第三次进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历史。从此后笔者就与望江挑花接下了不解之缘。

2004年,为了全力整理和研究望江挑花,本人向县文化局提出了辞去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和县博物馆馆长职务,得到了县文化局的批准,开始了我全力对望江挑花的整理、研究、对外宣传和展示工作。

2006年,县文化局决定申报望江挑花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县文化局、文化馆、鸦滩镇、鸦滩镇文化站领导的支持和协助下,笔者和当时县图书馆馆长刘富强在县电视台的配合下,完成了申报文本和视频文件的制作,当年申报成功。

2007年,在望江挑花省级非遗名录的基础上,县文化局又决定申报望江挑花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局领导和县文化馆全力配合,还是我和县图书馆原馆长刘富强与县电视台合作,完成了申报文本和视频文件的制作。2008年,望江挑花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和当时的鸦滩镇文化站站长帅根元,也同时被安徽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望江挑花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望江挑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县就有人在县城注册了一家挑花公司,在鸦滩镇也有一家挑花公司的注册,一家挑花合作社的注册。开始了望江挑花的生产性保护和文化礼品的开发。随后,为规范管理和团队的交流,县里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望江县挑花协会、望江挑花传习所、望江挑花传承教育基地,为望江挑花的保护、传承设立了机构,开辟了场地。安庆市人社局、安庆市财政局又为王世福望江挑花大师工作室授牌,为望江挑花的保护和传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018年5月,笔者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挑花(望江挑花)的代表性传承人,并拨款在望江县城附近的皖江中等专业学校,建立了望江挑花传承教育基地,省文化厅也为望江挑花传承教育基地授牌,明确了各级政府和传承人保护、传承望江挑花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了望江挑花保护和传承的良性循环,也使望江挑花的保护和传承看到了希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挑花(望江挑花)的代表性传承人

王世福

望江挑花代表性传承人王世福:醉心蓝白世界,游针走线千年

来源:新安晚报 2018-10-02 13:18   http://www.yybnet.net/

看着挑花作品,王世福就像看着一件件珍宝。

望江挑花手艺巧,一方织布有乾坤。始于唐代的望江挑花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1979年、1982年、2000年,作为安徽民间特色工艺的望江挑花艺术,三度进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作为装饰,并多次作为礼品赠送国内外友人。挑花虽美,传承却难。望江县的王世福先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几十年如一日,用挑花艺术家特有的敏锐思维、真挚的热情、灵巧的双手,探索出了一条产、学、教相结合的新路。

1白底蓝花头巾,尽显百姓爱美之心

据说在唐代,生活在望江县香茗山麓的一方百姓,一直守着地少人稀的峰、峦、岭、岗,过着“日里撑船撒大网,夜里点火织网纱”的日子,虽不太富裕,但还算安逸。

或许是出于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在日复一日的“男耕女织”之余,天生爱美的村姑们便常常一起琢磨着怎么在织纱巾、头布时添上花纹,就这样,最初的望江民间挑花便在村姑们的揣摩中应运而生了。

望江挑花在传承发展中逐步形成挑、钻、游、织四种针法技艺。构图元素取材于生活,除各类几何图形外,常见的还有花鸟、山水及与日常息息相关的生活、生产活动。

与四川挑花、湖北挑花、云南挑花相比,望江挑花以其能形成正反相映成趣的独特技法,凸现了望江古雷池文化的精与深。据说,最初指点并传授这一独特技法的还是唐代大文学家罗隐。一年秋天,在香茗山中蛰居栖身的罗隐在山中采撷贮备过冬的野果时,正巧遇上几位头系布巾的村姑也在山上采果打秋,于是儒雅斯文的罗隐很有礼貌地迎上前施礼问候,并与她们边采果边攀谈起来。从村姑们忙碌的身影中,罗隐发现她们头上那飘忽不定的白底蓝花头巾虽然美观、大方、耐用,但由于其花卉图案是飞针走线刺绣的,正面虽然好看,反面的针脚线却较乱,很不雅观,于是灵机一动,建议村姑们今后刺绣不妨用针在白底布的两面进行挑绣,并随手从身旁的柞树上折下一根长刺,对着村姑们取下的头巾做演示。村姑们把罗隐的指点默记在心,回去后便拿针线和白布按照罗隐的指点挑绣起来。果然,挑绣出来的图案正反相映成趣,如出一辙,令人耳目一新。尔后,这一独特技法一传十、十传百,慢慢便成了望江挑花之特艺。

王世福在检查作品是否完美。

2一针一线一巾,技艺传承却非易事

望江挑花除了它与生俱来的“土、特、奇、古”四大特点外,还有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构图及挑、钻技巧。大到一个地域、一个村庄,小到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构图各有各的心智,挑、钻各有各的技巧,但终究又都是仅凭一根针、一绺线在青与白、蓝与白的搭配中“游刃”。也正是这门看似简单,又颇具奥妙的汉族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们一次次找到了美的感觉和享受,并得以世代传承。

1979年,在安徽省群艺馆、博物馆及有关专家、艺术家的关爱和推介下,深处乡野、鲜为人知的望江挑花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一只孵于香茗山麓,在古雷水中扑腾了千余年的“丑小鸭”,一夜之间变成了“白天鹅”。1981年,望江挑花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安徽厅古朴典雅、美观大方的靠垫、手扶垫,再一次展示了望江挑花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赞美的目光。2000年,望江挑花三度进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并多次作为礼品赠送国内外友人。

望江挑花虽然深受社会各界喜爱,但如何让其发扬光大,却困扰着一心扑在挑花上的王世福。

当时能挑花的人大多年纪比较大,眼睛看不见纱,年轻人又不愿学,望江挑花面临失传、断代危险。于是,王世福四处呼吁、提议案、组织展览……最后萌生了将望江挑花推向市场的念头,他要在市场中找出路,以市场回报来传承这一技艺。

王世福,1954年2月出生于望江县华阳镇滨江农村。1978年,王世福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1979年分配到望江县文教局从事文化工作,以后一直在望江文化部门工作。因工作关系接触望江挑花后,再加上自己是学美术的,所以王世福爱上了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出于喜爱更是责任,王世福考虑再三,辞去了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主要负责人职务,解除繁琐的行政事务,轻装上阵,协助当地成立了挑花公司,开启了望江挑花以生产促保护的序幕。

为了不使望江挑花失传,望江县在采取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吸引了不少挑花人员,可惜每个人的技艺都不全,大都只知挑、钻、游三种针法,对双面挑、织、徒手织很少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愿意深入地去学,所以望江挑花面临的保护和传承仍然困难重重。

3产学教相结合,挑花挑到传承新路

由于望江挑花过去仅仅是农闲时妇女们的手工作品,单靠口述来传授针法、花样,没有任何文字记录,实物也仅仅只有压在箱底的几条头巾和围裙带;就连在省群众艺术馆和省工艺美术研究室联合出版的《望江挑花》小册子上,也是以头巾、围裙作品展示为主,找不到针法图谱,找不到更多的图案,更找不到相关的文字记载。

学美术的王世福,为拾回失传的技艺,常年行走在鸦滩、麦元、码头等地的田间地头,耐心地找会挑花的老人、妇人请教挑花针法。按照村民的口述,王世福回家反复演练还原,再用文字和图案记录下来,一门心思扑在挑花研究上。通过20多年的收集、整理、研究、学习,细心研究对照,他渐渐悟出望江挑花的真谛,吃透了望江挑花设计理念,并将望江挑花的各种针法融会贯通。

从针法、色彩、图案设置、图案寓意等四个方面对古皖挑花进行了研究后,2013年,为方便望江县小学生了解、学习望江挑花,王世福撰文《谈谈望江挑花》,刊登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望江挑花》小学读本上,并提供图解和插图80余幅,使望江挑花的技艺80%被完整还原记录,并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如今,王世福通过对非遗传承道路的探索,使望江挑花找到了一条产、学、教相结合的新路。当地有关部门通过推动“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了望江挑花保护与传承基地和“望江挑花传习所”;通过把望江挑花非遗项目传承内容编成教材,作为高一、高二年级文化艺术类学生的必修课,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望江挑花;同时,当地还创建了展示挑花完整流程和工艺成品的面积400㎡的陈列馆,将望江挑花的保护、传承、研发、销售建成一条龙体系,形成非遗进校园多方共赢的局面。

“挑花也要从娃娃抓起,使其后继有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我要继续创新方法,开发更多产品,增加挑花的实用性,将望江挑花继续发扬和传承。”王世福颇有感触地说。望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精美的挑花作品。

(0)

相关推荐